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5-01-15 08:42:4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新课标对师生课堂角色扮演和互动过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调整。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输出者、课堂的权威转变为指导者、合作者和发现者。学生的角色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填鸭式吸收课堂内容,转换成主动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也就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意识都成为他们必须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

一、正确认识自主性学习与自学的关系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上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性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地意识和反映。我国有学者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性学习。而自学就是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它的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即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调节,学习结果自我反馈,它是建立在“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的基础之上的。学生的自学离不开教师的辅导和培养,自学不是一种无目的的自由学习。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自主探究”的学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自学即为接受式探究学习。

二、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在强调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强调了过程目标,在过程目标中,要求让学生“经历”特定的数学活动,“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初步的经验;“探索”知识形成的规律,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它对象的区别和联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学会动眼观察,学会动脑思考,学会动口沟通,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1.自主发现问题,探求知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求知识。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时,我从七巧板拼图引入,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通过动手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引导学生利用面积关系,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代数式表示出图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发现了“勾股定理”的重要公式。又如:在统计与概率中,让学生用硬币、计算机等做摸拟实验,收集数据,发现规律。

2.掌握方法,学会归纳。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会学。如在教学《七巧板》时,给学生悟出方法留下空间:①让学生自学怎样画出七巧板,为什么叫⌛七巧板?怎样剪出七巧板?②请你用七巧板拼出漂亮的图案,并给图案命名。③从拼出的图案中可以找到什么角?多少度?能找到垂直或平行的图案吗?让学生亲自尝试、操作、体验,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方法。

3.积极参与,自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中自我感知、自我发展。如在学习“储蓄问题”时,课前让学生到银行或利用网络,了解不同种类储蓄利率问题,课上让学生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储蓄的信息,再以小组合作形式将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有关储蓄问题的应用题,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4.问题让学生探究。问 ﭢ题是思维的火花,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结论转化为问题,善于创设条件或提供材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问题转化为结论,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统计图表”的教学时,让学生完成下列问题:①在网上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收集相关数据;②利用E❥xcel设计一张统计表来表达所收集的数据; ③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设计不同的统计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网上找到了相当丰富的题材,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益。

5.开放题材,联系实际,拓宽自主学习的世界。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的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开放题会给课堂带来生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性的一种典型代表,对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教材和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很有作用的。但一题多解的最终目的不是来展示有多少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需要用多种方法去解决,而是要在比较中寻找一种最佳、最近的途径,也就是说,掌握“一题多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一题一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求认识问题的正确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要害,这是培养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所在。当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不够的。要想带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首先要有创造精神,应将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然后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自主性学习教学既重视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又关注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情感变化、成功体验和接受能力。它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方面做了有益教学尝试。当然,我们在实施“自主性学习”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诸如课堂教学要如何把握开展合作的时机,把握好课堂上时间的控制等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要如何通过引导和调控课堂秩序,才能使教学“放得开,收得拢”,做到收放自如,让课堂真动起来,让课堂真正的有效等问题。我们将在以后教学中继续探索,不断改进,也希望得到更多行家和各位同仁的关心指教。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