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班”多勇义光阴传美名
明朝时,在福建泉州洛江区有桥南、杏宅、乌屿、浔美、庄任、g头、西福、城东、后路、南埔等十个村庄,统称“十班”。岁月沧桑,如今,这些村庄的名称与地域有所变化,有的已然消失,但当地“祭十班”的习俗一直在民间的流传,相应的民俗也依然鲜明地存在。
面对历史,听闻刀戈相见的铿锵之声
时光回到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的农历八月廿八,《泉州府志・纪兵》如此记载:三月,倭寇反复入侵泉州、安平、同安等地,焚烧民居,被军民拒退,后众倭寇移居南S,双方焚拒达一年。同年八月廿八日,在现古福泉大路,原泉州古城东门外原g头村附近,一群活动其间,或耕作、或经商、或上集、或返家的男女及当地许多老少村民,见倭寇入侵,急忙逃入g头村东之小山的芒草丛中躲避,本来大队倭寇已通过,后队的倭寇听到芒草丛中有狗叫声,便回马提刀杀进芒草丛中,见里面藏有众多男女,即进行惨无人道的大掠杀。周边十个村落的民众,组织乡人携带锄头、砍刀等作为武器,与尚未被杀的避难者一齐杀向倭寇,协力进行自卫还击,并派快马通知官兵和南少林寺武僧赶来救援,实施“关门打狗”的战术,一时双方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几乎全歼这批入侵之敌,并捕获一寇首。此战令倭寇大丧其胆。倭寇后来多次入侵泉州,但却视那一带为畏途,再也不敢来犯。
那天作战中,十个村庄遇难和战死的男女民众有上百人,部分可辨认者的尸首被亲属领回埋葬,而无法辨认者则被合葬在他们遇难之处g头村里。其墓以一古井为主,筑为一处大穴。为了安抚和纪念,也是出于对亡者的敬重,当地民众就在那公墓上设立了一座小庙,即如今的“十班公妈”墓庙。原墓庙大门刻有一幅对联:“卫乡御倭崇英魄,化骨埋名载道碑”,其内有“威名显赫”、“英灵千古”等许多历代官民乡贤所题的牌匾。数百年间,日月变迁了地理,变迁了山河,而今旧庙早已不再 ﭢ,新墓庙被迁至而今的“岩仔山(岩山)”。
元末到明中叶,倭寇多次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史称“倭寇之乱”。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攻掠浙东诸地,转入福建,自福宁至漳泉千余里,沿途劫掠烧杀,蔓延至广东潮州一带。历史上,有名的抗倭英雄有三人:俞大猷、戚继光和傅蛟龙,被称为“俞龙戚虎傅蛟龙”,其中俞大猷和傅蛟龙都出生在泉州。在那个时代,“和平”是百姓们的奢想,筑石为城,勤学武艺,浴血奋战,是百姓们生活的一种必须。 ช
传承意志,勇者发出阵阵呐喊
“呜呼!恭维‘十班’公妈在天英灵……”这是“祭十班”祭祀活动的首句祭文。“祭十班”是一个在泉州当地比较闻名的民间信仰祭祀活动,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
四百多年来,每逢农历八月廿八,当地大都会举行“祭十班”活动(只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停止了20多年)。其形式主要由以当时参加抗倭卫乡惨遭杀害的10个村落,按姓氏排列轮流主持祭祀活动。按照当时当地各村农副产业的特色,流传下来这样一段轮值主祭谣,即:杀猪一(浔美);鲟仔二(庄任);挑鸡三(g头);屈头四(村已废);绝种五(村已废);水蛙六(见边村,即见前与见后合并,现今已废);山草七(西福、城东、后路、南埔、法花美等自然村);蚝仔八(金屿);蛏仔九(杏宅);饭店十(桥南)。当年遇难最多的村庄为古楼村与古篮村,而今那两个村庄,由于人口稀少等原因,也已逐渐消失。
由于历史的原因,祭祀活动由当年的赞筵改为如今的赞祭。在古时,它是官办民助的公祭,由官方与十个村庄共同推选出乡贤在每年的八月廿八主持公祭。官方为此还减免了十个村庄的部分钱粮杂税,用于公祭所费。后来官祭逐渐转为民祭,由于十个村庄较为零散,加上参加公祭的人数众多,€组织费力,所以百年之后,又改为由十个村庄各自的乡贤轮流组织公祭。祭祀时,上供的菜肴往往达36碗甚至48碗,当地几乎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向“十班公妈”进供五牲或七牲。富裕人家者,甚至用百鸡或百鸽雕五兽用为献祭,祈求“十班公妈”保祜其全家平安、万事如意、不招小人惦记等。祭祀后,当地百姓会在家中大排宴席,宴请自家的亲朋好友。主祭村在做祭后,会向亲朋赠送米龟、米粽等。
从惨烈的历史到逐步发展为一支重要的民间信仰,这个过程是正义的传承,是保家卫国的见证,也是血脉延续的纽带。2007年,“祭十班习俗”被列为泉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几个已经消失的村庄以©外,其他目前还存在的与该事件相关的所有村庄每年都依然还保留着轮祭的习俗。
岁月行走,不忘曾经的苦难
如今,由于“祭十班”蕴含积极意义,得到了政府与更多民众的重视。“十班公妈”墓庙所在地岩山,已被开发规划为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流露现代气息的园林景观综合性公园,附近有一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洛阳桥、始建于宋代的蔡襄祠等。另外,在“十班公妈”墓庙旁还有一座纪念碑,碑身高6.17米,碑座宽6.48米,由当地相关社区共同树立,上书“抗倭卫乡英烈永垂不朽”,并铭刻着当年各村庄义勇抗倭而蒙难的事迹。
“祭十班”是一项闽南独特的民间信仰与习俗的传承,作为现今泉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记录着当地的一段苦难史,承载着泉州人的文化与精神,对下一代与现今人们具有爱国爱家的教育意义,使人们对之铭记与思索,使百姓们自强自立、勿忘历史、勿忘英烈、勿忘耻ถ辱,同时也让人记住“十班”英雄的勇气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