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性论辩诬
将荀子人性思想界定为人性恶或性恶论,似乎已成为盖棺论定的学界共识。但是,在这一常识或共识背后,却隐伏着深度的误读与误解。恰如牟宗三先生所言:荀子之学,历来无善解。台湾韦政通先生对荀子人性学说的衡评可谓独树一帜:荀子不是人性本恶的主张者。可惜韦政通并未对此进行全面论证,这一与众不同的观点难免有些孤掌难鸣的况味。本人不揣陋,力图在前贤今哲思考基础上,对荀子人性思想本质与特点进行新的探讨。在研究思路上,回归荀子思想本身,以荀释荀。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三个层层递进的部分:首先从荀子思想中心礼切人,探究礼之本质;其次,进而论证礼之道德精神是仁本文最终落脚点在于荀子人性论。仁不是无根之仁,而是根植于荀子独有的道德形上学土壤之中。仁是天德,义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贵。仁内在于人性,人有性质美。未中肯肇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先仁而后礼:仁是礼之天地精神
徐复观先生评价荀子为先秦儒家最后的大师。孔子儒家内圣外工之道,孟子与荀子分别引领一翼,展翅高飞。论及荀子仁学,从《荀子》全书展现的逻辑架构与思想主旨寻绎,抽茧剥笋,似乎应当从礼切人比较恰当。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工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从经验世界论证礼之源起,是荀子礼学一大特点。尽管荀子已从先工的高度证明礼之缘起,尧舜禹已是儒家之道人格化隐喻。但是,荀子的问题意识与思维路向始终没有完全祛除世俗社会的经验色彩。礼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治国平天下之大本大纲。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在荀子社会政治,思想体系中,礼的重要性在于与儒家的工道政治理想密切联系。礼是实现儒家工道政治理想的唯一路径,修礼者工,不修礼者亡国危身。商工朝与五霸之一的楚国,都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盛极一时,但最终都灰飞烟灭。坚甲利兵、高城深池,仍然避免不了衰亡的宿命。其中的道理就在于由其道,还是非其道?荀子所说的道就是工道,工道实质内涵就是礼义之道,彼工者不然:仁吵天下,义吵天下,威吵天下。仁吵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吵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吵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工道者也。儒家的工道政治并非一善而无微的乌托邦。荀子认为,工道政治✡社会理想在历史上实现过,而且不只一次,尧、舜、禹和周文武时代就是工道大行于世的时期。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工,天下去之之谓亡。汤、武者,循其道,行其义,兴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归之。
二向高度提:道德形上学视域下的仁与人性
既然仁是礼存在正当性之文化精神⌛与道德基础,那么仁自身存在的正当性又何在?对仁存在正当性的追问与证明,实际上又牵涉荀子思想另一重大理论问题:荀子思想体系中是否存在道德形上学?因为牟宗三先生曾经批评荀子思想本原不足。是耶非耶?时至今日有必要对此重新讨论。根据中国思想史的问题意识、运思路向与叙事模式,古代思想家通常将从两大向度进行证明:一是本根论,譬如中国思想史上的天论、道论、气论、理论等等,回答仁与世界本体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搭挂✞二是人性论,探讨仁与人性是否存在缘起关系。笔者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三☢、结语
荀子礼学的本质是为天下的制度与人伦立法。不合乎礼之根本精神的人间制度与人伦,已丧失存在的正当性。荀子的礼与礼法,其间蕴涵些许古希腊格老秀斯自然法的因素。礼自身存在的文化精神是仁。仁先而礼后,仁不仅逻辑在先,更是礼之天地精神。如果沿着荀子思想轨迹继续向高度提,我们惊喜地发现:从道德形上学高度为仁存在正当性进行论证,是荀子仁学已经达到的理论新高度。与此同时,这也是学术界自汉以来一直忽略与低估的学术问题。在本根论层面,仁是天德,牟宗三称之为客观精神。作为客观精神的仁具有绝对性、普遍性特点,因而是人之命在人性论层面,荀子一再声明人有性质美,性伤才有可能导致人性趋向恶。人之性恶与未发意义上的欲没有直接关系,恶不是本始材朴自然材质固有的本质属性,恶只与后天已发意义上的发生学有涉。荀子人性论立足于人之所以为人基础上立论,仁是心之所发,所以应诚心守仁,致诚就是让内在于人性之仁是其所是地彰明。徐复观先生认为荀子完全不承认形上的意义、道德的发端,不上求之于神,也不求之于心,而是求之于圣王的法。徐复观、牟宗三等诸位先生的评论与观点,今天看来已有重新商榷与衡评的必要。自汉代以降,将荀子人性学说界定为人性恶或性恶论,不能不说是一千年误读与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