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都不热心读书
近日,在《北京晚报》看到一则消息,著名影视演员张国立、蒋雯丽在做客北京卫视《杨澜访谈录》时畅谈这些年的事业和生活感悟,都不约而同地说,年轻人面对娱乐圈这个名利场,忠告“要多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聪明,使人进步,使人优雅,使人高尚,使人清醒……我们可以列举出无数读书的好ป处。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国人除了中小学生之外,认真读书的人已经很少了,包括大学生,甚至官员、学者们。我们国家为什么越来越难出大师,难出足以彪炳史册的人物,就是读书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在现在娱乐化过甚的时代,能认真坐下来读书的人少之又少,成为罕物了。
张国立⌘说他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印度人说,在飞机上看到中国人都在玩ipad,玩手机,没有人看书,看书的全是欧洲人。他看完后心里挺难受。这篇文章我也看到过,但我没有难受,因为这种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飞机上、火车上、地铁里、公交上、商场里,甚至办公室和家庭里,哪一处、哪一地、哪一人不是如此?这不免使我想起30多年前的情景。
记得“文革”结束,全国拨乱反正,到处都是读书的年轻人。路灯下、车厢里、公交上,无数年轻人都抱着书看。当时的报纸、杂志,版面不少都给了知识的话题。《哥德巴赫猜想》、《李四光》、《追求》就是那时见报的,电大、刊大就是那时出现的。那是一个全民渴望知识的时代,全民崇尚学习的时代,全民追求知识的时代。如今活跃在政坛、学界、商界的知识精英们多数都是这样过来的。
30年前曾有一个段子,讽刺我们的社会:“搞原子弹的不如倒茶鸡蛋的,抓手术刀不如抓杀猪刀的”。30年过去,今天是不是已经变成“搞原子弹的不如倒房地产的,搞科研的不如当官的,大学教书的不如娱乐圈混的”?如此这般,谁还乐意读书学习?
30多年前,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0年后我们的科学进步在哪里?促成第一生产力的倒成了娱乐。悲哀啊!看我国这些年的发展,不是出卖资源,便是破坏环境,即使一些高科技产业,也不过为人代加工,消化消费的是自己°的资源,留下的是污染。
读书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但是,在一切都急功近利的国度里,读书是何其之难?老百姓不读书还罢了,连官员学者都不读书,这就十分可怕了。在此我只想说,反贪也罢,倡廉也罢,不读书想改变官场、政场、社会风气很难。娱乐改变不了官员的贪腐欲望,相反会增加贪腐的概率。娱乐过度于国不但无补,相反倒会稀释国家的未来。是该重新审度审度我们国人的娱乐过度化问题了。不然,喊一万句口号,读书ღ社会也不会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