浅析几种应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趣味教学法
[摘要]趣味教学发也称为快乐教学法,是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得到提升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此方法运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该方法作以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趣味教学 初中音乐 教学
一、利用器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实体的器乐演奏,让学生充分认识各种器乐✄,同时在教师演奏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另外,学生在学习器乐的过程中,既是对器乐演奏的学习,同时也是对乐理知识的巩固,在实际演奏中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扎实。
教师也可以通过购置一些小型打击乐器,如响板、三角铁、手鼓、撞钟、串铃等,在课前或者讲课过程中,让学生用这些小乐器做一些简单的互动,会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大多都是花费大量精力识谱,学习乐谱知识。由于乐谱知识比较枯燥,老师讲授起来比较费力,同时学生又觉得枯燥无聊,很难记住,逐渐就对音乐失去了兴趣。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音乐,然后随着歌词慢慢演唱。学生的模仿力相当强,很快就能模仿演唱出整首歌曲。这时再回过头来看乐谱,结合自己的演唱过程,学生很快就会掌握乐谱,对于其中的三连音、切分音等也很容易掌握了。在教授一些节奏概念时,最好据举一些实例或者用一些浅显 ☻的办法让学生记住。如学习三连音节奏时,给学生放《国歌》前奏部分,让他们理解三连音。
三、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进行音乐欣赏前,首先根据音乐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就会积极思考。设置的问题可以围绕音乐想表达的意思、乐理知识、表达方式等。例如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时,设置以下几个问题:歌曲的“千里到光影,仇恨燃九城”这一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又都是什么意思?听罢歌曲,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最后每组选一个人讲述。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理解歌曲,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水平,同时,对学生也是一次爱国教育。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学习完每首歌曲后,都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创造性的作业。如根据每首歌曲的节奏特点,自己谱几个小节奏,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演示可以多样化,可以利用各种乐器,也可以编排一些舞蹈,这样对同学的创造力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效果也非常好。
五、精心设计课程讲授环节
音乐是用来表达情感、愉悦身心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音乐的教学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音乐中来。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我们可以根据每首音乐的不同,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参与进来。例如:在学习《跳吧跳吧》这一首歌时,教师可以首先随着音乐跳起民族舞,然后让会跳舞的同学也参与进来,逐渐将不会跳舞的同学也邀请进来。这样,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讲解该首歌曲,同学们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六、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现代科技手段都应用到了教学当中。我们音乐教师要积极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录像、电脑、网络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我们可以展示一些以这些音乐为背景的经典图片或者影像,从而加深理解,也能进一步陶冶学生情操;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作品集,然后与学生共同欣赏,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该作曲家的作曲背景,在掌握了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审美的水平。
七、结语
总之,在初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各种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积极用脑去思考、用口去演唱、用眼去观察、用身体去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喜欢上音乐,进一步表现和创造音乐。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发挥出来,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音乐技能,包括音乐欣赏能力、歌曲表现能力及创造力,☣同时,他们的审美水品和道德情操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手段、哪种教学设备,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参考文献】
[1]陈兴花.浅议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若干有效方法[J].文理导航(上旬),2011(05).
[2]李连叶.谈初中音乐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
[3]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8).
[4]张艺.趣味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