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语篇英汉衔接手段对比
摘 要:英汉语篇衔接方式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上有所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手段上也有所不同。文章以奥巴马2013年总统就职演讲¿稿与其中译本为语料,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揭示出衔接手段在英汉语篇中不同的运用和侧重,并分析了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演讲稿;语篇衔接;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1 . 衔接概念和衔接手段
语篇指的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不受语法约束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完整语义的语言整体(胡壮麟,1994)。韩礼德和哈桑指出:篇章与非篇章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篇章性(texture),而篇章性是由衔接关系形成的(Halliday & Hasan, 1976)。
在“交际活动”的语篇中,连贯性和衔接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语篇的连贯性需要合理地使用衔接手段,所以衔接在语篇研究中的地位更为重要。韩礼德和哈桑将衔接手段大致划分为五种。其中,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逻辑连接(Conjunction)属于语法衔接手段,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属于词汇衔接手段(胡壮麟,1994)。
(1)照应(Reference)指的是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就照应来说,可通过“人称”、“指示”和“比较”手段与上下文中的某一个参照点相互照应。
例如:The professor came in. He looked very serious.
Do you want to have another biscuit?
第一个句子中的H e指前面出现过的t h e profess✔or,第二个句子中的形容词another与上下文中的某个已经出现的成分相呼应,含义是“你已经吃过一块或一些饼干,现在再来一些如何”。
(2)省略(Ellipsis)指的是把语篇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它是突出重点、避免重复以及使语篇结构紧凑的一种手段。省略的类型包括了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例如:
I want some old newspaper. Have you got any?
―Do you understand?
―yes. (I understand.)
(3)替代(Substitution)指用替代词取代某一成分,替代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三种。例如:
My shoes are wet, so could you find me some dry ones? (ones=shoes)
(4)逻辑连接(Conjunction)指具有逻辑性的连接词使人们可以了解句子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以由此推断出下文的含义(胡壮麟,1994)。连接关系还具有显明性和隐含性之分。席夫林(Schifrin)把语篇中的一些词语如now,and,but,well叫作语篇标记,若文章通过清晰可辨的连接性词语掌握衔接关系,则为显明性示意。反之,没有连接性词语,语篇也可以非常连贯则被认为是隐含式的连接方式。例如:
It is a hard job. But I will try.(转折关系)
She died. For she didn’t know the rules.(因果关系)
He’ll go to Sydney and then to Melbourne.(时间关系)
He died three days ago. He was buried in London.(隐含连接时间关系)
(5)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指读者和作者可以通过词语的选择来构造语篇的衔接体系。Hoey指出词汇衔接占篇章衔接的40%左右,是使用最频繁也是最重要的衔接手段之一(Hoey, 1991)。在词汇衔接中同义和重复以及上下义属于复现关系;反义关系、互补和搭配属于同现关系。例如:
Algy met a bear. The bear was bulgy.
He fell asleep. What woke him was a loud crash.
2 . 英汉衔接手段对比
演讲稿非常适合分析和研究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在此,笔者以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3年的就职演说为研究语料,对其中演讲(70句),以及汉译本(83句)的衔接手段作了粗略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所分析的语料中,汉语语篇的衔接手段使用少于英语语篇。在此对于不同的衔接手段作如下分析讨论:
根据上表可以得出,在奥巴马的演讲中,英语语篇大量使用照应手段(照应手段有345个),而汉语语篇照应手段的使用相对较少(汉语有228个)。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受限于语法规则的要求必须交代清楚指示关系,但汉语不同,汉语常常使用原词重复或省略或零回指(zero anaphora)的手段来达到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目的。
That w✉hile freedom is a gift from God, it must be secured by His people here on Earth.
