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数学预习

时间:2025-01-13 20:11:3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 预习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搭建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则会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更深层次的获取技能。预习无疑是先学后教的一个良好载体。

关键词 指导 自主 学习 培养 预习 能力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与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科学领域,索取新的知识。而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

一、正确的预习观

传统的预习观就是课前能把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教材看看,上课时能有效的听老师讲课。这种传统的预习观虽说有很多的缺点,但也还是有值得提倡的地方,至少它能帮助学生养ฎ成预习的好习惯。新的预习观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布置✘预习任务,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例如:查看家里的水电记录;去超市购物时研究商品的折扣;计算银行的利率等等。这可以说是新课程理念支配下的预习观。它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的,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能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它还能使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的更紧密,让学生不会只局限于教材。这样的预习不仅完成了预习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新的预习观实际上是让学生做好听课的思想上、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

二、✈预习的目的

1.对于本课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2.复习巩固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有机联系。

3.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和易混的知识点、学生认知的盲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注意。

4.了解课后的习题,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做个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

三、预习的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可以让学生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碰到这样的内容,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本上的。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生活常识方面,教师可以大胆地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让学生尝试练习,自己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例如ฒ预习《身份证编码》时,学生搜集了身份证前两个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3、4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所在的城市;第5、6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户籍所在的县(区)等等,还有学生提出了验证码如何计算的问题。学生通过预习对基本的常识就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就产生了问题,带着问题学生学习起来的兴趣要浓得多。同时通过预习老师也能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学的目的更加明确,就做到真正的有的放失。

4.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课前预习使学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用底赘?”这个结论,这就给学生推导公式的形成提供了时间前提。在课堂上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从表面上看,好像为了一个公式的推导花费了一节课的时间。但实际上,学生在充分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发现了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生学习下面的知识作了铺垫。

6.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还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教师的预习要求或预习题目的设计是否明确、是否有可操作性;其次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后,自己设计预习问题。

参考文献: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