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策研究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ล创业型人才成为了人才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在培养创业型学生时还存在着课程、实训基地、教师、学生、教材和政策等方面的不足,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多维立体的创业课程,完善考核方式、完善实践环节、建设多元的创业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兴趣、加强教材建设、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创业型高职学生的培养。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高职;创业
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经过了30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发展后,正在经历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新常态。为了能够适应经济新常态,我国提出了 “双创”的应对策略,鼓励人们创新创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
近些年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也给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也为了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高职学生也应该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经济新常态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长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长,而是把GDP增长放在发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长成为再生型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经济新常态就是在找准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结构对称态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高质量无水分的GDP高速可持续增长,即“调结构稳增长”。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对工人的需求量减少。
(二)创业
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根据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二、培养创业型高职学生是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需要
(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众创业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正经历着经济增长高速到降速,淘汰低产能、高污染、重复建设项目,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经济的放缓、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企业对工人的数量会相对减少,比如富士康引进了大量工业机器人代替工人,使得人力成本下降,劳动效率提高。所以,创业成为了提高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大众创业需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素质
现在是一个创业的时代,国家为了鼓励人们创业,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减免了相关手续,对于大学生创业更是优先支持,比如在税收、贷款等方面。高职学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已经占大学生总数近一半,所以为了适应大众创业的需要以及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他们的创业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创业素质的培养需要高职院校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学生创业素质,不但可以让学生有自主创业的基本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创新意识、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注重细节的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中要为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提供条件。
(四)创业素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培养创业型学生并不代表要求每个学生在毕业后都进行创业,而是通过该模式,培养学生具备各种创业所需的素质,比如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诚信的品质等等。这些对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创业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方面
创业课程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只有创业课程开办的好,才有利于学生创业素养的提高。但是现在高职院校的创业课程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创业的实践性非常强,虽然理论对创业有一定的指导,但是作用是有限的;二是评价体系不科学。现阶段创业课程在高职院校属于考查课程,不需要考试,教师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作业成绩(或论文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真正考察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课程体系不健全。创业过程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法律、市场营销等,但是各专业的课程专业课多,涉及创业的课程少。
(二)实训场所方面
创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过程,并不是听几次课就能掌握和领悟的,它需要学生能够模拟参与或者真实的经历,这就需要学校能够提供相应的实训场所,但是学校的实训室或实训项目是分专业建设的,比如工科的实训室,只是针对某一个生产过程,不涉及创业的其他⌘方面。所以学校缺少创业课程的实训场✯所。
(三)教师方面
创业并不是简单地事情,创业过程比较复杂。创业还需要创业者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战略意识等。没有亲身经历过, 没有见证过创业的过程,是很难想象其中的艰辛,就像我们都很羡慕马云,但是又有谁知道他创业的痛苦呢。首先,缺少专业教师。现在大部分高职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创业经历,还有很多教师在上学期间就没有学过创业课程,造成教师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很深入地讲解创业过程,对学生也没有很大的说服力。其次,其他专业课教师没有认清自己在培养创业型学生中的作用。认为创业是创业课教师的事情,和自己无关。 ซ
(四)学生方面
学生们简单地认为创业课程就是教他们如何创业,在毕业后要进行创业。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并不进行创业,所以认为该课程对他们没有意义,也没有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而且该课程是考查课,致使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
(五)教材方面
随着国家对就业创业的重视,就业创业的教材如雨后春笋一般。虽然教材众多,但是权威教材较少;教材种类少,没有配套的教材;对学生的感染力不高,不能唤起学生的创业兴趣;教材的作者大部分是高校教师,理论强,实践差。教材针对性差,现在的教材是通用教材,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教材。
(六)学校政策方面
国家非常重视创业和创业教育,为学校培养创业教师,学校也很重视创业教育,专门开设了创业课程,有些学校甚至成立了创业学院。但是政策上又显得不够重视,在课程上只涉及一门课程,实训室建设不完善,缺少鼓励措施。
四、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开设多维立体的创业课程,完善考核方式
首先,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创业技能课程和方法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次开设创业思维和创新思维课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创业意识和思维。第三,开设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比如企业法,市场营销等ษ课程。第四,增加实践环节。形式可以是创业比赛,企业参观,争做小老板。最后是完善创业评价体系。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完善实践环节
首先,建设创业实训场所。可以建设模拟企业经营的实训室,比如VBSE实训室,也可以建设创业园,满足部分学生的创业需要;其次,利用学校创业孵化器。包括实体模式、虚拟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了解创业的过程、企业的经营情况,到企业参观或聘请企业人员为学生进行创业培训。
(三)建设多元的创业教师队伍
首先,培养学校内部教师。为提高教师的创业理论水平,让老师“走出去”参加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创业课教师必须到企业实习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其次是聘请校外兼职教师。聘请成功的创业者,特别是本校成功创业的学生,到校开展创业讲座或者担任课程教师,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最后,培训专业课教师的创业理论知识。作为创业课教师的补充,应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将专业知识与创业结合,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穿插创业知识。
(四)提高学生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认清经济新常态下创业的重要性。了解经济新常态下就业的压力,就业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创业能够带来的机遇。其次是让学生知道创业课不等于让学生毕业后创业,而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让学生了解这种精神对工作的重要性。第三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以身说法等。
(五)加强教材建设
一是结合学校特色和高职学生特点编写适用于本校的创业教材。让全体学生了解当地的商业文化,熟悉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运作流程,达到激发创业热情,熟悉创业流程和基本知识的要求。二是创业技能教材可以与具体学科结合,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具体的创业技能。
(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创业型高职学生的培养
为了改变只重视不落实的局面,学校应该出台具体的政策,促进创业教育的实施。在教师培养培训、外聘教师聘用、实训室建设、学生在校创业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政策。
总之,在经济新常态下,创业型高职学生的培养是一种趋势,对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国家、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章金萍,王琦.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8).
[2]赵琼.高职创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36).
[3]许爱玉.高职创业教材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出版,2012,12(下).
[4]倪锋,晏磊.基于素质和能力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立体化教材建设策略探析[J].老区建设,2015,(02).
[5]庄小将,笪建军.创业孵化器模式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