[译文]因为虽然自由是上帝赋予的礼物,但仍需要世间的子民去捍卫。
原文中it用来指代了前面的freedom,但是在汉语译文中,为了符合汉语的习惯,经常运用省略或零回指的照应手法来连接语义,显得语篇更为流畅。
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奥巴马的就职演说可以发现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其替代手段使用得极少,未出现动词性替代;而名词性替代和小句替代的英汉两个语篇无明显差异。这是由演讲稿的严谨性和紧凑性决定的。
My fellow Americans, the oath I have sworn before you today, like the one recited by others who serve in this Capitol.
[译文]我的美国同胞们,今天我在你们面前宣读的誓词,如同在国会服务的其他人曾宣读过的誓词一样。
名词性替代是演讲语篇常用的手段之一,常用的替代词是“one”及其复数形式“ones”。这段话中,“one”替代了历代总统曾经在国会山上所许过的誓言,既避免词汇的重复卐累赘,又展示了宣誓的诚恳坚定,进一步强化了演讲的说服力。
我们通过对比发现在演讲词中,不论文本是中文或者英文,演讲者为了让听者跟随语流进行思考,避免表意模糊,省略手段使用的频率较少,通常更倾向于使用照应。
We are true to our creed when a little girl born into the bleakest poverty knows…not just in the eyes of God but also in our own.
[译文]我们忠诚于我们的事业,保证让一个出生于最贫穷环境中的小女孩都能知道,她有同其他所有人一样的成功机会。因为她是一个美国人,她是自由的、平等的。她的自由平等不仅由上帝来见证,更由我们亲手保护。
本例句末句中采用了名词省略的方法,对于上文已出现过的“in the eyes of God”结构,句子尾部将短语中的名词“the eye”进行了名词性省略,留下了“also in our own”的结构。
由表4数据我们可知连接在中文演讲语篇中出现的频率较低,这说明汉语在表达上注重意合,而英语更注重形合。意合(parataxis)指的是句子的涵义不靠语言形式手段如连接词等将句子整合在一起,而是完全靠读者自己来理解和领悟;所谓形合(hypotaxis),指的是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需要借助语言形式手段(介词、连词等)连接起来,以达到以形显义的目的。这一点也可以从跨文化角度的英汉对比得到证实,即中国属于高语境(high context)文化,说话比较含蓄,更多的是靠读者的揣摩和推测。
Thank you, God Bless you, and may He forever bless thes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译文]感谢你们,上帝保佑你们,愿上帝永远保佑美利坚合众国。
在英文演讲稿中“and”是一个典型的连接词,使文章顺畅,意义连贯。其中文译本将“和”含义内化,并没有直接通过字面翻译出来,但也起到了连接和连贯的效果。
由分析语篇可得出在对演讲稿翻译时常常关注结构和形式的对等,直译是常用的手法。演讲稿经常采用排比句和循环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吸引听众。此外,演讲稿频繁运用人称照应,特别是第一人称代词复数。通过使用人称照应,奥巴马成功地拉近了与美国民众的距离,同时树立了一个以民为重的政府形象,达到了选举演说的目的。
Our journey is not complete until our wives…
Our journey is not complete until our gay…
Our journey is not complete until no citizen is…
Our journey is not complete until we find a better way to…
Our journey is not complete until all o▲ur children…
奥巴马在此段连续五次用our journey is not...until的句型,排比句式使得语气紧凑,节奏明快,同时也警示自己勿忘担当的重任和责任。
But we are also heirs to those who won the peace and not just the war.
[译文]我们,人民,仍然相信持久的安全与和平,不需要持续的战争。
这句中peace和war是相对的,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两种语言成分之间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
4 . 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就总统就职演讲稿语篇而言,英汉两种语言所使用的衔接手段大体相同,但由于语言、文化以及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使得英汉语篇在人称照应、指示照应、省略等方面的使用频率存在着差异。衔接手段差异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汉语篇在语言结构和思想上的差异,从而帮助我们提高写作及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Halliday, M. A. K &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Hoey, M. Patterns of Lexis of Discours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朱永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