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
[摘要]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最为常见一种施工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和今后的使用效益及安全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已经成为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技术。
[关键字] 建筑工程施工 混凝土裂缝 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主要是由沙石骨料、水泥以及其它多种材料混合制成的一种非均质脆性的材料。在施工中,因为混凝土施工与其自身变形、约束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已经硬化成型的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的微孔隙或者是微裂缝等,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在进行硬化时会将大量的水化热释放出来,严重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过高,容易出现很多裂缝等现象。其中出现的微裂缝对混凝土本身的承重、防渗以及其他多种实用功能并不能产生较强的危害,但是由于混凝土遭受荷载以及温差等作用的状况下,微裂缝便会开始不断扩展与联通,最终形成一些具有明显性的裂缝。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质量十分必要。
1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1 水泥化热
建筑过程中混凝土主要依靠水泥遇水生热吸取自身需要的热源,水泥遇水化热一般在浇注的后期时进行短暂性的放热。放热的速度通常于混凝土进行配合比,与水泥的种类具有直接性的关系。大量的水化热在混凝土内部进☯行集聚,再慢慢释放出来,此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相对比较高,外表温度相对较低,因此,混凝土内外温度产生一定的梯度,对内部造成压应力,表面上产生拉应力,且拉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力便会产生裂缝。
建筑过程中楼板发生形变或者支座处出现负筋下沉现象均能够造成产生混凝土裂缝,且施工工程中由于混凝土未能达到一定的强度,或者是拆模时间过早等多种因素,均容易造成混凝土楼板发生弹性形变,导致混凝土在初期的强度大大的降低,拉应力以及成应力未能满足规定的要求,从而造成混凝土裂缝产生。
1.3 温度
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缝现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主要是由浇筑的温度、水泥水化热以及结构散热等各种温度融合在一起所组成的。此外,浇筑的温度和外界❅的温度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外界的温度越高,混凝土浇筑的温度也越高,两者成正比关系。外界温度一旦出现下降趋势,将会造成严重的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除此之外,外界的湿度还能❣够有效的加快混凝土干缩的速度,促使裂缝产生。
1.4 混凝土配比不合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配比主要表现是高强度砼的水灰比取值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一般控制在0.25~0.39数值间),对于普通砼水灰比来说,控制在0.7左右最佳。另外,在同一品种且强度相同的等级水泥前提下,混凝土强度的等级主要由水灰比所决定,原因是水泥进行水化时,需要与水相结合(占水泥重量1/4即可)。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较快的获取所需的流动性,以确保浇灌的质量,通常需要相对较大的水灰比。与之相反的是水泥在进行水化之后,多余的水分将会留在混凝土内,形成定量的水泡,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实际上的抵抗荷载有效断面,受荷载的影响,孔隙的周围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楼板的表面便会出现裂缝的现象。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控制技术
2.1 增强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必须采取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此外,可适当的采取部分承台表面比较和和的钢筋,用来控制体积大较大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收缩,但凭增加钢筋的分量虽然不能完全防护混凝土裂缝融合,可利用其逐步增强结构整体上的裂缝宽度。在控制过程中若允许设置水平施工缝的话,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温度进行划分。
2.2 加强混凝土原料的选择以及配比的管理
建筑工程楼层混凝土浇筑之后,对于测量、定位以及弹线等一系列准备性工作进行限制,避免对大宗卐材料进行吊卸,免得出现冲击振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此外,对于批量较小的材料进行全天制吊运,工作过程中对材料必须轻卸与轻放。除此之外,进行吊运材料钱必须对模版或者支撑的部位进行定位规划,充分考虑其支撑的强度,逐步增强器刚度,以此来减少变形对区域抗冲击的振动荷载等,在其表面铺设跳板用以保护其扩散应力,规避楼板裂缝的出现。
2.3 加强对混凝土原料选择与配比的管理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内若选择运用骨料(一般为吸收率比较大的骨料),干缩相对较大、切骨料含泥量较多时,一定程度上增强混凝土的干缩性。此外,混凝土若运用的是粒径较大的骨料时,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内的水泥浆的量,促使其干缩率迅速减小。除此之外,加入部分粉煤灰可以降低水化热,某种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内水泥的用量以及单方用量,促使其进行体积自行收缩等。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通常加入一些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内,增强其和易性、可泵性以及抗离析性等多种性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泌水的状况。
(2)建筑工程中关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配合比设计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要求配合比设计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工程施工现场,根据现场的操作水平以及构成截面、沙石原料以及施工配合比等状况进行混凝土选择与设计,为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另外,根据现场需求改变其骨料级配,适量的加入部分粉煤灰或者高效减水剂等原料逐渐降低混凝土内的水泥用量,从而使得其水化热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还可以相应的采取少量的外加剂,对混凝土内的碱骨料进行控制,促使配合比设计工作人员较强的掌握混凝土的收缩技术。
2.4 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后期的保护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之后,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工作,这样做能够有效降低体积较大混凝土浇注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块体自约束应力,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浇注块体降温的速度,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以此增强混泥土的抗裂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环境温度以及混凝土养护等多种因素,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促使其在硬化的整个过程中得到补偿,规避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3 结论
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普常见且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本身的质量、施工的方法、施工技术以及养护不当等多种原因严重造成混凝土产ผ生裂缝,一定程度上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由此可见,必须抓好混凝土施工质量及施工工艺等环节,并采用有效的控制技术,才能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才能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