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词汇审美选择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4-12-26 01:26:3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作为民族审美观念镜子的词汇

对于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D.A.Wilkins曾有过一句经典评述:没有语法, 可以表达的内容很少, 没有词汇则什么也表达不了。[1]在英语写作中, 词汇选择的结果直接影响语言输出质量的高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必须对词汇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学生的词汇深度进行积极拓展。

传统语言教学对于词汇深度的认识往往集中在词汇的语体特征、句法功能、搭配的可能性和正式特点等方面, 极易忽视词汇的审美维度。实际上, 语言的多维性质决定了任何一门语言都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和维持交际的工具, 语言本身还可以作为审美对象存在。20世纪中期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 使得语言的地位上升到了哲学基本问题, 语言不再单纯是一种认识客体, 而是作为存在的家为世界赋予意义。在这股语言转向的思想大潮影响之下, 对语言问题的多维研究逐层展开, 其中就有对语言与美学关系的思考。在西方, 科林伍德 开创的20世纪表现主义美学提出了语言表现美艺术必然是语言的[2]等对语言学和美学跨学科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观点。钱冠连先生1993年所着《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一书的问世对语言与审美的探讨更是具有学科意义。此后国内涌现出一批以钱先生的美学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的学术论文, 阐发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句段、词汇、语音及语体等众多层次上表现出的审美规律及差异。这些蔚为壮观的研究成果促使美学语言学作为语言学一个独立分支的合法性得以确认。

美学语言学以作为整体的语言的审美属性为起点, 旨在阐明整体意义上的人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语言体系和个别的人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己的语言[3]。具体而言, 美学语言学的目的就是要针对不同层面的言语行为中涉及的审美现象及其价值做出系统的、规律性的说明。在美学语言学思想的启发下, 词汇作为一门语言的基本构成, 必然会如同一门语言的镜像, 以自身的构成规律反射该民族的思想规律和文化心理。

以美学语言学为指导, 厘清中英词汇层面涉及的民族审美观念之差异, 不仅可以直接助益大学生词汇的深度学习,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大学生英语输出质量和丰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亦有启发。

二、中英词汇审美选择的不同表现

思维模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 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4]。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 受地理环境、生活和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及审美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是民族文化中深层次的一部分。总体来看, 东方思维模式更偏重人文政治, 具有整体性、模糊性、直觉性和求同性等特征;西方思维模式更侧重理性和逻辑性, 具有分析性、精确性、实证性和求异性等特征。

语言作为思维的主要工具, 与思维方式有着高度融合的关系。正如刘宓庆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通常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 它反映操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5]在思维模式中积淀的民族审美意识必然会对集团语言活动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以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出现词汇选择错误的同义词和形近词为例, 我们可以很好地看到中英思维模式对于模糊与精确、求同与求异的不同审美偏好。

1. 模糊性与精确性以同义词选择为例

在古代中国, 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人们在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习惯于反身向内, 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6], 不将世界对象化, 因而也就没有形成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模糊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探究事物的过程中, 中国人讲究设象喻理、追求神似, 崇尚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模糊含蓄之美。直至现代,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仍保留了古代思维模糊性的特征, 不求精确、重领悟和意会的审美习惯几乎渗透包括语言活动在内的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相对, 西方自古希腊哲学萌发的逻各斯精神开始❅, 就以理性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的根基, 特别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更是将理性推向了主导地位。崇尚科学和理性, 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和明晰性, 追求精确之美, 是西方思维的一大显着特征。

中西思维方式对模糊性和精确性的偏好典型地体现在写作中同义词的选择上。中文的表达习惯重领悟, 对近义词语义的细微差别关注度不够。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中,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甚至不认为有区分近义词语义差别的必要性, 觉得差不多表达到了对方就一定能够领会言下之意。这种语言心理导致学生在习作中乱用近义词, 不求甚解, 敷衍了事。

Those ℉firefighters performed very bravely in the battle to put out the big fire.I really respect them for their bravery.

该句中学生极易误用respect替代admire, 因为respect和admire在汉语中都有敬佩之意。由于英语语言的使用讲求精确性, 作为动词的respect在表示敬佩时含有show esteem for之意, 而admire则含有regard with pleasure and respect之意, admire相较于respect有赞美之义。因此, 这句话中对消防员的勇敢行为表示赞美不能用respect。中国学生错误率极高的英语近义词, 如incident/event、receive/accept、benefit/profit、supplement/addition、vacant/empty等, 都是源于学生对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不够重视。

2. 求同性与求异性以形近词选择为例

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大一统与传统封建社会的一体化政治结构密不可分。在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下, 个人的信仰与观念和社会群体总的信仰与观念往往呈一体化、一元化和同步化的趋势。学者连淑能认为, 中国文化的发展如同一人长跑[7]。在汉民族追求大一统的求同思维影响下, 汉语的词汇建构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了求同的审美偏好。

