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通辽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为谋求共同利益开展专业合作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我市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2.发展方式活、组织类型多。通辽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农民自愿参加、自主管理、自主经营为根本原则,同时鼓励供销社企业领办,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领办,涉农龙头企业领办等方式,在特色农产品集中生产的村、镇,设施农业达到规模生产的村、镇,号召农民组建合作社共同拓展市场。在社员入股上提出了产量股、资本股、现金股、土地股、劳务股等多种入股方式。从组织形式看,农民专业合作社大体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特色产品带动型、基地带动型、能人或经纪人带动型和基层社领办型等六种类型。
3.运营模式新、带动作用初显。一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合作的竞争力。如:科左后旗禾丰水稻专业社成立以来,专业社采取“五统一”的经营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统一科技,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增加了收入。二是通过塑造专业社品牌、加强市场对接。如:奈曼鑫泉、润达、沙荒地等14个无籽西瓜专业社,利用统一注册“曼沙西瓜”品牌的有利条件,以奈曼东明镇为中心,14个西瓜专业社为龙头辐射带动10个苏牧镇,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形成了规模化种植的产业群,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
二、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短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资金短缺是制约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瓶颈问题。仅靠专业合作社自身力量不可能实现长远有效目标,需要政府和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
2.信息不畅。细分产销信息、拓宽发布渠道是专业合作社增收的必要手段,此项工作是通辽市各类专业合作社的薄弱环节。
3.人才缺乏。引进、培训具有适应市场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奉献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基本条件。目前,全市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通存在着专业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
4.规模较小。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普遍较小,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带动力不强,未与农民真正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绝大部分专业合作社由于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为农服务仅限于产前、产中的农资供应和防虫治病上,对于当前广大农民需求最迫切的农副产品的销售加工和储存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三、促进农民专业合作พ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坚持统筹兼顾,积极开拓创新, ☹从实际出发,不搞统一模式,鼓励倡导多元化发展;要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要坚持以服务农牧民为宗旨,降低农牧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牧业效益,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۵要坚持市场主导和政策引导,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提升发展质量和档次。
1.广泛宣传发动,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对专业合作社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把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制定工作计划和落实措施。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和现场会、观摩会、经济交流会、专题讲座、培训、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展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合作知识、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合作典型,启发教育农民增强合作意识,激发其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要像扶持龙头企业一样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强大合力。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或设立发展基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并逐年扩大扶持范围,增加受益面;税务金融部门要研究制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税费减免、金融服务、农产品保险等相关政策,加大税收金融扶持力度,积极探索通过专业社落实涉农项目的新途径和新办法,研究制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起旗县级以上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切实增强专业合作社承载项目的能力。
2.健全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经营。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章程、登记辅导、民主管理、财务制度及利益分配入手,加强对合作社运行的规范化指导,保障合作社成员的财产权、经营权、分配权等合法权益。引导合作社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经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促进合作社建设成为产权清晰、运行规范、管理民主,服务有效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农业投入品的采购、运输、储藏和供应,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统一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检验监督等制度;统一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社员生产技能和素质;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提高规模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切实解决一家一户的“卖难”问题。
3.搭建有效平台,促进市场对接。采取政府资助与合作社、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围绕法规政策、数据统计、网点监测、工作交流等为主要内容的政务指导和以市场需要、电子商务、技术咨询、经营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商务服务,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评价发布工作,为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指导合作社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多样化、实效性的信息服务。要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实现“超市直采、产地直供”,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组织超市企业到合作社生产基地实地考察,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展示展销会,为双方搭建对接平台。支持对接双方建立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引导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快速检测、储藏加工、保险服务、物流配送能力建设。 4.开展示范创建,大力总结推广。采取市、旗两级联创,梯次推进的方式,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制定示范建设标准、重点抓好一批不同产业和领域的市级示范社建设,逐步完成组织管理、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以示范社的成功经验引导全市农民专业社自主规范、自主提高,并切实发挥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作用。要通过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提高示范社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拓展产业化经营⌘领域,提高社会化服务功能,创立产品和服务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以示范社为载体,加强合作社与涉农项目的对接,提高对合作社的综合支持力度。
5.明确发展重点,加快建设步伐。一要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结合全市新农村、新牧区示范村、镇建设,大力发展畜牧养殖、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专业合作社,促进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发展;引导专业合作社积极对接批发市场,工矿企业,大专院校和大型超市,努力实现农批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和农超对接。二要突出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围绕我市十大粮食功能区和粮食产能提升计划,整合政府,农民及社会投入粮食生产的生产要素,发展一批较大规模的粮食专业合作社。三要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专业合作社。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大力发展生产资料供应,农机作业和农产品加工、运销、仓储、以及技术信息等服务型专业合作社,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围绕农村农贸市场、商店超市、旅馆饭店、家庭手工业、公用设施建设、物业管理、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交通运输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积极发展各种新型专业合作社。四要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和扶持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搞好农产品分级、整理、包装等初加工,为城乡市场提供消费者信赖的农产品。五要探索发展金融合作社和资金互助合作社。借助外部力量解决农牧民“贷款难”问题,搭建金融机构与农牧民之间的桥梁。六要引导合作社开展联合与合作。鼓励和引导同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在劳动、技术、产品、资本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积极发展跨区域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6.强化人才培养,突出品牌意识。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对成员的培训教育,培养广大成员遵守法律法规、商业道德和诚实守信的素质。重点培训和提升合作社理事长的组织管理、创业经营、市场谈判、产品营销、风险控制等方面能力。重点培训合作社财会人员财会基础知识和财务核算能力。加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搞好基层合作社辅导员培养。鼓励引导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参与领办专业合作社。要大力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社积极开展品牌战略和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自主完善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以提升专业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