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物理研学稿的编写
[摘 要]如何编写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辅助材料是一线教师常常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以教学案例为载体,针对初中物理研学稿的几个架构,提出了具体的编写方法:学习目标要具体化,课前预习要生活化,课堂导学要问题化,检测练习要梯度化。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辅助;教学策略;导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何艺(1976―),男,广东阳江人,本科,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北兴中学副校长,中学一级。[ZW)]
在课堂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一线教师逐渐认识到,借助有效的教学辅助材料从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上给学生以引导,对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十分有帮助。诸如讲学稿、导学案、教学案、前置作业等教学辅助材料,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应用。研学稿也是这样一种师生共用的教学辅助材料,是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评价练习、课堂笔记、复习资料等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学习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突出体现学生的课堂研讨,实践先研后教、边研边学的教学理念。研学稿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导学、检测练习等。
一、学习目标要具体化
学习目标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融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指导性和可检测性。尽量不要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使用适合学生的“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通过怎样的途径解决什么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例如,《内能》第一课时,课标要求是“了解”层次,具体到研学稿学习目标的设定,明确为:
1.通过阅读教材,能记住内能的概念,能说出与机械能的区别;
2.会运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探究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3.通过观察与体验,能记住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运用该知识点判断生活中或自然界的现象属于何种方式。
另外,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目标不能定得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仍难以达到,也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课标的基本要求。
二、课前预习要生活化
如果预习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填空,让学生通读一遍教材,学生的预习兴趣不大,预习深度较浅。通过探索和对比发现:将预习生活化,挖掘与本节课相关的生活现象,提出一些思考题,不仅容易引起兴趣,而且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猜想。例如,《浮沉条件》这一节课,课前预习设计为:
如图所示,在家里做一做,将乒乓球按入水中,松手后,观察乒乓球是上浮、下沉还是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用铁块代替乒乓球,重复上述实验,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根据上述现象,提出猜想:物体浮沉可能与什么有关?
这是一个很容易在家完成的小实验,设置的思考题学生也不难回答。这样的预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质疑的能力。
三、课堂导学要问题化
研学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拐杖”,这种“拐杖”功能主要依靠课堂导学来完成。课堂导学应当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思考问题的路标、学习方法的引路者。课堂导学要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向“我要学”、从“我学会”向“我会学”的重大改变。因此,课堂导学是研学稿的核心部分,编写时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究性的问题点,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课堂导学问题化的途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
1.从学生已知入手。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一些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掌握新知。例如,《浮力大小的测量》一课,根据学生已知受力分析法,可以设计如下的导学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时,浮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减去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浮=G-F)”。
利用桌面的测量仪器,按下图甲、乙、丙的顺序完成实验,按照下列导学出题的提示,推导出浮力大小的表达式。
1.在图甲中画出物块静止时受到的重力_____G和拉力F,并读出图甲中物块受到的重力是_____N,弹簧测จ力计对物块的拉力是_____N。拉力与重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在图乙中画出物块静止时受到的重力、拉力和手向上托的力。在这三个力作用下,卐物块仍处于_____状态,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向下的重力_____G=_____N,从图乙中读出向上的拉力_____F=_____N,可见此时手向上托的力_____F′等于_____N,归纳出手向上托的力_____F′的大小的表达式:_____。
3.在图丙中画出物块受到的力,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相当于图乙中手向上托的力,所以,浮力的大小_____F浮=_____。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导学的功能,引导学生从画受力示意图入手,分析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到各个力的大小关系,使学生非常容易理解浮力大小的表达式F浮=G-F的物理意义,这等于教会了学生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学习方法,而不是仅仅记住该表达式。
2.从生活经验入手。遵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要求,挖掘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设计成导学问题,引导学生猜想与思考,帮助学生验证、推理和归纳新知。例如,《比热容》这节课,在探讨“物体的吸热多少和什么有关”课题时,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体验,设计如下的问题导学。
物体吸热多少和什么有关?回忆你烧开水的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经验1:初温相同的一壶水A和半壶水B,把它们烧开,_____壶加热时间更长一些,_____壶水吸热多一些。 说明同种物质在_____相同时,吸热多少和_____有关。
生活经验2:两壶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A壶烧成50℃温水,B烧成100℃开水,_____壶加热时间更长一些,_____壶水吸热多一些。
说明同种物质在_____相同时,♋吸热多少和_____有关。
每位学生都体验过烧开水,这些问题运用头脑风暴即可回答,通过变量控制法,很容易得出“同种物质在升高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吸热越多;同种物质在质量相同时,温度升的越高吸热越多”的结论。
3.从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入手。初中物理实验课经常存在一个问题:学生不清楚实验目的,实验走过场,学生只是看看热闹,或按教师的指令把实验操作一次,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所以,在实验课型中,课堂导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例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首先从生活现象入手,明确实验目的。
导学一:我们都知道,照相机可以拍摄。照相机的镜头,就是凸透镜,说明凸透镜可以成像。小明同学为他的小组拍摄合照时,觉得拍出来的人脸太小了,他想将照相机成的像变大一些,你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相机的镜头距离小明同学近一些)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凸透镜成像情况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通过导学一点明了本次实验目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的关系。然后,紧紧抓住实验目的设计如下导学问题,让学生体验不同物距下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导学二:如下图,将蜡烛由远到近靠近凸透镜,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清晰的像,观察这个过程蜡烛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并思考以下问题:
(1)蜡烛在哪个位置,透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像?
(2)蜡烛在哪个位置,透过凸透镜成放大的像?
(3)蜡烛在哪个位置,透过凸透镜成等大的像?
(4)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_____f=10cm,你能发现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焦距的关系吗?
导学二的设计目的:第一,让学生感知不同物距下凸透镜成像情况;第二,引导学生思考成像情况可能与焦距和两倍焦距有关。这样的导学设计避免了过多的预设扼杀学生的思考机会,只是提供一些指引,使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开展实验探究,提高实验效果。
导学三:根据你的初步发现,进一步实验,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实验分析与归纳:
1.分析上表,怎样的情况下,凸透镜成像是放大或缩小的?
2.分析上表,怎样的情况下,凸透镜成像是实像或虚像?
3.分析上表,怎样的情况下,凸透镜成像是正立或倒立的?
4.物体从远处靠近凸透镜时,所成的实像大小如何变化?
导学三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学会归纳结论。ผ在课堂导学的思维导向下,学生能够开展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这样的课堂导学是非常有效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分析探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完全符合课标提出的能力要求。
四、检测练习要梯度化
检测练习在研学稿的整体架构中也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高质量的检测练习能够有效测量本节课的目标达成度。在编写检测练习时,第一,要对照学习目标设置,不能偏离目标,出现偏题怪题,缺乏针对性和削弱检测功能。第二,检测题难度要有梯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通常分为A、B组。A组为基础知识和理解层面,即识记类内容和简单应用,主要是检测学生基本概念、公式、规律的记忆和简单应用情况,本类题目一般要求全体学生完成、过关。B组为应用类和拓展类,主要检测知识的运用能力、迁移能力和解题的思维能力,本类题目一般要求中上层次学生完成、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