以衣和车这两个概念为例, 汉语关于衣服的具体表达有上衣、毛衣、内衣、外衣、雨衣、风衣等, 关于车则有汽车、火车、卡车、轿车、出租车和马车等。这些具体表达总体上都没有脱离衣和车的范畴, 体现了汉民族在词汇建构层面的求同思维。相反, 西方人不断追求的求异性也典型地融入其语言建构中。上述有关衣概念的英语对应的表达为shirt, sweater, underwear, coat, raincoat, windbreaker, 有关车概念的英语对应的表达为automobile, train, truck, car, taxi和carriage。这些各具形态的英语表达在词形上没有规律可循, 这一点正是英语求异的思维方式在词汇建构方面的一个典型表现。

笔者对所在学院100多名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分析, 发现学生以下3个句子中的形近词乱用现象比较突出:

From his conversation, I reduced that he had a large family.

These attractions deduce people to travel in that country.

She tried to induce her weight.

究其原因, 除了学生自身不愿追根究底, 汉语的求同思维对形近词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碰到类似的英语单词, 比如后四个字母都为duce或是其他相同的前缀后缀时, 本着求同性的原则, 学生习惯于将这些词归于语义相近的一类词, 因而在大学生作文中便会出现大量错用现象。

语音的乐音趋向

语音的乐音趋向也是语言审美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追求有节奏、有旋律、能押韵的声音是人们在言语活动中追求与自身生理上的和谐构造相一致的本能反应。有关这一点, 钱冠连在其《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一书第七章语言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的标题下进行了详细说明。由于不同的语言受不同发音规则所限, 英汉两种语言追求乐音美的具体方式也有差异。

在词汇的乐音审美趋向上, 两种语言都有一种追求声音的韵律与节奏的共同审美追求。但是, 汉语作为声调语言, 主要通过平上去入四调来表现声音的抑扬顿挫之美。作为语调语言的英语则依靠说话人潜意识的押尾韵, 高元音先于前元音, 短元音先于长元音, 前元音先于后元音, 展元音先于圆唇元音, 词首辅音少的先于词首辅音多的, 音节少的先于音节多的[8]方式来展现英语的乐音之美。以下面这个错误句子为例:

﹡I think Im always just and square.

对于fair and square, odds and ends, gentle and simple, high and dry, safe and sound这样一类英语中常见的由语义相近的两个词构成的固定短语, 学生在使用时往往忽略了短语刻意营造的声音效果 , 仅仅只从语义角度考虑, 就会出现破坏短语结构、以近义词随意替换短语中某一部分的现象。上句中学生以just代替fair, 出现生造词just and square, 破坏了原短语的尾韵。该句正确形式应为:

I think Im always fair and square.

又如下面这个错误句子:

﹡They contributed clothing and food for the refugees.

学生在写作中受到母语平上去入四调乐音美的影响, 很容易将衣食 错译为clothing and food 。实际上, 英语衣食的习惯表达却是food and clothing。无论是汉语的平上去入四调还是英语所谓的声音规律, 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产生一种轻重相间的节律美 。food and clothing在英语的发音上有一种重轻重轻的回环之效, 即有乐音美, 而clothing and food重轻轻重的声音效果使得英语流畅的节奏被打破, 因而被潜意识里追求语音美的说话者舍弃。

同理, 虽然在中国人的心里食的重要性自古以来都排在万事之首, 所谓民以食为天, 然而在许多汉语四字格成语里, 从位序上却看不出食的重要性, 如在布衣蔬食节衣缩食丰衣足食和锦衣玉食等词语中, 食都是排在衣之后。这并不是因为食没有衣重要, 而是对词语平仄搭配的对称性, 即对乐音效果的追求导致了食字位序的变化。现代汉语里, 平仄的对称性就是将平声分化为阳平和阴平, 演变成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阴平和阳♒平合称平声, 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 由此构成汉语声调的二元对立[9]。这种声调的二元对立正是为了满足一种轻重相间有节律的声音效果。

除了衣食 , 在雌雄 、食宿 等表达中中英词序的变动也是源于各自对乐音美的追求。

词汇中蕴含的文化心理

文化并不简单地只是某些思想观念或具体器物与制度。从生存论的角度来看, 某一特定民族的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活方式它像血脉一样,☃ 熔铸在总体性文明的各个层面, 以及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中[10]。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它的基本构成规律必定对民族的文化心理具有镜像作用。

中英文化心理的差异同样可以体现在词汇的审美选择上。以汉语为例, 汉语中含有梅的词语异常丰富, 梅文、梅诗、梅戏、咏梅、梅林、蜡梅、寒梅、红梅、竹梅双喜、梅花三弄等有关梅的表达不一而足。究其原因, 中国作为梅的原产地, 梅的栽培历史悠久, 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梅以婀娜的风姿, 高洁、刚毅和谦虚的品格给人以奋发的激励, 因而与兰、竹、菊并誉为四君子, 或与松、竹共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文化中, 梅蕴含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以梅作为审美对象进而构成的独特的文化形式外化在汉语的词汇上必定是丰富纷繁的, 这一点也是汉语以外任何一种语言无法比拟的。

