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让学生思考的地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摘 要: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空间性等特点,大部分知识需要学生通过思考理解才能掌握。地理新课标中也把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纳入课程总体目标的主要内容中。因此,如何构建让学生思考的地理课堂成为很多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通过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想;鼓励质疑,让学生多想;培养地理思维,让学生会想;采取适当奖惩措施,让学生愿想。从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期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关键词:地理思维;地理课堂;探究;思考;质疑
新课程理念下,课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与主体。传统教学中,教师把一些知识总结成现成的结论直接告知学生,学生只需机械记忆,或教师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书本的内容、乃至每一道题的解答过程详细讲清,这样的教学不符合新课标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微课等新形式的课堂教学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而出,究其核心都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完成对知识的构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思考”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学生不愿动脑,或是思考时无头绪、思维混乱的问题。最后,学生往往会投机取巧,对老师的检查敷衍了事,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模式仅成为一种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就如何构建让学生思考的地理课堂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想
现今的地理教学中,很多地理教师课堂上或课后都会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但真正让学生发现知识,培养地理思维的效果却达不到。笔者认为这其中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短时间内如果没有学生回答,很多教师会怕完成不了本节的教学任务,便迫不及待地按照自己的思路提示学生,或另提出一连串简单些的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其实,这样会干扰学生的思考,打断学生的思考过程。有的教师甚™至还没等学生思考就直接把解题过程告诉学生,让提问仅仅成为一个“吊胃口”的形式。
正如著名教育家肖川先生所指出的:如今的课堂“想一想”多了,而真正独立、深刻、富有创造的“思考”正一步步离我们远去。与“想一想”相比,思考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搜寻更广、潜入更深、更富挑战性的深层智力活动,是学生对地理问题深刻的理性认识的过程。思考时间太短容易妨碍学生思维的展开,学生也没有时间在思维中搜寻关键点,再把关键点联系起来,达到思维清晰的目的。所以在教学时要留给学生适当且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全面且完整地思考问题。时间的长短,要结合具体问题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如:教师讲完地球运动这节中恒星日和太阳日这个知识点后,出一个思考题:假设今晚在⌚操场上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发现20点时天狼星位于望远镜的正中心,问明晚几点天狼星会再次出现在望远镜正中心?学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懂天狼星再次位于正中心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再计算出恒星日周期比钟表的24小时少3分56秒,然后再计算出比20点提前3分56秒的时刻。这一系列的思考过程学生需要一分半到两分钟,因此,提出问题后,停顿片刻就让学生回答是不科学的。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动态,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心设置每一个教学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从而培养和发挥学生思考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多想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思考的前提,让学生学会质疑是其学会思考的途径。尤其在地理教学中,很多自然现象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各种数学计算、物理原理去支持分析。多数地理教师认为没必要给学生讲那么多,高考也不会考,但是很多学生听课时会有困惑。比如,讲大气的水平运动这部分知识时,大多数教师只会告诉学生要记住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和风向是垂直的,它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很多学生会疑惑为什么它们会垂直,为什么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教师往往会认为这部分知识讲解起来太麻烦,还要运用物理知识,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太困难就会忽略这些质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为什么太阳日比恒星日长,为什么在地球上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等等,这些问题绝不是地球自转同时还绕太阳公转或是所谓左右手定则等一句话能够解释的。如果一味地忽略学生的这些质疑,就会削弱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探究能力都是很不利的。
笔者认为地理教师应该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质疑,鼓励个性和独特的思考,不要忽略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果学生有共同的疑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个问题探讨,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是轻松的,愿意去思考并会把思考当成一种乐趣。如果学生的知识能力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也不要全盘托出地讲解,把学生欠缺或可能遗忘的知识先补充给学生,然后再引导他们去思考。这些内容在考试时虽不常考,但通过这个质疑与思考的过程,学生很可能喜欢上地理这门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就会多学多看,自然会学ธ好地理。这比课堂上听教师讲述重点内容,没过多久学生就忘记得差不多的情况要好很多。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让学生会想
