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4-11-10 09:44:0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这是课标对初中语文的要求。一直以来,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培养和发展,太多地注重知识的识记,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缺失灵活性。然而,学生的学习本应是一种个性化的自主自觉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环境,鼓励并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释放。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活起来呢?

一、从“教学✎”向“导学”转变,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

在高效课堂建设背景下,教师的责任主要不在于怎么教,而应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学校教育应着力于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变“教学”为“导学”。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尝试着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首先让学生课前自学,然后谈自己的读后感并提出问题,让学习小组一起合作、交流并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再提出一些没有提到的问บ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逐一引导学生思考并最终解决问题。

二、努力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刻意创造条件,给后进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特别注重给学生展示自己特长和才华的机会。即使他们在回答问题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都不会一下子给予否定和批评,而更多的是鼓励他们的勇敢和自信;同时,我要求其他同学,不管课堂发言者谁回答错了,都不能嘲笑,要给回答错误者改正错误的机会,还要用心听别人的见解,有什么地方值得自己学习或借鉴的,引导学生学会平等尊重。这样,学生就会轻装上阵,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质疑

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大胆质疑,能纠错本身就显示出学生已对问题开始了思维活动。教师应鼓励他们援疑质理的精神。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多问为什么,以利于从多角度全方位探索实践;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和想象,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四、彻底让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的接受教育并不是仅靠课堂上听会的,更是靠课堂上做会的,只有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语文教学不应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是主动参与者、积极引导者,并且和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究,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使学生彻底做回课堂的主人。

五、着力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创新思维的形成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没有良好的联想和想象力就难以形成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方面,语文具有特殊的学科优势。课本上的许多课文,特别是一些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都有助于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的一个特殊途径是作文教学。传统的作文教学与写作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个体的个性发挥。所以,我在教学实践当中,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写出独具个性风格的作文来。在写作范畴方面,多布置有利于学生联想和想象力发挥的作文,如《假❤如我中了500万》《三十年后的自己》《未来世界》等。

六、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多通过课堂表演让学生把握了ภ解人物形象。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时,在表演中要表现出毛泽东同志诚挚的爱国热情和伟大的抱负,让学生受到极其强烈的感染力,自然而然地学生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对领袖的崇敬之情。在平时课堂教学实践中,留些时间给学生展示一些短小精悍的小说佳作,去头或掐尾,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再进行猜测、续写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活泼学生的思维,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真正做到放手,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真正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沃土,从而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140)“高效课堂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