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95 后工科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资源的逐步改善,作为高校大学生主体的95 后,具有眼界开阔、知识丰富、思维活跃等基本特点,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广泛代表,当代工科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1]。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这些都是目前各个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95 后工科大学生机械设计能力培养的现状
高校机械设计专业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机械设计应用型人才为主旨,以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以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素质机械设计与制造人才不仅数量上短缺,而且其知识结构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95 后的大学生虽然具有思想开放、乐意竞争、创新思维开阔、创新意识强的优点,但由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虽思想开放,却欠缺团队协作能力;虽乐于竞争❤,却功利化倾向明显;虽创新思维开阔,却缺少一定的毅力;虽创新意识强,却创新能力差。
首先,作为科班出身的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其系统的知识基础不是很扎实,基本的机械设计理念思路僵化,不能灵活应用。其次,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不足,导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不能胜任目前的高素质人才岗位要求。最后,团队组织协调能力欠缺,不能完全胜任项目负责人的角色,虽担负企业工程师的期望却只能担任技师的工作。
二、提高95 后工科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必须是高素质、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这对高校的机械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目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因此,必须探讨新形势下95 后工科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思路,逐步转变教学理念、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和思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转变教学理念,夯实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
传统的教学理念、手段、方法在前期的机械设计专业大学生培养中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陈旧的教学思路在95 后大学生身上已不再具有较强吸引力。机械设计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机械设计等相关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首先,在培养目标上把传授理论知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相结合,既着眼传授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也要引导学生学习机械设计案例,更要启发学生在先进设计技能、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考虑95 后大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进知识要点的呈现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学习的认知过程更为生动和深刻,增加教授内容的理解深度,拓宽学生的认知、想象和思维空间,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育,通过提高学习兴趣,达到学生主动扩充知识容量的目的。最后,以基础能力培养为本位,强调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思考夯实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理论基础。
围绕教学大纲,改革教学内容
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系统性特征,必须围绕本专业教学大纲,对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整体改革。机械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机械类课程教学创新的基础上,使课堂创新思维与科创活动互相促进。随着电子、工业和机电一体化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设备朝着自动化、数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机械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围绕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拓宽机械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数控程序化等相关专业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深入了解机械原理和构造的基础上,对机电、控制等学科有系统地学习和了解,触类旁通,为实现机械创新设计提供充足的专业辅助知识。
重视培养过程,将专业实践与毕业设计等同对待
实践环节是机械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实践环节有利于学生深度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训与实践,加深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培养方案中,高校必须突出体现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在主导地位,对实践环节做出具体的要求。同时,通过增加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网络技术类通识课程,指导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前沿知识,感受本行业的脉搏,使学生在提高机械设计应用能力的同时,获得更好的专业素质。
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现有教师的教学成果、获奖、教改论文均偏少;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积极性较高,大部分教师采用了翻转课程、MooC 等方式教学,但教学效果改善不明显;少量本科生能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但比例偏少。因此,可以摸索以下方式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1.以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
教师作为实践教育创新的主体,要学习最新成果,与时俱进,加强对轨道交通学科理论知识和最新成果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PPT 和慕课教学等多种课堂互动教学方式,将科学研究、应用项目作为教学的重点,与学生进行互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聘请铁路科研院研究人员和企业专家开展技术讲座。
教研室定期安排和邀请轨道交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客座教授定期对学生开展技术讲座,学生可以在现场与专家进行交流,既可以及时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前沿,拓宽知识视野,又能激发学生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求知欲。
3.鼓励专业教师申报教改论文及教改项目。
教研室定期安排和邀请有成功申报教学成果奖经验的专家到教研室介绍经♚验,积极组织申报教学成果奖,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撰写相关教改论文,鼓励本专业教师开展新型教学方式。例如,采用慕课和微课等教学模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励专业教师将科研项目应用于课程设计、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中,通过这类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最终达到以科研提升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的目的。
三⌚、结语
轨道交通是一个น多学科交叉、专业性很强的专业,专业知识涉及自动化、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多个学科。要培养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仅仅依靠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高铁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为办好本专业,在借鉴相关专业院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制定了相应的办学模式,对培养方案、校内外实训合作和校内外师资交流等进行了探讨,以便在今后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中能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