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策略试析

时间:2024-12-26 13:52:3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美国作家塞林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从特殊的视角对美国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细节刻画,表现出了这一带年轻人的敏感、迷茫、堕落、消极的情绪。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魅力和其独特、复杂的叙事策略息息相关。本文将具体分析作者如何巧妙地利用叙事策略的三个方面来体现故事内容和刻画人物形象,最终为我们贡献出这样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艺术;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处于冷战状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无法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再加之政府对人民思想的钳制,使美国形成了消极、堕落、颓废和虚荣的不良社会风气。1951年美国犹太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他写作生涯中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同时也是他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该部小说从特殊的视角对美国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细节刻画,表现出了这一带年轻人的敏感、迷茫、堕落、消极的情绪,并批判的了成年人身上的丑恶现象。该书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社会的热烈关注,读者对其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美国的青少年大多认为该书准确地表达了他们对成长的困惑和精神诉求。他们会模仿书中人物来穿衣打扮,甚至把学习主人公霍尔顿的言语动作视为一种风尚。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塞林格的这种突破传统的新式写作手法和写作语言的。很多家长和评论家对文中出现的粗俗的语言和主人公的不了嗜好例如酗酒、抽烟等行为嗤之以鼻,认为这些负面的信息会误导青少年。此书甚至曾一度被有些图书馆列为禁书。但是,经过时间的历练,《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受到认可,至今已出版有六十多年,总销量超过千万册,被译为多国语言,在世界当代文学作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由纯洁到世故的艰难转变和社会的畸形现象表现的活灵活现,细致入微,对全世界青年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麦田里的守望者》对主人公霍尔顿人物形象的塑造令人惊叹,学者和评论家对该小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主题、语言、主人公的性格分析方面。然而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魅力还和其独特、复杂的叙事策略息息相关。作者使用第一和第二人称结合的叙事视角、穿梭的时空变换、多变的叙事角度等策略为我们构建出了这样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对这一伟大作品的叙事策略进行全面解析。

一、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的叙事策略

该部作品的经典之处在于文章将主人公霍尔顿的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两种视角结合使用。小说的话语承载着故事内容,成为读者阅读的对象。小说中人物视角是实现写作意图的重要途径,它既是观察他人的手段❥也是描述自我的渠道。里门・凯南表示“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存在着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的两种视角”。经验视角是指主人公描述过去正在经历事件的视角,读者可以通❥过小说人物的视野来了解一切;叙述视角是指主人公回忆往事的视角。《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开头和结尾部分都采用了叙述自我的视角,而文章主体采用了经验自我视角。⌛在主人公霍尔顿追忆过去三天的流浪生活时,他以经验自我的视角完全投入到回忆过去正在经历的事件中去,读者因而也跟随他的脚步一起观察所发生的一切。在采用主人公经验视角的同时,塞林格还不时插入了叙述自我的视角。例如文章里“我点了点头,因为他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可能不太清楚他在讲些什么。我倒是挺有把握懂得他的意思,不过我当时不太清楚他在讲些什么。我实在他妈的太疲倦了……接着发生了一件事,我甚至连谈都不愿谈。我一下子醒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可我一下子醒了。”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主人公的经验视角,目的是为了真切体现霍尔顿所经历的事实,使读者仿佛也置身其中的对整件事有切身体验。上文省略部分是霍尔顿的叙述视角,安东尼先生的同性恋倾向是回忆性视角中的内在实体。这样的叙述策略就可以构建出主人公的叙事自己知道发生了的事件,而经验自我☒还不得而知,当事实清楚后,读者就会恍然大悟,大大的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效果。

二、人称机制与时空机制的叙事策略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作者常常作为整个故事的驾驭者和操控者,控制着整个叙述过程。也许作品中的叙述者和作者的地位并不完全相等,但是叙述过程大多是从对故事内容了如指掌的角度进行的。这样的叙述方式称为全知视角叙事方式,它会使作者在叙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打上个人价值标准的烙印。而塞林格不拘泥于传统叙事方法的限制,采用了全新的叙事角度。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作者通过十几岁的正在接受精神治疗的少年霍尔顿来感知世界、体验人生。读者通过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和语言来将自己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重新以叙述者的视野去观察一切。例如,潘西学校在霍尔顿的眼中只是滋生罪恶与虚伪的温床,而和家长眼里的“培养优秀孩子和有头脑人”的定义大相径庭。

此外,塞林格在这部作品中还使用了时空机制,使这个故事的时间运用不再是单一的线性发展顺序,而是复杂多样的多层次布局。我们可以发现文中有很多地方都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例如:“我想告诉你的知识我去年圣诞节前所过的那段荒唐生活……”。作者在叙述霍尔顿去年圣诞节所发生的事情时,又采用了顺序的叙述方式。此外,在叙事中还时常出现静止的时间状态,也就是主人公的行为处于停止的状态,并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除了时间机制的特别运用外,空间形式的利用也很具特点。文中有很多体现不同空间地点的标志,认真分析它们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整部作品。例如,第一章里主人公对潘西中学评价,讽刺的说“在那里我也没见到任何优秀的、有脑子的人”;第八章霍尔顿从爱德蒙旅馆的窗口看见了心理变态者;主人公与出租车司机谈论中央公园鸭子的问题;霍尔顿回家偷偷看望小菲等。随着霍尔顿出现在精神病院,后来又通过回忆,故事发生的空间由潘西校园到纽约,然后又变化到其他场所。文中的每个章节都变换发生在不同的地点,例如有神经病院爱德蒙旅馆房间、中央公园、百老汇、自己的家等等。每个空间变化都可以起到推进故事情节发展、引发人物内心变化的作用。

三、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叙事策略

故事的叙述是以时间为路径展开的,它分为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故事时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发生,而叙述时间是自由无序的,因此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常常会产生时间错位,这种错位又可分为倒叙(analepsis)和预序(prolepsis)两种类型。倒叙是指事件发生时间早于叙述时间,叙述由故事的中间或结尾处向开头延伸。预序是指对故事按照正常时间顺序来描述。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首先是主人公对精神病院疗养的事情以叙述时间进行回忆,成为整个故事的主线。其次,文章中霍尔顿去年圣诞节的一个星期六开始的一天两夜的游荡又以故事时间为主线构成的第二叙述层面。这样相结合的多层次叙述方式使故事更有立体感和叙事效果。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策略研究,详细讨论了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的叙事策略、人称机制与时空机制的叙事策略、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叙事策略的运用在故事叙述的中的重要贡献,这一特点正构成了这部传世之作之所以经久不衰的一大要素。

参考文献:

[1]塞林格;施咸荣译. 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7.

[2]格非. 小说叙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Salinger J. D. The Catcher in the Rye [M].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Inc, 964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