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院校化学教育实习质量探究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应用型人才在社会中的需求不断增强,师范院校也逐步向应用型学校转型。教育实习既是化学(师范)专业的主要实践课程,也是师范生专业化成长的关键。化学(师范)教育实习过程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系统地分析了当前的教育实习环境状况,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揭示存在问题的成因,从而优化教育实习的环境,提高化学(师范)专业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水平,增强师范生对于教师角色的认同感和适应性,实现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教育理念;实习中学;管理监督
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自媒体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科学知识不断更新,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也在不断改革,教育与生产、社会、科技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对化学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相应地,社会对于师范生的基本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这些新要求,光靠大学中的理论课程是无法真正掌握的,只有通过教育实习这样的实践课程才能做到。教育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教师岗位的重要过渡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师范生需要与中学生真实互动,与各科教师合作交流,在现实的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中进行工作学习。实习的管理制度、学校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师的授课风格以及随处可见的校园文化等都会给师范生的成长带来很大影响。
一、当前化学教育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实习理念相对落后
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促使教育实习的理念不断更新,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校对于教育实习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对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传统观念中,化学教育实习仅仅是本专业师范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一个实践课程,其观点过于狭隘。部分师范院校对基础教育改革新理念了解不够深入,没有把教育改革新理念运用在教育实习的计划中,只重视实习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对于职业道德、反思意识、创新精神方面关注较少,而在初高中学校,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其对实习活动的组织和监督往往流于形式。
(二)制度环境不完善
首先,实习管理监督制度不够完善。整个实习体系中缺乏全面的检查和监控机制,没有针对实习生实习效果的跟踪调查,也不能够对实习生的意见进行及时反馈,缺乏有效的教育实践信息反馈渠道。其次,实习规章制度不够详细。化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相关规章文件主要是对教育实习大体方向的规定,对教育实践各个环节的规定不够详细具体,缺少相对明确的指导、引导,实际过程中操作性较差。最后,实习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一般都是采用终结性实习的方式,大多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进行,时间持续三个月左右。实习持续时间比较短,师范生往往刚投入中学化学教师的角色就结束了,难以达到深入锻炼的效果。并且,实习安排与学生考研、考公有冲突,很多学生为了考试,忽视教育实习,甚至寻找各种借口逃避实习,这一定程度上,达不到教育实习的目的。
(三)实习指导力度不够
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的目的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体验中学化学教师的角色,其本质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过程。指导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然而,我校在实习指导教师的配备方面存在问题。一方面,师范院校指导教师数量与师范生数量不匹配。例如: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2012级化学师范专业实习生有40人,分派在13个不同中学,而学院派出的本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只有两名,而且教师还有自己的专业课程,并非完全脱产指导,这就造成师范生管理难以到位、师生交流不够、指导力度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初高中学校缺乏应有的选拔机制,对指导教师的选择不够合理。一些指导教师比较年轻,缺乏经验,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了解不充分,对学生情况和教学材料也知之甚少。除此之外,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部分指导教师在学科指导方面不放心实习生的教学,师范生大多成为教学助理,帮助指导教师批改作业和试卷,新课授课的机会比较少,尤其是重点中学。中学指导教师的听课次数有限,指导不到位,不能针对师范生的缺陷进行详细的教法引导和方式说明,没有起到实习指导教师的引导作用。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一些班主任教师对班级管理紧抓不放,实习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少,实习生的积极性大大减弱。
(四)网络平台不健全
在目前的化学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生对于教学资源的获取比较困难,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化学教学视频资料、优秀教案、教辅资料少,学情分析类资料也比较少,而网络资源混乱繁杂,不仅数量有限,质量也有很大差异,且利用率偏低。不仅如此,由于分散实习情况的存在,化学教育实习生之间也缺乏互动,实习生与大学指导教师的交流机会很少,缺少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面对这些情况,网络环境的建设是很必要的。但在实际情况中,我国教育实习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十分低效,缺乏应有的网络环境。在功能方面,现有的网络平台仅仅用于教育实习档案的记录,未能将其运用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网络环境的学จ习交流、资源共享、过程记录、反思总结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提升化学教育专业实习质量的建议
