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日常交际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很多人往往只学到语言的表层意义,而不顾交际的场合、对象以及目的语民族的文☠化因素,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被误解。本选题以汉藏日 ϡ常交际中的寒暄语和亲属称谓语为切入点,对汉藏寒暄语和亲属称谓语进行对比,找出造成汉藏日常交际语言中的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通过了解汉藏语言的文化内涵,减少汉藏民族交往中产生的误会和冲突,促进汉藏跨文化交际。
二、汉藏民族在日常交际中体现在寒暄语方面的差异
寒暄语是指人们见面时互相问候的话语,它能反映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历史背景。吃饭了吗?是一种最常用的问候语,它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对对方的关心,二是确认对方是否吃饭。在笔者小组的调查中,对这一问题,汉族学生选择打招呼的占37%,藏族学生选择打招呼的占27.30%;选择关心你是否吃饭的比例,汉族占8.60%,藏族占24%。大部分汉族学生认为对方问你吃饭了吗只是打招呼,而藏族学生则认为有可能是表示对他人的关心或打招呼。这表现出汉族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而藏族学生则相反。
在汉藏的日常交往中,隐私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类似结婚没有?你的工资是多少?等,在汉族人看来,这些问题都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心,这种话题会让人感到温馨、体贴。但是调查中,有占比例为68.4%的藏族人不喜欢询问和被询问这种问题,藏族人对自己的隐私情况相较汉族人而言,比较保守,不喜欢询问他人的个人事情,尤其是涉及到金钱、婚姻、年龄这些方面的问题。这在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汉藏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
三、汉藏民族在日常交际中体现在亲属称谓语方面的差异
称谓语是言语交际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称呼语,能使交流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谓会使得对方感觉不舒服,导致谈话发生冲突、矛盾。基于C✡NKI的文献检索与分析表明,进入21世纪,我国对不同民族语言的文化差异问题的研究才开始重视起来。例如,孟献荣(2012)通过对英汉称⚥谓语的差异进行对比,阐明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价值观的不同。张丹秋(2015)通过对中英称谓语的比较,得出中英称谓语的巨大差异是文化在语言层面上对社会等级、宗法观念、血缘关系及个体社会地位的投影与折射。针对这一情况,笔者选择了较具民族特色的西藏语言与内地汉语进行对比研究。
汉藏民族在亲属称谓语方面的差异很大。在笔者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在您跟您姑妈的孩子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选择表兄弟姐妹的汉族学生占34%,藏族学生占15.30%;选择堂兄弟姐妹的汉族学生占11.30%,藏族学生占15.80%;选择兄弟姐ฃ妹的汉族学生占1.34%,藏族占21.30%。询问您跟您姨妈的孩子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选择表兄弟姐妹的汉族学生占40.6%,藏族学生占20%;选择堂兄弟姐妹的汉族学生占4.7%,藏族学生占9.30%;选择兄弟姐妹的汉族学生占1.33%,藏族学生占24%。这说明:汉族人将亲属称谓语区分得比较详细,而大部分藏族学生选择了兄弟姐妹,这说明藏族人对很多亲属称谓语之间的区分含糊不清。
四、影响汉藏民族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的因素
(一)影响汉藏民族日常交际语言中的文化差异的自然因素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对于生产力落后的藏族人而言,走出青藏高原是一件艰难而巨大的工程,西藏与外界的接触很少,相对封闭。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脆弱的生态平衡,迫使藏族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其后出现的苯教、藏传佛教中有很明显的体现。而汉族文化植根于农村,以农业为主。汉族居民大多定居在平原上,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威胁。地处平原这一特点在交通上占有很大优势,方便了道路的修建,也促进了汉族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地理位置因素与气候因素的差异导致汉族和藏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较之汉族人而言,藏族人的思维比较保守,这与西藏的地理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汉藏民族日常交际语言中的文化差异的社会因素
1.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
居住模式的差异是导致汉藏日常交际语言中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汉族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使汉族人养成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习惯,形成一种固守本土的文化特征。而藏族人大都过着游牧生活,其居住环境的特殊性,导致生活居所的不稳定,产生了汉族和藏族不同的宗族和财产观念。汉族以土地和房屋作为赖以生存的固定资产和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大家族及继承家族财产的习俗。为防止财产流失,人们将血缘关系作为继承财产的关键。这就要求明确区分血亲和姻亲、直系和旁系的关系。而藏族的情况与汉族相反,藏族人以游牧生活为主。长期的游牧生活和简陋的居所(如帐篷)导致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很难保证家庭的成员及其子孙长期生活在同一地方,并且以帐篷为住所的居住方式难以形成固定的资产,从而难以形成宗族观念。此外,在藏族聚居的一些地区会出现一妻多夫的现象,对藏族的亲属称谓系统造成影响,同一种称谓可以表达不同的亲属关系。
2.宗教信仰的差异
汉族的宗教信仰独树一帜,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是多神、兼收。一个汉族人,可能同时信仰多个宗教,并且保持着儒家风范。汉族的民族信仰文化之根源于儒学,儒学在汉族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形成于农业社会,以中庸为核心,强调礼乐治国,宗法为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国家统一,协调人际关系。儒家的伦理政治道德观,体现出重人伦、轻自然的价值取向。而藏族宗教信仰的普遍性与影响力远远超越汉族。在距今约五千年前,象雄地区出现了宗教色彩浓厚的原始苯教,苯教是西藏宗教文化发展的根源,以象雄文化为基础,广纳其他文化,形成独特的藏族宗教文化。公元7世纪,佛教的传入,使得苯教的地位发生变动,佛苯斗争延续了两个多世纪,藏地佛教逐渐吸收了苯教的万物有灵等世的教义思想,形成了藏传佛教,并居于西藏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成为统治阶级的上层建筑和被统治阶级的精神慰藉,深深地影响了藏族人的社会心理、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
五、结语
1.对不同语言文化差异问题的研究还存在极大的研究空间,有针对性地研究本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文化差异是很有必要的。
2.在查阅资料时,我们发现很多文章并没有对文化差异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因此,研究文化冲突的实质性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3.本文中的文献检索基于CNKI,文献数量受到一定的限制。
4.本文有些观点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