不了解特定民族的文化心理, 就可能发生固定短语中某些固定形象的乱迁移 现象。例如, 在汉语中, 龙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 特征是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 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在中国人心中, 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所以汉语与龙有关的词汇多为褒义词, 如龙体笔走龙蛇卧虎藏龙打凤捞龙龙蛇飞动等。然而, 在西方文化体系里, 龙 总是让人们联想到张牙舞爪或是三头六臂的怪物。因此, 在作文中学生形容自己为龙的传人时说We are dragons descents.一定会让西方人感到不理解。再如, 汉语中有关狗的词汇通常是贬义的, 如走狗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血喷头狗头军师等, 这与狗在中国文化中总体处于一种☪轻贱的地位有关。与之相反, 英美人对狗的态度则较为复杂, 总体是一种毁誉参半的态度, 这导致英语中既有a lucky dog 、a gay dog 、every dog has its days 、work like a dog 、be dog at 等这种充满了对狗的喜爱之情的表达, 也有you can never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 、meaner than a junkyard dog 、dog eat dog 、hang-dog look 、lead a dog life 等这种显示出对狗的鄙视之情的表达, 更有类似to rain cats and dogs 、the dog days of summer 、come like a dog at a whistle 、dog-tired 等这类不涉及感情的中性表达。英语中狗系列短语所折射出的英美人士对狗的复杂感情和汉语相关系列表达形成了鲜明对比。

综上所述, 如果大学生对语言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不甚了解, 想当然地将属于某一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投射到另一语言中, 就可能导致写作中歧义和误会的发生。

三、词汇审美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笔者通过对所在学院100多名大学生的英语作文的分析发现, 学生在写作中涉及民族审美差异的词汇选择错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学生由于生活在非英语语言环境, 其接受的思维模式、对语音的乐感把握和文化心理的形成一定会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 相应地, 其审美选择会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有所不同。由民族审美差异造成的语言错误在写作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词语的错用乱用现象。然而, 对于母语干扰造成的错误, 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积习的影响通常自己难以察觉, 更不用说有意识地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此时, 教师在学生写作指导中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词汇审美选择错误, 教师应及时予以纠正并进行系统的语言审美训练。

融会中西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 且是最深层次的一部分, 是语言学习中最具挑战性的。大学生作为高级语言学习者, 有必要打破固有思维模式, 系统、深入地把握中西方思维模式的特点及差异。对于中国人思维模式中的整体性、意向性、直觉性、意象性、模糊性、求同性、后馈性和与之相对的西方思维模式的分析性、对象性、逻辑性、实证性、精确性、求异性、超前性等, 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的办法, 使二者互阐互释。

加强语感训练

为了使学生对语言的乐音趋向有更深刻的感受,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诵读英语名篇佳作。通过此种方式, 学生可以从自己声音的抑扬顿挫间得到英语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从而对英语乐音产生兴趣, 增强语感。这样的方法既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词汇搭配, 对英语写作教学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跨文化意识

积淀在词语中的语言审美规律说到底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对英汉词汇中蕴含的审美规律的发掘最终指向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写作教学中的词汇为突破口, 融语言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为一体, 使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感受民族审美乃至文化的多元性, 是在今天多元语境下外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 词汇的学习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学生的语言输出质量, 对语言教学的整个环节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从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词汇审美选择入手, 结合大学生具体写作范例, 探讨了中英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乐音趋向和文化心理三个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及由此造成的中英两种语言不同的词汇选择策略。高校外语教师如果能从美学语言学的视角出发, 将审美的维度纳入词汇教学, 不仅可以加深大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 提高大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用词的准确性, 而且可以丰富写作课堂教学, 激发大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兴趣, 对增强大学生语言修养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亦会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WILKINS D. 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MIT Press, 1972:111.

[2]R. G.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王至元, 陈华中,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279-280.

[3]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

[4]荣开明, 赖传祥.论思维方式的主要功能[J].社会科学家, 1989 :12-17.

[5]刘宓庆.思维方式、表现法和翻译问题[J].现代外语, 1993 :12-15, 72.

[6]杨伯峻.孟子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 1960:302.

[7]连淑能.论中英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40-46.

[8]秦建栋.英汉词语搭配差异探幽[J].疯狂英语 , 2009 :96-98.

[9]刘丹.从美学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民族文化审美[J].成都大学学报 , 2007 :43-45.

[10]衣俊卿.文化哲学15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3.

注释

1 标有﹡符号的为词语使用错误的英语句子。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