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时间:2024-11-10 15:08:3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就施教主 ツ体而论,要切实实现教师身份转型,有效调动各种积极力量,恰当借助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就施教模式而论,要打破传统模式,实现多角度思政教育,要深入潜隐层面,实现多层次思政教育,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大思政教育”理念;学生可持续发展

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思政课的作用正不同程度地被学生人为地弱化。如何适应形势要求,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凸显思政课的作用,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就施教主体与施教模式而论,思政课教学要在实质上打破常规,践行“大思政教育”理念。

优化组合,创新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施教主体

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对象,高职学生在其价值观、人生观、思维能力诸方面都有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有机统一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校原则性的育人功能,时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高职学生的身心成长。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对学生的影响尤其重大和深远。

切实实现身份ล转型,从教师型转向导师型思政课的施教主体——专职教师能否真正实现身份转型是践行“大思政教育”理念的关键。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效果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身份转型的程度。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实现从“教师型”向“导师型”的身份转型,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兼顾,传授知识与辅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人生的导师。只有这样,高职思政课才不会被边缘化,其作用才不会被学生人为地弱化。但是,目前许多高职思政课专职教师转变得仍然不是很彻底。

勇于打破体制限制,下放思政教育权力高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职院校校区规模日益扩大,而专任思政课教师的增幅却未能与之相适应。现有的专职思政课教师面临着较大压力,实施思政课教学的难度在不断提高,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何弥补思政课课内教学的不足,调动与集中思政教育的积极力量,优化思政教学的实效,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构建起专兼职结合、人员立交式流动的科学化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配合或承担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逐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模式。要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学生骨干分子培养成思政课教师的得力助手,利用他们贴近普通学生的优势,让他们发挥思政课教师发挥不了的作用。可以将图书馆接近学生的流通部一线馆员,甚至将生活区的楼栋管理员当作思政工作的近距离施行者,还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利用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在企业建立长期的教学、实训、实习基地的优势,聘请企业领导或优秀员工为特聘思政课教师,为学生现身说法。这些游离于思政部或基础课部专职思政课教师之外的成分和补充成分,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实际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必不可少的依靠力量和得力助手。以上途径能够填补体制内思政课教学的局限性造成的空白,随时随地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渗透至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点滴之中,时时处处在思想上保证学生思想发展的正确方向,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这种措施的具体实施效果是可喜的、有效的,而且是显而易见的。而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鼓励评价与互动交流机制,使这一模式系统化、常规化,从而发挥它的最大功效❦,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恰当引入教育典型,发挥最大教育功效面对社会的竞争和压力,部分高职学生由于起点较低,对自己的前途既充满期望,又充满恐惧感,甚至有些担心连工作都不能找到。开展高职思政课教学时,教师特别应加强对这一类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激励和引导。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毕竟每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适当的教学情境,向学生及时推介有价值的思政教育典型,借助典型人物的个性品质、个人修养、职业操守、业务能力和理性精神以及他们个人成长、成才和创业的先进事迹的极强说服力和重度感染力,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内在的、连续的、持久的影响。这种方式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容易受到高职学生的欢迎。教师向学生推介的典型人物,一类是由主流媒体推出的理论家与实践者,如保先教育中的方永刚等,还有一类是那些生活在学生身边的,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得到大众认可而又品德高尚、事迹感人的人物,如中南大学推出的金展鹏院士、洪战辉同学等人。身边的典型往往更具立体性、多层次性,有着丰富的情感、饱满的血肉,这些人和事往往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把握得当,其思政教育效果往往较之空洞说教更好。因此,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主流媒体推出思政典型人物的机会,学习与推广其先进事迹,将相关典型的思政教育作用ฃ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及时发掘学生身边具体可感的思政教育典型人物,学习与推广已毕业的校友中的成功人士、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甚至可邀请他们亲自为学生授课,现身说法,用他们生动鲜活的事例教育学生时刻对照自我,鼓励学生锐意进取,激励学生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引导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

扎实推进,创新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施教模式

毛泽东曾说过:“教改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高职思政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执行思政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在于教师能否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或途径。不可否认,课堂讲授模式仍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施教模式之一,但也要意识到,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职思政课教学仅仅依靠专任教师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必须稳妥有效地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细化教育环节,深入潜隐层面。

打破传统模式,实现多角度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理念与实践上创新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是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必然要求。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高职思政课教学已基本实现了变单向教学为互动教学,变理论阐述为案例分析,变知识传授为情境模拟,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的改革目标。但随着大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空前提高,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也不应囿于传统的第一课堂,而应渐次拓展,采取第二课堂、校园公益活动、校外思政教育基地学习、校企合作单位学习考察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思政教育实践方式。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学生社团的每一次活动,都可以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多彩阵地。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对理论知识将会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也将更好地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信念。这样,学生会真正感受到思政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空洞说教,而是与他们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环节,是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的必修课程,是为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的保障。随着校园与社会之间壁磊的破除,社会调研、社会服务、勤工助学、顶岗实习、生产实习等多种社会实践方式也纳入了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范畴。思政课教师要有组织、有体系、常规化地参与,并应提供支持、鼓励与引导。如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教学就新增了“工训”这一环节,即思政课教师到实习现场为学生授课。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学生将理论用现实加以对照,得以深刻体会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也在实践中领悟到爱国主义、职业道德、荣辱观、和谐社会等概念的核心意义,体会到为他人奉献的愉悦。这样,高职思政课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然会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深入潜隐层面,实现多层次思政教育在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多角度的思政教育之后,高职思政课教学要力求在教学辐射范围上突破显表层面而深入潜隐层面之中,实现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全方位、立体式的主动占领,主动渗透。比如,在校园BBS中,安排理论素质高、科研能力强、思维活跃、擅长沟通的专职人员,就高职学生关注的社会思潮流派与即时出现的各种理论与实践的兴奋点进行研究,对学生进行疏导。再如,在校园里设置类似于心理辅导的思想政治问题讨论信箱或网络在线交流,及时捕捉学生政治思想的新状况。这些新举措可以体现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与创新性,但也对高职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与学生的高水平即时互动,使思政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既释疑解惑,又排忧解难,一方面要求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有着高度掌握,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马列主义有坚定的信仰;一方面教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又要深切了解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与现实相联系,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武器进行答疑解难,及时掌握新情况,随时解决新问题,从情感入手,以理论服人。这样,思政课教学便能如春风化雨,渐次渗透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全过程育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解决问题➳,深化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自实行党中央关于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05方案”以来,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改革实践成就卓然,思政课教学已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课堂拓展至学生广阔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之中,积极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夯实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

同时,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诸如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构建有待体系化,具体的运行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待于制度化,方式方法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落实和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深化。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一定要结合实际,严格遵循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深入践行“大思政教育”的新理念,继续探索新的路径,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