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建构:基于课程群的担当德育活动

时间:2024-12-26 14:14:5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时下高中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其中校本课程更是一大亮点,如何将现有德育活动课程化成为一个新话题。笔者所在学校以“敢担当、有智慧、能做事”作为学生培养目标,其中“敢担当”成为最有特色的思想品质。“敢担当”,即学会负责,具有团队领导能力,具有使命感与正义感,具有家国情怀。

为此,笔者全新建构了以“担当”为主线的模块课程群,设定:唤醒担当、实践担当、内化担当等三个层次与发展过程,而每一个层次都在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及专题教育中得以实现。

一、“担当德育”模块课程群内容

二、“担当德育”模块课程实施

(一)指向“唤醒”的“担当”德育课程实施

指向“唤⚥醒”的“担当”德育课程主要设定在高一年级,根据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担当德育专题教育内容的不同,这类课程具体实施也是有细微不同的。但总体上,“唤醒担当”的实施途径可概括为:创设同感同知氛围――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追问学生价值取向。根据我校校情,笔者归纳出“唤醒”担当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唤醒”方式一:人文感召――品读国学文籍,对话古今担当

这一种方式主要是学生在品读《论语选读》《鲁迅今读》等国学文籍时,在人文的魅力感召下,挖掘古今担当,对现实生活提供价值取向。

2、“唤醒”方式二:校情感化――参与新生融合,探寻ϟ校史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刚进入高中,对校园充满好奇,在军训、国旗下讲话、校史馆参观、学生干部技能培训等校本课程学习下,逐渐融合到新校园,并探寻瑞中校史中的担当典故。

3、“唤醒”方式三:社团感知――体验社团文化,展现青春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学生在高一阶段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提升自身素质与技能,在与同伴不断相互学习与交流中,展现独特的青春担当魅力。

(二)指向“实践”的“担当”德育课程实施

指向“实践”的“担当”德育课程主要设定在高二年级,实施途径可概括为:理论学习,明确担当价值所在――能力储备,明确担当要素所在――模拟实践,体会担当困难所在――社会实践,领悟担当意义所在。

1、“实践”方式一:融合课堂内外知识,践言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环境保护》等国家课程时,理论联系实践,用自己的言语表达担当的决心与计划。

2、“实践”方式二:探究乡土社情文化,践历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民国史料研读》《走近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与问题探究》《对话瑞安先贤》等校本课程学习中,探究本土担当文化,在实践中经历担当。

3、“实践”方式三:承担社会公益活动,践行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园服务之志愿者活动》《校园服务之值周班活动》等校本课程以及在“团学志愿・奉献担当”专题教育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公益行动中激发学生甘担任务,体验担当Σ。

(三)指向“内化”的“担当”德育课程实施

指向“内化”的“担当”德育课程主要设定在高三年级,本模块的实施主要是培养学生善于用“担当”提升自己的思想,敢于将“担当”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实施途径没有呆板的模式,但大致上可以分为“学习――反思――参与――反思――内化”等五个环节。

1、“内化”方式一:探究时政史料,思辨社会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心灵的对话――认识西方哲学家》等课程学习中,探究时事政治和历史人物,用自己的思辨能力探究担当。

2、“内化”方式二:规划职业生涯,思虑人生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我的未来我做主――高中生涯规划》《律师启蒙班》等课程学习,结合“红色信仰・人生担当”专题教育,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下,以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

3、“内化”方式三:成就星级模范,思省卓越担当

这种方式是指学生通过《星级团员评比》等课程,在“星级模范・卓越担当”专题教育中,树立星级模范意识,以优秀同学作为榜样,时刻反省自己,醒悟担当,将担当真正作为自己内心的追求。

三、“担当德育”模块课程评价

(一)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担当德育”课程注重学生活动参与,并在活动中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对学生日常德育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发展性评价,由此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与担当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二)注重学生能力、情感成长收获的体验

从心理学方面看,应由知(道德认知)、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四要素组成,四者不可缺一。同时,这种评价要注重学生能力、情感成长收获的体验,我们基于课程具体目标:知识、技能、情感而设计了独特的课程评价体系,其中,既有定性的评价,也有定量的考核。

(三)“综合素质报告单”的闪亮登场

以报告单的形式,着重展现学生三年的“担当”教育历程,极少涉及成绩,更多注重过程,在毕业典礼上以礼物赠送的形式与毕业证书一起发给学生,为高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以上的德育课程建构下,我们通过搭建平台,细化活动,优化方式,由点到线到面到体,创造性地做到了德育☠活动的序列化、课程化。“一石激起千层浪”,独特的德育培养模式引发了对深化课改的思考,“牵一发动全身”,带动学生、教师、学校共生共荣,促进了学生的深入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