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体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除了让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外,更重要的是有计划地“育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 渗透德育 教书育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除了让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外,更重要的是有计划地“育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理想人格,塑造良好个性;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审美能力;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为谱写人生华丽篇章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读书。
一、结合课文主题,进行挫折教育
马斯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同样的挫折既可以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心理障碍,也可以使他们的意志坚强并促其奋发向上。作为教师,应排除学生对挫折的害怕心理,鼓励他们敢于面对形形色色的挫折,并有意识地在挫折中磨练自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具体到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那些以“挫折教育”为主题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决心。
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不但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反而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主题,教育那些面临困境的学生: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要学习诗人“‘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相信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真谛。同时,还应教育那些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不可歧视他们,更要学会感动。
此外,语文教师还应相机向学生介绍名人志士成功背后的辛酸和磨难,让学生懂得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只要勇敢地去面对就终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二、借助榜样力量,提升道德修养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它们大都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忠贞不屈,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有辛勤劳作、淳朴善良的农民伯伯;有热爱学习、助人为乐、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公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好这些“育人蓝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德育效应。在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以此为榜样去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具体、ห明确,或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健全。
例如,教学《邓稼先》一文,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邓稼先》,让他们通过影片初步感知邓稼先的伟大,了解他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后,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邓稼™先热爱祖国、不怕困难、潜心钻研等精神,以加深对邓稼先的认识。最后,则要求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邓稼先生前事迹的资料,就“如何践行‘邓稼先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这样,学生不但深刻地领悟了“邓稼先精神”的实质,还明确了践行“邓稼先精神”的方向,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道德修养。
三、巧妙设计作文题目,克服消极心理情绪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即使是心理健康的人)都会有各种各样消极的心理情绪。心理学指出,“克服消极心理情绪的具体方法是将积聚在心里的痛苦、忧愁、委屈等发泄出来,使人轻松、气爽、一吐为快。宣泄的主要方式有倾诉、痛哭和写作文(日记)等。”中学生的情感易外露,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家长、老师和同学等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他们并不一定都能那么及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他人的诉说。另外,有些心事学生是难以启齿或不愿当面向他人倾诉的。这样一来,作文(日记)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作文题目,例如《其实不是你想的那样》《说句心里话》《我错了吗?》等等,并鼓励他们在作文中➳写真话、诉真情,让不良的情绪和干扰,及时地在作文中“宣泄”出来,以克服消极的心理情绪,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其实,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地掌控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疏导和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四、读懂读透课文,体悟作者情感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往往不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尤其是篇幅较长的课文,在学生浏览一两遍后,就开始引领学生分析并总结课文,回答课后思考题。这样,学生是很难体验和感悟到作者当时的情感,也很难在心灵深处打动学生,使其受到应有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读一两遍课文,学生是不可能更深刻地领会那深邃的思想和打动人灵魂的写作目的的。因此,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以对课文作充分的阅读。其实,学生对课文读懂读透了,回答问题就能抓住要义,成绩自然也会得到提升。阅读和答题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比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我就让学生投入感情反复朗读。在读到第五遍的时候,当读到“后来啊M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M我在外头M母亲在里头”时,读书声变了,个别学生还流泪了。在读到第七遍的时候,学生读到此处就读不下去了,有的甚至哭了。过后我问了几个学生,当时为什么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哭了?有一个女同学说:“我想我妈妈了,她为了我们兄妹上学,长年在外打工,风里来、雨里去的……”她哽咽了,我看她的眼里含着泪花,“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好好报答父母……”。我想这就是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所在――学生会用行动证明什么是感恩,怎样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五、积极参与课堂,培养良好品德
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选出来的,都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我们要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逐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有的教师往往喜欢讲,并且一讲到底,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的价值、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授课本领。其不知这样做,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忽略了,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让学生多思、多谈,什么都是由老师“包办”。试想,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水平从何提高?偏差的思想如何矫正?优秀的品德如何培养?因为学生不参与、不说,你就不可能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所以,只有让学生多参与、多谈感想、多谈今后的做法,才能培育学生的思维与思想品德。只有多谈才能多思,“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有道理的;并且,只有多做才能践行思想品德,因为实践是检验思想品德的最好标准。
如:学习《散步》,让学生谈一谈如何尊老爱幼?如何正确处理“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以形成健康的心灵?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让学生谈一谈如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如何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学习《我爱这土地》,让学生谈一谈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意义?如何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学习《敬业与乐业》,让学生谈一谈如何“干一行,爱一行,乐一行”……学生只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谈出课文的主旨,才能接受到应有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目的。
六、记录学习感受,矫正不良言行
语文知识和素养多在课内习得,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也应当延伸到课外。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接受到的思想教育表述出来,并在课外活动中践行,以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实践表明,学生把学习课文时的点滴感受、观察事物时的所思所想和实践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及时地记录下来,既可以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可以当作一面镜子,随时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可以说,这是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育人方法。
比如,教学《岳阳楼记》一文,在学生领悟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后,就让他们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并谈谈如何落实到行动上。有的学生就写出了很好的感想:“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胸怀大志,勇于担当。牢固树立‘舍小家为大家’的大局意识和大公无私思想。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关心社会,关注时事等等。”从此,大部分学生一改以前自私自利、对他人漠不关心等性格特点,转而能自觉地给父母打洗脚水、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它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识之人去实现。为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传授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勿忘育人之责,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要这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定会更加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人民定会更加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才真正对得起“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