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互联网+时代的内涵及特点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解释为: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代表了一种新经济形态的形成, 即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个传统产业和各个领域中, 使传统产业更深度地被互联网渗透和改造。这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条件。互联网+具备新的生产技术、先进的基础设施,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和大数据在社会生产要素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促使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现了深度融合, 使得优质化教育资源大规模共享成为可能。这既打破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限制, 实现云、网、端一体的数字化, 同时也为充分发挥网络开放创新优势, 利用信息通讯技术 与各领域进行多维度跨界融合, 聚集网络技术资源, 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众创空间提供了新的条件。
二、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形式, 在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 引导大学生心理调适,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1]。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师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 需要各大高校加强重视与关注。
心理教育以治疗和修复为主
真正的教,育不能仅仅关注于问题, 只注重问题的解决, 而应着重于用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然而, 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是以补救性为主, 未转化以发展性为主的教育[2], 即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放在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释疑和宣泄, 停留在教育和引导层面, 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偏离了积极、发展的方向, 他们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认为只要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取得实效。这种以干预甚至治疗为主的教育方式, 很少谈及如何使学生发挥潜能以变得更加优秀, 对心理正常的学生缺少关爱, 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亲和力, 也就很难使其达到教育目的。
心理教育形式较为片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群体本应面向的是全体大学生, 但在实际工作中, 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较为片面, 受众面较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被人为地限定只针对那些存在心理障碍、有心理疾病的学生, 针对这部分学生设立专门的治疗或者咨询中心, 一旦发现某些学生存在心理不健康或不正常的言行, 就将会被召至心理咨询中心接受治疗。正是这种只重视部分学生心理问题, 而忽视整个群体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 使得高校存在只重形式不重实效, 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等问题, 间接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片面认识, 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且缺少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
心理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心理健康教育本是一项专业化和技能化程度很高的教育教学活动, 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优良的品德、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长期的工作经验。而部分高校却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缺乏必要的专业意识, 有的经过较短时间培训就直接上岗, 有的高校则将辅导员、院系书记等人员归并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 缺乏科学系统的专业培训和结构划分。而对于这些非专业老师, 如果不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既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又会影响本人的心理健康。部分高校虽有极小比例专业人员的配置, 但专业素质良莠不齐, 教育理念较为陈旧和僵化, 缺乏专业技术和经验, 敏感性不强, 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有效保障。
课程设置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高校比较关注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设置相应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从整体上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课程教学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性目标, 将其课程教育的方向引向应试教育, 在课程教学设计上更多地倾向于专业性等方面的研讨, 脱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定位。部分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尚不完善, 将其设置为选修课, 有些设置为必修课, 缺少科学性的规范体系。在课程考核方面, 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考核方法不合理, 没有明确和规范的要求, 无法很好地反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
目前, 我国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层次性和整体性, 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教学内容方面, 有些高校存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不深入, 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方法方面, 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流于形式, 存在一定片面性, 无法体现教育需求, 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使得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难以实现生命和情感体验;在教学管理方面, 管理方法不科学, 既忽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横向的教育合力作用, 又不注重发挥校、院、学生会、个人等层级的纵向联合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 ϡ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诸多方面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 难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产生了诸多时代特征, 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需把握时机, 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和优势, 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互联网+为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契机。
推进了师生间的互动, 有利于贯彻平等的教育理念
处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两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平等。而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进行, 老师与学生可能存在地位不对等现象, 使得学生本身可能就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产生抵触心理。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为教育主体双方创造平等的交流环境提供了便利。从互联网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 使得大数据运用得更为广泛和充分, 通过大数据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 可以让教师认识每个最真实的学生, 实现沟通交流地位和信息交互的对等, 从而更加容易让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敞开心扉, 以实现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这就要求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学生心理需求为核心, 贯彻预防性和发展性教育理念, 使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落实到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上, 使其从内心真正体验到被关怀的感觉, 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
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 面临的一大困难便是教育资源的缺失。而互联网+时代则由多个网络相互连接而成, 网络之间的互通性和共享性使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之间的思想相互交融, 一些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崭新的教学方式、成熟的教育模式都会在互联网+中不断涌现, 尤其是国内外优秀的心理思想文化, 会进一步丰富我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这正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缺失的问题。互联网+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网络信息的融合度, 使得传播内容量更大, 传播更迅速, 间接推进了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升。教育者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提供的特点和优势, 及时学习国内外网络心理教育的科研成果, 更新心理健康管理知识, 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有利于教育平台的拓展
