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动物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时间:2024-11-10 17:59:5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高师动物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摘要:美育已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大学美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统一于同一培养目标之下。真正的美育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育。高等师范院校普通动物学课程中存在着丰富的美学素材,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审美教育优势,挖掘动物学教学过程中潜在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把大学生塑造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动物学 美育渗透

美育是通过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育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艺术教育,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的教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柳斌曾说过:“要把美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全体教师的任务,而不只是音乐、美术教师的任务。”《普通动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独特的美育资源。因此,在动物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审美教育优势,挖掘教学过程中潜在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在获得动物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崇高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操和高尚的审美趣味,并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把大学生塑造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结合动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是审美主体最主要、最直观的获得美感的途径。相应地在动物学教学中,视觉形式的美又无处不在。因此,在备课活动中,我们努力挖掘教学过程中的视觉美育素材,精心编制好每堂课的情感目标,并落实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首先,我们将上课内容制成课件,直接投影到黑板上,改过去学生上课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为既闻其声,又见其形。其次,我们尽力搜集或自行拍摄各类动物的彩色照片或录像在课堂上演示,对于周边简单易得的动物种类,我们直接采集实物在课堂上展示。各类动物鲜艳的颜色、五彩的图案,不仅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唤起学生美的感受,同时以美引智,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视觉美育素材外,我们也注重发挥教师方面视觉美育因素的作用,既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又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外部行为,对学生有无限的教育、感染和陶冶作用,是促使学生心灵美化最有效的催化剂。例如教师的仪容、服饰打扮,这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观察到的,会对学生的感官造成强烈的刺激。教师仪容端庄、服饰大方、得体,会给学生产生良好的美感。此外,教师上课的动作、姿态、表情也颇受学生观注。教师优美的站姿、和谐自然的走动姿态、适宜的面部表情,无不在教师塑造自身的同时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听觉刺激是学生课堂获得美感的另一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视觉审美感受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审美听觉感知能力。比如我们将各类动物的声音录制下来,特别是多种鸟类婉转的鸣声、兽类雄壮的吼声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以强烈的审美听觉冲击。此外,我们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美学效果。上课时力求语言生动形象、语调亲切自然、语速抑扬顿挫,尽量用符合教育学、语言学等客观规律的科学性语言,给学生以完美的听觉审美感受。

再次,教学中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嗅、味、触等其他审美感觉,加深学生对美的感受。很多动物或动物制品不但具有美丽的外观,同时具有浓郁的香气、美妙的味道和特殊的触觉感受。如雄麝所分泌的麝香,是四大名贵香料这一,香气浓郁,散射至远而持久;此外很多动物是我们人类肉类食品的主要来源,具有非常好的口感,闻之就会让人垂涎三尺,食之更是大快朵颐;另外貂皮摸起来非常地轻柔、温暖,让人爱不释手。

二、结合动物学教学,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包括“鉴别”和“欣赏”两个方面,审美鉴赏能力就是审美主体具有的对审美对象正确鉴别、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是美育过程的中间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因为只有具备鉴赏能力才能谈得上创造美;二是具有审美鉴赏能力可以为主体的生活带来情趣与活力,这也是学校美育的最大意义所在。在动物学教学中,我们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鉴别美的内容的能力,也着力培养他们欣赏美的形式的能力。

培养对动物自然美的鉴别与欣赏。自然美是指客观自然界中自然物的美。于动物界而言,自然美广泛存在各个领域之中,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形、色的静态美,也有音、行方面的动态美 [3]。就音而言,虎啸狮吼、黄鹂鸣柳、夏蝉亮喉等等,其动听程度决不逊于人类演奏的交响曲。就形而言,虎的威猛、大ฃ熊猫的憨态都足以叫人驻足忘返;就行而言,在辽阔的非洲草原,每当角马季节性迁徙时,成千上万的角马群连绵数公里,不能不让人感叹生命的状观。就色而言,无论是孔雀开屏展现出来的五彩斑斓的婚羽,还是生物体长期适应自然环境所表现出的各种保护色、警戒色,其丰富程度是任何调色大师都无法比拟的。自然之美还可从生命体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生命体结构与功能的和谐统一得到体现。枯叶蝶、竹节虫的高度拟态;鸟类外形、内部结构与其飞翔功能高度适应的特点都体现了动物体那种浑然天成的和谐之美。

培养对动物学理论美的鉴别与欣赏:动物学蕴涵的各种形式美,离不开生物学理论美的支持 [4]。例如在种类繁多的动物界里,一些形态结构或食性相同或相近的类群,为了避免彼此间对资源的激烈竞争,会自动地在取食时间、地点等方面巧妙地错开,从而达到互不干涉、和谐共处,这就是生态位理论。再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种群自动调节理论等,都无不显示出生物的协调、对称、统一和新奇的美。同时,有关生物起源之谜、恐龙集体绝灭之谜、鲸鱼集体自杀之谜、“野人”之谜等各种理论假说,就像科学聚宝盆中的一颗颗明珠,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探索与发现,更为生物的新奇之美增添了诱人的色彩。

培养对动物实验美的鉴别与欣赏:动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而美育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实践性。由于美本身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人的审美享受也应从实践中获得。动物学实验、课外活动、各种实习是动物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欣赏和鉴别美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显微镜下可为学生展现出一个肉眼看不到的色彩斑澜۵的崭新世界,如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细胞就像美丽的花数,而其内部结构的精细程度则更可谓巧夺天工。对动物解剖实验不但能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并且可以欣赏蚯蚓、青蛙、蛇等动物的和谐、对称、富有动感的形象美。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亲手制作的标本、模型,饲养的各种小动物,都可以给自身和他人带来美的享受。在野外实习和调查研究中,除了山川、江河、湖泊、海洋、森林能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外,动物界的虫、鱼、鸟、兽也会使我们自衷地感叹生命的神奇与奥妙 [5]。中国wWw.LWlm.com

三、结合动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创造美是指人们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运用某种艺术表ฟ现形式或表现手法创造出美的事物。具备创造美的能力十分重要:一方面,美的创造对所有教育对象的艺术素养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另一方面,创造美与审美是相互支持的,只有具有一定创造美的实践能力的人,才可能对美的形式有最切近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只有具有创造美的能力的个体才会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及工作的条件、环境、对象以及主体自身进行更高层次的审美改造。所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把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用于实践成为美育过程的最终目的。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同学毕业后将走上教学的岗位。针对这一点,为了使他们早日适应教师的角色,在动物学教学中除了培养他们动物学方面美的创造能力之外,我们着重培养学生教学各环节方面的审美创造能力。比如教学语言美的创造。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表达手段,同样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语言教授会取得显著不同的效果。为此,课堂上我们训练同学们创造性地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同一内容,并比较不同语言的教学效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美创造能力。此外,备课、板书是教学中的另外二个重要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创造能力,我们在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教案和板书设计,让同学们做出评判,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不好,从而要求他们创造性地设计出一个更好、更合理的方案。

诚然,动物学教学毕竟不是美学教学,在进行美育教育的同时,更应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否则势必本末倒置。因此,教学中做到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是把大学生塑造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2]张采.谈植物学美育中对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苏州教育学院学,2004,21.

[3]余志坚,包水明.生物学的美学价值及美育探讨.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25.

[4]莫昌梅.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科学咨询,2008.

[5]刘济滨,胡友群.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探讨.九江学院学报,2004.

作者单位: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 ﭢ物学系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