(一)创新教育实习理念
化学教育专业有其特殊性,具体从两方面进行创新:第一,树立教育实习整体观。一般来说,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在职前和职后,大学期间进行的教育实习就是其职前成长的一部分。因此,不能将教育实习仅仅看成是单一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应当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放在整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站在宏观的全局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研究。第二,树立教育实习质量观。教育实习不仅仅是对师范院校学生从教能力的检验,也是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学生把自己大学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展现自身能力的平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方式不断更新,教育实习应当更加注重对化学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师อ范生道德素养及现代教学观念的形成。
(二)完善教育实习制度
制度环境是师范院校实习顺利进行的保障,对制度环境进行优化主要分为监督、评价以及规制三个部分。第一,优化教育实习监督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师范院校和实习单位进行协调统筹,增加教育实习经费投入,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体系。师范院校对实习生进行跟踪调查和定期回访,对于实习生不当的行为予以批评教育。第二,完善教育实习评价制度。综合评价不是教育实习的最终目标,而是帮助师范生成长的有效手段,教育实习评价的内容要综合化,在注重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考虑师范生的个性差异,要突出对师范生创新能力和师德修养等方面的评价,以促进师范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第三,加强实习规章的落实。我国现阶段教育实习的规范性文件的内容比较宽泛,需要各师范院校根据具体的实习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安排,增强规章的实效性。不仅如此,师范院校与实习学校应当明确各自权责,全面布控实习过程,保证各项规章的落实,推进教育实习的有效进行。
(三)重视实习指导教师选拔
就化学教育专业而言,实习在本质上是提供一个真实情境来帮助师范生体验中学化学教师的身份,熟悉基本工作,培养教学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其在化学课堂中的教学效能感,提高对化学教师这个职业ข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在这种真实情境中,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优化实习环境必须重视对指导教师的选拔。指导教师选拔的前提就是增加化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配备的数量。在配备数量合理之后,要适当提高选拔指标,使指导教师的选拔规范化。除了要重视选拔工作,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和培训也不可或缺。除此之外,出勤制度的设立也是必要的,要对指导教师进行适当的监督,在政策上也要采取鼓励措施,在发放实习指导津贴的同时,把实习指导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
(四)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化学教育专业的实习主要是以初高中学校为基地的,其环境优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实习中学要加强硬件配备和文化建设。中学化学课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展示要求比较高,实习学校的设施设备应当满足师范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实习中学还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实习生带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对实习生好的建设创意予以支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师范院校与初高中学校要进行深入合作。由于教育实习参与人员数量较大,双方又没有明确有效的合作机制,往往导致两者各行其是,影响教育实习的效果。因此,师范院校要与初高中形成一种“双赢”的深度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机制一方面依赖于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另一方面需要实习学校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挖掘,双方共同努力,将化学教育理论与中学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师范院校与实习学校产生共生点,共同努力,共同提高。
(五)完善实习网络交流平台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教育领域,将信息通信技术与师范生教育实习进行融合也是十分必要的,师范院©校需要建立服务于教育实习过程的互联网平台,创造出教育实习发展的新方向。一方面,通过教育实习的网络交流平台,教育实习管理者能够对师范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全程记录和定期考核,师范生也能够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实习工作中的困难也可以及时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实习生不仅能够与同期实习生进行交流探讨、资源共享,还能够增加与实习指导教师交流的机会,加强双方的联系,也能够保证教育实习指导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林,柴兰兰,陈继堂,金凤,郝扶影. 提高师范生化学教育实习质量的几点思考[J].广州化工,2014,(22):174-175.
[2]蔡文联.化学教育实习改革之探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87-91.
[3]孙林,王洪涛.阜阳师范学院化学教育实习调查与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5,(19):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