网络的直观性和多媒体化、网络的跨时空等特点, 突破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课堂的局限。高校可充分利用多种网络媒介, 通过慕课、微视频、微动画等形式将知识予以呈现, 将各类教育内容由枯燥的文字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 转变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互动式的交流, 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参与性, 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较为便利、快捷地与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互动。同时也为教师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便利条件, 使教育方法趋向全面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也可以避免教育者通过课堂教育进行反复说明的重复劳动, 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高效性。高校可充分利用网络多元化、共享性等特点, 创建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育平台, 充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学习活动, 比如网络心理学习竞赛、网络心理在线考试等方式, 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新平台。
扩大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范围, 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心理健康教育依托互联网, 克服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受众面较为狭窄等弊端, 将教育覆盖到全体大学生, 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范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促使网络的交互性和共享性更为便捷。网络的交互性使得教育者可以同时和多名受教育者快速互动, 一名受教育者也可以同时和多位教育者进行交流, 这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同时大学生也可主动通过互联网解决自身心理问题,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以提高教育的预防性效果。而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等特征, 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解决心理问题时, 能够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及网络平台, 共同寻求解决途径, 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
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管理, 有利于完善教育系统
互联网+时代, 使得高校的评估和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面, 靠数据说话使得教育评估主体更加多元, 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因此, 高校可采取模糊评价机制, 从各自任意角度给予评价, 并赋予一个科学权重, 得到科学的评价结果, 以提升教育效果。在管理方面, 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促进校级管理、院级管理、学生管理、自我管理等多方面的联结与合作, 将管理体现在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中, 以实现教育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 促进学校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个性化和智能化。同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加强了学校与家庭间的联系和互动。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方面的优势, 认清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尽职尽责, 在专业知识方面给予学生和家长以积极、耐心的指导, 让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能够不断深入, 让平台在运行中不断完善, 网络的快速发展, 使得高校与社会的融合度不断加深。因此, 高校应充分发挥三者的合力作用, 加强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和统一
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 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 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理论引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稳定与发展相统一的关系。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人的本质理论一方面突出地表现为追求知识和信息获取的满足等方面, 即人的本质理论应用与否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另一方面, 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马克思主义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这就决定了人的本质理论不仅是全社会的共同遵循, 也是个体思想和行为的调节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心理面貌。因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导, 坚持正确的理论价值导向, 毫不动摇地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通过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来占据这一新的虚拟阵地, 用经典作家的理论成果来武装全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和统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互联网+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网络的融合度, 网络信息的传播也更为迅速, 这就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复杂环境下, 首先需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以及警觉性和洞察力, 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教育者也要不断加强网络知识技能的学习, 提升自己获取、辨别、处理信息的技术素养, 拓宽网络知识面, 完善教育、教学、研究的知识结构, 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素养, 使之☁能够在良莠不齐、富于变化的网络环境中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心态问题, 进而做到教育的时实性与针对性。在互联网+时代, 网络又会再次融入新的外来文化,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接受专业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 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 承担授人以渔的责任, 并在面对互联网信息时提高其思考与反思的能力, 深入学生群体, 了解学生, 进而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动态。
坚持课堂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课堂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互联网+时代中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各有优势, 高校应注重发挥两者的协调作用, 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交流深入、情感投入、一对一个别化教育等优势, 特别是在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等方面, 优势十分明显。但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容易受到时空、人物等方面的限制, 不容易实现教育的连续性, 也不可能达到同时满足大群体的心理发展需求。而互联网+时代具有先进技术、新的教育空间以及全新的教育资源等优势,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较大群体的心理需求和愿望。如远程教ฒ育的实现打破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口传身教的传统教学模式, 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及地点,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制力, 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因此, 高校应坚持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的优势,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坚持以传统课堂教育为主, 以互联网为依托, 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加强网络监管机制建设, 注重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舆情监控作用
互联网+时代,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更具智慧的教育监管方式, 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针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具有身份匿名性与现实的冲突性、双重个性与角色混乱、有限感知与虚拟存在等特点, 高校应采取多维度、灵活的监管方式, 根据学校实际特点, 健全学校规章制度, 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
同时, 高校需建立网络心理异常监测机制, 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异常现象, 加强人ล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切实解决他们心理问题, 提升他们的应对水平。另一方面, 高校可建立网络预警机制。通过舆情、调查、收集、分析、研判、报送和处置, 及时掌握网上动态, 及早发现潜在矛盾和隐患, 采取相对应的有效措施, 努力把矛盾、隐患控制和处置在萌芽状态, 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佘双好, 卢爱新.探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8 :13-16.
[2]教育部思政司组, 编.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23.
[3]习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社, 2016-12-08.
范文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专业推荐6篇)
范文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范文三: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被动走向积极
范文四:新形势下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解读
范文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