地理学科很多问题由于涉及的因素多,很多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各种地图信息浓缩,有些知识还需要数学或物理原理去支持,逻辑性特别强。倘若不建立起一定的地理思维,确实很难解决某些复杂问题。很多地理教师会发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抓不住关键,逻辑混乱,不知道该从哪儿切入,就像在森林里迷失,分不清南北,只能东碰西撞。所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教给学生怎样思考分析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各因素相互影响的思维以及抓住地理关键因素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这可以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去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因素分析的能力可以把按关键因素分析的思路外化出来,学生可以把教师提供的思路与自己的认知特征结合起来,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思维,从而达到会想的目的。比如:分析区域地理环境差异时,不要讲完两个区域各自的特征就直接让学生比较,最好先跟学生讲清区域差异的产生,既与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有关,又与人类活动的差异以及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影响产生的差异有关,因此,对两个不同的区域,一般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方面进行比较。如下表: ■
教师讲课可根据情况,把这些要考虑的方面和包含的要素先罗列出来,然后按教材中举出的例子分方面按要素地示范分析。接着给学生出思考题,让学生按这个思路逐条分析,最后让学生分清主次要素去综合概括。地理教学中很多知识都能这样分成几个方面,总结出包含的要素。经常这样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在思考时就会有思路、有条理,思考的准确性也会大大提高,学生自己分析过的知识印象也会更深刻。
由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全球空间,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当一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变化时,将会影响其他地理事物和现象也发生变化,很多地理区域各方面的独特性也是这样形成的。因此,地理教师在讲课时要经常提醒学生用各因素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并要善于总结这些联系,训练学生在思考时运用。例如,一地的气候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植被、水文等因素影响;气候又会对当地的水文特征、植被类型以及农业生产等发生显著影响。在设计问题时注意让学生能运用这些联系去思考。学生学会用联系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对学生解答高考题会非常有利。
四、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让学生愿想
很多地理教师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动机不足,真正认真思考和探究的学生占很少比例,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愿动脑,使用各种捷径敷衍了事。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考动机成为很多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部分可知,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利用适当的外部诱因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更为有效。在具体措施方面,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大部分学校对教学成绩好的教师会发一些奖金,笔者认为教师不应该吝啬这部分奖金,它本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得来的,理应有部分归还给学生,应该买些小奖品,比如棒棒糖(适合初中)、笔、本(适合高中)等,奖励课堂上乐于思考、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分享胜利成果。其实产生重要作用的不是这些小奖品,而是这样会让学生和老师建立起一种共同荣誉感,学生明白这是教师和自己共同努力的结果,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心里会感觉自己和老师是站在同一战线上,就会很想下次还能得第一名,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最后形成越奖越好,越好越奖的良性循环。
教师也要注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只要有进步就一视同仁给予奖励。当然,班里总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性格内向上课总是一言不发,或学习不好而调皮捣蛋,教师绝不能忽视他们,这些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帮助。对于内向的要课上主动点名,并及时鼓励强化,增强他们的信心;对上课总不思考、调皮的学生可采取课下安排一份题让他们回去做,做完亲自交给教师批改的惩罚措施,刺激他们的主动性,这也是又给了他们一次机会来思考和学习应掌握的内容,如果他们能认真完成并且有进步,也要给予小奖品奖励,并私下关心鼓励他们,让全班形成学习动机强劲、乐于思考的氛围。
学生是非常单纯的,教师和他们一条心,关爱他们,他们带给教师的回报会让人出乎意料地感动,成绩也会慢慢好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能深深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除以上策略之外,教师还可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有兴趣去想;讲课结合实际,让学生去联想;规范课堂纪律,让学生回答问题有秩序,不乱想。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怎样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认真思考,怎样让地理课堂充满探讨性和趣味性是值得每一位地理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多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多思考,地理课堂才能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2]胡香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3]杨俊月.让学生思考主导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
(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