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

时间:2025-01-15 14:16:3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摘要:生命问题是一个关乎人类自身的重要话题,但在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却不被重视。加强在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渗透,主要通过阅读教学等途径进行。通过阅读教学领悟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感受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丰富学生情感。语文教学要把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是伟大的,深入学生心中。

关键词: 生命 生命意识 生命观 阅读教学

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在教学论的范畴中,学生的这种生命意识就是优∞良的品格、聪慧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环顾周围,人际关系冷漠、校园暴力、学生自杀、邪教杀人等对人类生命的摧残与扼杀屡有发生,而最具人文性的语文学科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对此,我们有没有责任,语文课上我们灌输多少生命意识?其实,对这个关乎人类本身的重大话题,语文学科是最有发言权的,远在古代,生命意识普遍淡薄的时候,已有许多例子:马棚起火,孔夫子问人不问马;孟子认为“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些都闪耀着人本主义思想,表现出深厚的生命意识。近在现代,鲁迅对生命的理解就非同一般。他在许多文章中都阐明了生命是最为重要的观点,典型的“韧的战斗”就是他的生命观的体现。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

阅读教学是凭借阅读材料中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通过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它是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把生命意识与阅读教育结合起来,就是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这一有效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灌输,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聪慧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生命意识的好文章,例如有关于生命意义的,有关于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的,有从大自然的旺盛的生命力中获取对生命意义理解的,有对弱小群体的关怀的,有对自然界生命的关注的等等等,不一而足。所以说利用现有教材,通过阅读教学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进行生命意识的灌输和培养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一、通过阅读教学领悟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珍惜生命,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这就是正确的生命观。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掘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作品,凸现生命的意义,进行生命意识灌输,增强学生生命意识。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ข文中,对于刘和珍等的徒手请愿,明确持否定态度。因为用自己脆弱的生命去面对穷凶极恶又荷枪实弹敌人,这无疑是不当的,只能作无谓的牺牲ฆ。在另一篇《为了忘却纪念》中,对道悦“坐化”的否定,也一样表现出他对生命的珍惜。这里要说明的是,鲁迅先生对于生命的珍惜并不是害怕死亡,更不是贪生怕死。保存生命是为了更好的战斗。这就是“韧”的战斗,在课堂上我们往往从“韧”的战斗的角度分析,缺乏从生命层面上的分析探究,其实人是最可宝贵的,生命赋予人类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如何用自己仅有的一次生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而不是一味地蛮干,导致生命的夭折。生命无谓丧失,是对革命的最大损失。鲁迅先生鉴于这样的深刻考虑才在《为了忘却的ฟ纪念》中提出了自己“逃走”的策略。如果不从生命的层面作考察,对于鲁迅的这样的行动,学生就会费解,以致误解。

二、通过阅读教学感受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

自然界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在万物进化过程中,人类走在了前面,成为世界的主宰。但是,每当我们回望或走近自然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震惊,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顽强,无论周围环境多么的恶劣,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土壤,它们就能顽强生存下去。人们从这些自然生物的旺盛而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人类自己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积极投入生活中去,使自己的生命更加辉煌灿烂。新教材选用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是这类主题作品,是揭示生命意义的典型例子。史铁生在作品中表现的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种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你看那些愈见苍幽的老柏树,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的蜜蜂,摇头晃脑、展须疾行的蚂蚁,忽飞忽走、时隐时见的瓢虫,还有把苍凉的歌声洒满天地间的雨燕,让人浮想联翩满是稚气地留在地上蹒跚歪斜深深浅浅的孩子们的脚印……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正是这强烈的生命意识促使主人公从自卑的泥潭中走出来,去实现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这是一个进行生命意识培养很好的例子。

三、通过阅读教学揭示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生命摧残和扼杀。

封建制度摧残人,封建礼教杀人,在现行的教材中,以鲁迅小说揭露为最,《祝福》中有祥林嫂因为被逼改嫁而宁愿撞死的情节,这是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扼杀生命的有力揭露。这一情节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即使分析也只是从祥林嫂对婆婆反抗的角度分析,具有反抗精神,用的是意识形态的话语。其实,这一情节最具典型地批判封建礼教杀人。祥林嫂为什么选择如此强力的反抗举动,不惜丧失生命?如果我们从生命意识的层面去作分析就会发现,封建社会为了维护三纲五常,是不惜牺牲百姓的生命的,而祥林嫂则为不违反封建纲常,宁愿死去也不嫁人,足见祥林嫂受封建礼教的毒害之深,封建礼教真是杀人不见血啊。在阅读教学中能把这一点讲透,学生对封建礼教的杀人才会有真切的理解。

四、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丰富学生情感。

现行教学体制特别是应试教学的弊病就是把学生变成考试机器和学习的机器,而不把他们当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与阅读教学活动相结合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丰富学生的情感。

(一)、开讲座,传授生命知识。人们习惯于开设文学讲座,为了灌输生命意识,把文学讲座和生命意识结合起来,把一些著名的作家的生命观,或在小说等文学形式中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作为讲座的内容向全体学生讲解,使学生了解作家对生命问题的看法和思想动态。

(二)、办专刊,写出对生命的感悟。随着生命意识的逐步渗透,学生对于生命问题的思考也逐步深入,想对生命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的欲望也渐趋强烈,写作的情绪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此时因势利导,把学生的作文结集,或利用文学社期刊或班刊和团刊,把这些对生命的认识感悟理解予以发表,更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写作欲望,生命意识必然增强。

(三)、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代语文教学讲究大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完成,而更多的是在课外的时间里进行。而关于生命问题正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极好题材,组织学生走出去,去调查周边地区的物种情况,人民的生存情形,人们对于生命问题的看法等等,然后写出调查报告。通过学生的亲身调查,学生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会有一些真切的看法,生命问题就会更加深入学生心中。

从贱视生命到珍惜生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现实生活中对生命意识的淡薄依然令人心寒,轻视生命现象屡有发生,面对这样的现实,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必须要把生命意识的教学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在学生的心灵烙上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可贵的、生命值得珍惜、要使生命更加灿烂辉煌的印记。

参考文献 赵晓非《灌输生命意识》,载《语文教学参考》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