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作用

时间:2024-12-26 14:21:4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认识自然界,揭示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时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学生记忆并接受物理规律,另外一种是学生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前沿,积极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物理教学 科ศ学素养

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更侧重于让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念,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它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学习过程的体验性、学习途径的实践性。它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在日常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不只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有益,而且对学好中学知识也有好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涉及到的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抽象、理想化、比较、类比、假说、模型等等。

观察应该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素养。首先是要求观察的客观性,对于观察中感知的各种资料,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其次,观察要抓住主要的对象,抓住跟观察目的有关的内容,要有步骤、有顺序,尽可能细致。科学的观察都要有详细的记录。物理教学中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的观察,最好也要求记录,培养记录的习惯和能力。记录要求真实、简明、具体,字数不要多,几十个字、一百多字或者列个表格填上数据就够了。总之,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成为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有心人,防止形成漫不经心、视而不见的作风。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研究自然规律。中学物理中的实验,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中,应让学生领会怎样建立理想模型,怎样对概念进行类比。

二、在研究性学习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高一物理中,比如万有引力一节,如果我们只对万有引力简单地介绍,然后就直接进行应用。若按传统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固然在考试中可以取得不错的分数,但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

于是,教师可以有意识将教材中验证性实验改成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中学物理的演示实验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已经知道这些实验的结果,所以往往观察现象会变成看热闹,演示实验根本起不到启发思维的作用。而探究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独❤到之处。因此,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如牛顿第二定律、共点力的平衡、动量守恒定律、电阻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电磁感应现象、光的色散、光的干涉和衍射都可以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我们可以让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强化研究性学习的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例如,骑自行车是学生经常进行的一项运动,在学习运动学知识和摩擦力性质以后,教师可把班级同学两人分成一组,每一组给一个大的弹簧秤和一个皮尺,让其设计出测量自行车和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以及经过某一点的瞬时速度。要测出自行车和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必须由一个人扶着自行车并刹住闸,另一个人通过弹簧秤拉着自行车匀速前进,通过测出拉力和自行车的重力,就可以算出滑动摩擦因数,而这一系列的过程至少需要两个人来合作完成。要测出瞬时速度必须让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快速通过某一点时立即刹车,另一个人测出滑行的距离,然后利用测出的滑动摩擦因数,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瞬时速度。这个实验一个人也是无法完成的,必须通过多人合作,这样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 ヅ精神。

三、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施能力

其次,建立研究性课程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系统,有序地规范师生的研究活动。研究性学习应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活动过程必须保证其有序性。研究型课程的特点是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显然增加了调控和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教师要经常关心、指导学生的活动,并有指导情况记载、指导小结等,这样也有利于教师的不断提高。课程管理和工作小组加强检查反馈,及时表彰先进,弥补不足。

第三,对课程的运行。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宣传发动,明确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兴趣;举办专家、教师系列讲座,指导学生了解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公布课题指南,学生自主选择,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聘请指导教师――在教师指导下立题,开题,实施研究。第二学期,完成课题报告,每个学生撰写小结,畅谈体验收获;同时教师小结并根据研究过程中学生表现、体会小结、课题报告、小组相互评定等评定学分。

高二年级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重新选题,进行新一轮研究,力争有新的突破和提高。整个运行系统力争做到“自主”和“管理”的和谐统一,师生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共同学习,相互促进,一起发展。

最后,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关注学生各个能力的培养。不同的学生对探究各个环节的自主能力是不同的,导致同一个探究活动中每个同学的情感体验各有不同。教师可以从设计是否简易、直观,设计是否是真实可靠的,用什么理论作为基础设计,理论基础是否可靠;演示实验是否有针对性,每个设计的成败都维系着一个概念教学或一个规律的探讨,有针对性的演示实验能在课堂上节约大量时间,而且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再者就是设计是否让学生感到趣味横生;设计是否能启发学生思考等等方面去有效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