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时间:2024-12-27 14:16:5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在教学中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日常教学内容,找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不失时机的渗透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最基本的而且切实有效的途径。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学科,在学生掌握汉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培养已升入中专阶段面临专业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汉语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汉语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汉语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现结合自己在中等职业学校汉语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在汉语教学工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汉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教学领域各任课教师总是自觉地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角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教师避免不了偏重教育教学、轻视德育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有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广大任课老师在意识中似乎只有教学一项任务。事实上,仅仅靠几个教学管理人员从事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得到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广大任课教师的合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中专院校第一年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为期一年的预科汉语教学,这种教学特征决定了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预科阶段,汉语作为一门基础公共课,是所有一年级在校民族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学习汉语,接触的大部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这就要求汉语任课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汉语言知识,注重培养听、说、读、译等综合汉语言应用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总之,在汉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必要。

二、从教材出发,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据,汉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要紧密联系教材,更要把它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和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结合教学,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对于汉语基础为零的民族学生,首先进行表示问候、礼貌的日常用语的教学和使用,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例如:要让学生学会说、用常用的礼貌语 “您好”、“谢谢、感谢”、“对不起”、“不好意思”、“麻烦您了”、“早上好”、“再见”等,从而逐步养成理解、关怀的情感品ล质。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渗透。这些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最初接触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汉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三、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1、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充分上好课,完成教学任务。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同时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这样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利用汉语课程的词语解释和造句渗透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处理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利用汉语课文中的素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团结精神。中等职业学校汉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涉及到爱国和民族团结题材的内容。如:《我们伟大的祖国》、《孔繁森》、《人民英雄纪念碑》、《谦虚的周恩来》等这些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因此,在讲述这些课文时,除了让学生们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还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如:《品德至上》这个课文,讲述了可贵的品德给了菜菲特成功的机会。我在讲这篇课文的同时,也告诉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是成功พ必不可少的条件。平时,我会及时地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帮助学习吃力的学生找回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经受得起挫折的同时还要不断地积累基础知识,在他们的心中树立起竞争的意识,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3、将课文中关键性词句的理解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汉语教材中 ,提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性词语,不仅在深入挖掘每篇课文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总体,而且把握课文的局部,即对每个关键性词语、句子、段落的个性均有所领悟。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把握得准,把握的深,德育教育的点就越能落实。

4、利用故事启迪学生的高尚美德。在汉语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且内容丰富的故事,如:《谦虚的周恩来》、《妈妈的账单》、《名人尊师》、《海伦.凯勒》 、《牧民和鸟》等,利用这些故事的意义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启发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高尚的情操。在《谦虚的周恩来》一文中,讲述了一位周总理的的故事。学生学习了这个故事,懂得了谦虚做人也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在《妈妈的账单》、《名人尊师》文中、讲述了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传统美德。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利用课文内有关题材, 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尊敬老师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的高尚品德,启发学生从小孝敬웃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5、在讲解新课词语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在讲解新课词语时,每一课往往会出现有关品德、礼貌、道德方面的词语,我们解释词语时也会造几个句子,在这些解释和句子中可以融入德育教育。如: “尊敬”这个词语我们解释为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尊敬父母等,“感恩”解释为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生活,感恩父母养育了我们,感恩老师教育了我们等等内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汉语教材中精选的很多内容,都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善于利用汉语教材,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四、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首先,教师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入手,从每一次听课到每一次作业,小到一个字母的发音大至对整个汉语语言的掌握,都要对学生实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作风和认真严肃的态度。

其次,还要坚持对学生实行全面要求,全面培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的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诸如用汉语实现口语交际,不仅让学生掌握与汉语½语言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等,教师还要敢于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倾向进行批评教育。当然这种批评教育应当是实事求是的,应当是善意的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应当讲究分寸和场合的,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学生心服口服。

此外,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实践者。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课堂德育的实施者。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一言一行、举止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教师的角色规范,树立威信。教师要严于律己,踏实能干,要拥有专业的技能素质,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社会。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