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类论文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近年来,各大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都在进行改革,积极尝试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如工作室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项目带动教育模式等等,这些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但是对于创业创新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目前,整个社会都在以创新为目标,创业为途径来探索大学生的就业之路,而艺术设计专业在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难度日益加大、教育质量不断下滑的现实困难面前,只有以创新创业为目标,才能够实现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的革新,实现教育工作的稳定发展。
第一、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研究。
明确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是实现艺术设计改革的前提,也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提高教育效益的关键点。所以,在实践中,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系统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在应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不是仅仅局限在教室的范围之内,倾听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就可以达到培养目的的。所以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来研究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近年来,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可以表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其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创业意识等都比较弱。其中一部分毕业生不能脚踏实地,安心工作,而是频繁跳槽,好高骛远,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良性发展;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因为无法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而处于再就业状态。由此可见,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目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艺术设计的地位有所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教学资源充足的教学体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绘画技巧的教学占据了教学的主要过程。在无形当中,绘画成了所有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公开课和必修课。此时,绘画技巧的传授就脱离了各个方向的特点,和专业之间缺少了必然的联系,也体现不出专业的差异性,模糊了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
第二、在创新创业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方法。
1)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下,改革艺术设计类的教育举措。实现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决定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科动向是教育者一定要首先深入调查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学科的现状来构建完整的、科学的、健全的课程标准体系是高校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重要保障。所以,逐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形成自由化、开放化、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是目前艺术设计类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所以艺术教学必须要以现代生活为土壤,扎根于实际生活之中,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所以艺术设计教学要与人文、自然、社会等全面接触,将艺术教育融于文化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此外,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要恰当处理,对于二者之间的比重要进行规划安排,既要突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又要给予专业课程以足够的课时,来培养学生在艺术设计方面的专长。
2)强化实践教学管理。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的内容,然后教师要以此为基础逐步构建出一套明朗的、可供操作的工作体系。在教学中,为ค了促进学生形成工作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自由、开放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对于教学思路和设计思维,教师要进行提纲挈领地总结,并给学生轮流ว演示、讲述的机会和时间。此外,在考核方面,方案制作应该成为学生考核的主要形式。因为方案制作是设计的基础,一个学生的设计能力能够从他制作的方案中看出来,其貌不扬的图纸效果和陈旧落后的设计理念都不能为优秀的方案制作添砖加瓦,所以,考察学生的方案制作能力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设计理念是否新颖,设计方法是否科学等。
3)组建强有力的教师团队。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艺术设计类人才,离不来强有力的教师引导。所以组建强有力的教师团队并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力量是培养创新创业设计人才的重要保障。在组建教师团队的过程中,把握教师的专业强项,弥补单一教师在理论和技术上无法并重的缺陷。在教学过程中,优先任用理论先进、动手能力强的老师,并鼓励、安排其他老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多种方式例如外聘或项目合作等引进企业的一线设计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者聘请他们为客座教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感受、应用设计等。此外,为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围绕着真实的案例展开,通过教师自身的动手操作进行示范演示方案制作流程,让学生快速掌握方案制作的要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