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财政政策研究

时间:2024-11-10 16:04:4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在医药卫生领域当中,资金的投入是促进和改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础和有效保障,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控以及引导的方式和手段。对医院的财政政策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对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促进性的作用,但要是对财政管理没有真正做到实处,则就会对医院起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使得政府对医院的有限资金投入量出现较大的亏损。本文主就从县级公立医院当中的财政政策的具体改革形式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公立医院 财政政策 改革

当บ前,我国全新的医改体系的初试期已经完成,作为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体制变更,其成效具体表现在“终端”方面,公立医院不但是最新医改体制下的主要引导者,同时也是全新医改体系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要想提升公立医院的体制改革速度,增强公立医院的医疗卫生水准,设立起“以技养医”的医疗体制,而非“以药养医”,真正做到缓解城乡百姓 Ü“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状况,减轻城乡居民的医疗负担,保证社会稳定的发展。所以说,政府需要不断加大对医疗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量,增强资金的管理和医院绩效的评定,让公立医院的财政改革落到实处。

一、公立医院在财政政策方面的改革意义

从当前我国医疗体系的发展状况来看,公立医院占总体医疗资源的90%以上,它是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在为人们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和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立医院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其公益性,这种特殊的公益性是所有公立医院所具备的、用来满足社会中所有成员在基本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为主要的宗旨。

从当前的社会经济体制来看,市场经济主要实行公共财政政策,坚持公立医院所具备的公益性,其实就是实施财政的转移和支付,国家对各县级的公立医院实施“核算收支、定向补助、超出不补、剩余保留”的预算管理方式。但是在一部分医疗卫生服务真正进入社会市场中后,其医疗卫生的功能在医院的利益和公益二者之间无法进行取舍,很多县级的公立医院打的是公益招牌,其所有权属于国家范围,但是在其经营和管理方面很明显的是呈现出一种盈利性的道路,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大多的公立医院其实都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来展开医疗服务工作。

二、公立医院在财政改革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资金投入量以及提升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水平

我国县级公立医院基本都是由政府投资建立的。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在对公立医院的投资建设方面明显不足,社会经济体制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演变的时候,我国在对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方面,逐渐从全额预算的管理转型为差额预算管理,并且在1998年开始正式实施“定额补助”以及“定向补助”这一制度。

同一时期内也相应的实行了《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中所规定:国家在对医院实施“核定收支、定额定项的补助、超出不补和剩余备用”这一预算管理措施。在这种医疗卫生体制下,因为医院在财政投入方面的投入不足以及在财政补偿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政府在对医院方面的补助占医院的整体收入的比例相对较低,同时,公立医院可以通过为人们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医疗用品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这种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医院的资金主要来源和渠道。

(二)公立医院在财政方面发展实例

为了切实解决人们“看病贵”这一问题,自2009年开始我国党中央和国务院相应的制定出《针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建议》中就提到“坚持公共医疗卫生体制的公益性”和“增强政府的资金投入和责任”。

2011年,公立医院在改革试点当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基础医疗卫生工作和服务的可及性,有效的减轻了人们医疗费用的负担,有效的缓解了人们“看病难、看病贵”这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指出了“设立和完善政府医疗卫生体制的投入体系”。党中央和地方的县级政府都需要加强在公立医院的资金投入,而且要兼顾到供给方以及需求方。逐渐提升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医疗卫生的投入比例和总费用的比重,让每个县城居民都切身感受到医疗费用的减轻,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的提升幅度需要高于常规性的医院财政支出的提升幅度,这样才可以为政府的▼医疗卫生投入在医院总体的财政收入中的比例逐渐升高,使得公立医院充分的展现出其公益性能,而不是通过ญ个体盈利的形式去运营和发展,真正达到服务人民和造福人民的目的。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财政政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在医药卫生领域当中,资金的投入是促进和改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础和有效保障,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控以及引导的方式和手段。对医院的财政政策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对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促进性的作用, 提升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资金投入,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以此来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