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目前审计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审计教学过程中,案例课受审计案例、教师能力水平及学生等因素的限制,有时流于“只花时间、不见进展”或者“只见热闹,不见内容”的情况。概括来说,审计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案例本身存在问题。高质量的审计案例对案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至关重要。目前在审计教学中所用的案例大多来自国外,篇幅较长且脱离我国实情;而选自国内的案例许多是会计习题的翻版,有意设置的错误会计账务处理,然后让学生进行审计调整,这种案例很难体现审计实务的精髓,缺乏真实性和吸引力;有的审计案例只是虚构一个背景资料,然后完全按照审计实务的步骤编写,这样形成的审计案例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难以达到应有的审计教学效果;而来自证券市场上的例子,如银广夏、郑百文等大多是审计失败的例子,有时不一定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缺乏针对性。
(二)学生不适应、不配合。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特别是高职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差,而且学生学好课程的目的仅仅为了拿到高分,这导致学生一味追逐高分而忽视对能力的培养、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其结果就是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是在“浪费时间”,或者认为“需要花费太多课外时间,不值得”。因此学生在小组和课堂讨论中表现消极被动,在课堂上无法真正的参与到案例讨论中去,或者不习惯当众发表自己的见解等,造成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或参与了也不配合,导致教师的提问、启示、分析、点评全成了唱“独角戏”,最终又回归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老路上。
(三)师资力量欠缺。一个好的教师不但需要具备精深的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经验,还需要具备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既能在学生辩论过于激烈之时适时进入,缓和气氛,又能在遭遇冷场、气氛沉闷之时循循善诱,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把学生的想法尽可能地激发出来。另外授课教师还应当具备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提炼总括能力,案例分析结束后进行恰当总结。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高校的审计授课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习惯于传统的照本宣科似的授课模式,不熟悉案例教学方法,很难将较为抽象、晦涩难懂的审计理论放在实际例子中使之具体化和形象化。
二、完善审计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为了保证审计案例教学的效果,除了保证审计案例质量、课堂教学有效组织实施外,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保障:
(一)加强审计案例库建设。案例库的建设需要发挥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促使其重视收集整理、科学设计高质量的审计教学案例。审计案例一般可分为审计理论案例和审计实务案例,审计理论案例侧重于对审计理论的阐释,不需要有较多的审计实务经验,教师可以通过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电视、新闻等媒体报道,或利用网络平台查找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署网站有关审计方面的资料,搜集到合适的资料后加以整理;审计实务案例则需要具备较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业务较熟悉,这部分案例最好是根据授课教师本人的亲身实践编写,或由授课教师对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精心提炼和整理而成,使之符合教学要求。
案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是支撑案例教学的基础。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选择案例,审计课程案例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具有实践性。案例既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达到学以致用和指导审计实际工作的目的。案例数据应该丰富真实,行业背景齐全,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加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2.具有目的性。审计案例还必须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能与教材讲授中的知识点或原理密切结合,适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以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促进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 ☺认识和掌握,从更高层次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灵活性。案例的形式、内容、解答的要求、方法和答案都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即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以全面深化学生所学的审计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4.具有典型性。在案例选择中,分门别类地选择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构成案例的内容。
(二)提高师资水平。审计学教师的驾驭课堂、点评总括等能力可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逐渐获得,可以与政府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联系,成立教师实践基地,组织审计教师定期参加审计实践,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从而为审计教学配备一支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三)通过改变考评制度提高学生案例学习的积极性。考核只是促进学习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因此考核不应该侧重测试学生知道了什么,而应该注重测试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的运用程度,并通过考核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持续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学会学习打下基础。传统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核制度无法反映课堂讨论情况,应改革考评办法,变单一测试为复合测试,即合理安排课堂讲授、案例研讨和期末考试的比例,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控制,同时力争实现考核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每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做到学以致用。只有通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方式才能加强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引起他们对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认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将现代的音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可以把文字、图片和数据在计算机上以形象的、直观的画面来表达,还可以穿插音乐和动画,融声、像、图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另外在审计课堂上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方法展示审计案例,使得审计案例有声有色。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也便于教师授课。
三、审计案例的教学模式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审计案例教学模式。
(一)引入式案例。在每堂理论课开始讲解前,选取小案例作为引例导入,引例可选取一些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案例,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即可,点到即可。在引用案例时,应该注意联系时事,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就有审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课程初始向学生灌输审计的概念、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情况时,会讲到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注册会计师,为什么审计署长会获得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大奖,讲到“不吃皇粮的经济警察”、“市场经济的卫士”,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审计课程也有了强大的动力。
(二)分析讨论式案例。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案例得出结论,教师归纳总结。通过剖析案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
1.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结合教学进度中的关键知识点的讲解选取有针对性的小案例。此时选取的案例,要紧扣知识点,使得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起到用案例解释难点的作用,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如在讲解内部控制内容时,事先准备好一系列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例如三鹿奶粉事件的视频案例,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案例,然后分析其失败原因,归结为最根本的就是内部控制的失效,从中总结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内容,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2.在教学过程中,专门进行审计案例的讲解。一般是大型的案例分析,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中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可事先告诉学生将要分析的案例,要求学生通过书籍或者网络查找相关的案例内容及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预先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相关资料,并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并得出答案。通过一些案例的讨论,侧重解决审计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如教学中引入“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审计失败”案例、“安然事件”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总结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教师应注重引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操作式案例。在审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具体审计实务进行模拟操作,或者等全部内容学完之后,进行一次完整的模拟训练。此类案例可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很快掌握实施审计的基本技能。如在讲授审计工作底稿时,教材中介绍了工作底稿的种类及所包括的各项内容,学生学习时感到抽象不好掌握,教师在讲课中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真实的审计工作底稿,告诉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填制,怎么填制,然后将复印好的底稿发给学生,让他们动手填制,这样做学生就会感到直观实际,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又如在实质性审计程序阶段,应该以实际操作为主,可以结合内容适当给出一些经典案例,各循环的核心账户至少给出一个案例,结合关键审计程序进行基本工作底稿的实际操作。
四、结语
实施审计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但案例教学法也并非万能,更不能取代讲授教学和实践教学。只有把审计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和增长学生知识的目的,才是审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更好地为实现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J
参考文献:
1.何迎春.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
2.何芹.案例教学法及其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9).
3.陈立军.四轮驱动教学法在《审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探索[J].知识经济,2009,(01).
4.叶江虹.案例教学在审计课程中的创新实践[J].会ค计之友,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