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江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一、引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矛盾和问题,必须集中力量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胡鞍钢等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际出发,通过对现有基本国情的分析给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线图,提出只有在五大政策支柱的多重维度做好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之路。刘伟和蔡志洲认为在近些年的经济增长中,我国的总量失衡开始明显地反映出来,而在总量失衡的背后则有深刻的结构性原因。因此,简单的需求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必须通过强化供给领域的结构性改革来解决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
江苏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需要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还需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尤其是要发挥金融市场的力量,借助金融工具盘活金融资源,让资金从产能过剩领域流向供给不足领域。稳健运行的资本市场能提供最直接的投资机会,及时分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实现企业和家庭的财富创造。因此,拥有强大的资本市场、创造活跃的金融市场有助于江苏省经济转型的成功和创新能力的提升。2016 年江苏省要完成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重点任务,最为突出的关键任务在于金融端的改革,有效加大金融支持政策将成为江苏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大的亮点。
二、金融支持江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与重要政策
以金融债务的结构性改革为突破点,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1. 发挥信贷融资主渠道作用,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
进出口银行要增加对产能过剩行业的商品出口信贷支持力度; 国家开发银行要加大对产能对外转移企业的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要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方式,加大对兼并重组企业的支持,简化并购贷款的发放流程,增加贷款额度,同时要严格控制对僵尸企业的信贷规模,向破产清算企业的下岗职工发放小额贷款。
2. 发挥直接债务融资优势,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支持优质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工具; 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发行兼并重组债券; 限制并逐步减少僵尸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规模。二是发展壮大股权交易市场、资产交易市场,鼓励产能退出企业在股权交易市场、资产交易市场挂牌,盘活资产。
3. 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与资本市场的无缝对接
一是支持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横向、纵向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积极推动行业龙头、对外产能输出等实力企业在主板上市融资; 鼓励产业升级、创新型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对暂时不符合主板上市条件或者不愿意排队上市的企业可以先在新三板挂牌。二是积极引导风险资本参与去产能。鼓励风险投资机构联合产业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对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 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细分子行业创新型企业。三是引导保险资金参与去产能。引导保险公司为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出口提供优质的出口保险服务、优惠的保险费率; 引导保险公司对江苏省企业向境外投资转移产能提供保险服务; 引导保险公司为江苏省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贷款提供信用保险; 引导保险公司为江苏省因化解产能过剩而导致的下岗分流人员的自主创业贷款提供信贷保险。
4. 发挥其他市场主体优势,化解产能过剩
一方面,调动融资租赁公司、小贷公司、典当行等金融机构参与去产能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省级资产管理业务,鼓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购买江苏省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成立省级资产管理公司;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金融不良债权的处置,盘活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
以提升住房金融业发展水准为支撑,加快房地产行业的结构性调整
1. 坚持一类一策有保有压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导向
我们认为应该利用利率、信贷以及再抵押等多种金融政策工具制定灵活的房地产金融政策,重点是放宽对库存压力较大、需求较小的苏北地区县级市的房地产金融约束,适当放宽自住型改善型购房需求的信贷约束,对于购买多套商品房进行投资的投机性购房行为执行严格的信贷约束和较高的利率标准,遏制投资炒房行为。
2. 充分发挥金融政策对保障房建设的支持力度
我们认为应加大资本金和保障房资金的注入力度,坚持廉租房的公共产品属性不变,逐步构建商品房市场化、公共租赁房和经济适用房半市场化的多层次、全口径房地产产品供给体系,具体包括: 重点支持保障房项目建设; 针对新城市人口,ฎ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以及新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建立灵活的房产使用模式; 加大金融政策对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金融利率和信贷配给政策保障城镇夹心层的经济适用房供给。
3. 利用金融政策扶持搭建专业化房屋租赁平台
我们认为应培育江苏房屋租赁市场,以金融政策工具为主体,建立配套的房地产金融诚信征信体系,构建完备的房产租赁交易制度,逐步建立租售并举,结构完善的房地产市场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对收购或长期租赁库存商品房的大型国企给予利率优惠及贴息,放松信贷约束; 建立覆盖全省的房屋租赁征信信息系统,加大对企业和居民违规租赁以及违反租赁合同行为的信息披露。
4. 加大居民购房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居民购房成本
一方面,严格执行并落实国家信贷优惠政策,执行国家对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商品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收入比例降为20%的规定。另一方面,扩大住房公积金缴费目标人群范围,提高住房公积金覆盖率。对外来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采取灵活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开展住房公积金省内异地互认业务; 研究开展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 扩大公转商和商转公试点范围。
5. 加大信贷授信力度,支持房地产行业整合
我们认为应该加大对房地产企业兼并重组的金融扶持力度,推动房地产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通过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企业、项目的兼并重组及整合来促进行业整合; 在企业落实债权债务责任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被兼并企业逾期、到期的银行贷款给予展期或转贷;对兼并重组后的企业综合授信给予并购贷款支持; 鼓励各地建立商品房团购、团租平台,引导房地产企业适当降低商品房住房价格;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利率优惠和信贷配额政策加大对商品房团购、团租客户的政策扶持力度。
以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为目标,降低过高的杠杆率
1. 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合理安排债务置换顺序
一是控制政府性债务规模。对江苏省政府性债务实行总量限额控制,每年年底结合江苏省综合财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项目建设计划等因素,提出下一年度全省政府性债务新增规模。二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顺序。综合考虑成本和违约风险等因素,优先置换利率较高的存量债务,切实降低地方政府的负债压力。三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平台管理。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对公司负债情况进行清理甄别,根据清理情况制定相应的偿债计划,逐步偿还。四是积极推行公私合作 模式。多方引进民营资本,参与有一定盈利水平、能够企业化运作的城市公用事业项目建设。
2. 积极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拓宽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
一是优化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环境。进一步取消或简化企业兼并重组行政许可及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 鼓励省属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加强资源整合,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引导金融机构与企业自主协商、妥善解决工业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金融债务重组问题,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二是优化信贷投向。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强授信机制、业务流程、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创新,积极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发展绿色信贷。三是拓宽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完善并购贷款业务,进一步扩大并购贷款规模,合理确定贷款期限; 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对兼并重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筹集兼并重组资金; 对于暂时困难、未来现金流有合理市场预期的企业,通过债务重组等多种方式有效降低其债务负担和杠杆率。四是加快处置不良贷款。开展贷款质量真实性核查,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市场处置主体的作用,通过盘活重整、坏账核销、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不良资产处置工作; 加大对失信行为和逃废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有逃废债务行为的企业实际控制人依法进行惩戒。五是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支持。简化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核准程序,鼓励企业利用境外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 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对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采用PPP 模式开展境外项目合作; 支持走出去企业以境外资产和股权、矿权等权益作为抵押获得贷款。
3. 推进融资机制创新,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一是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加强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建设,改进并完善应收账款质押和转让、特许经营权项下收益权质押、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租赁、保证金质押、存货和仓单质押等登记服务; 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二是探索推进产融对接融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 支持大企业设立产业创投基金; 积极稳妥地推进投贷联动试点; 建立PPP 发展投资基金和PPP 项目储备库,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引入社会资本投入。三是努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银行机构完善内部配套制度,就合理设定贷款期限、创新还款方式、开展自主续贷等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科学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便利借款人的业务品种,合理采取分期偿还贷款本金等更为灵活的还款方式,以减轻小微企业的还款压力。
4. 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一是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建立去杆杆风险监测和信息通报机制,制定和完善金融行业的应急预案,研究制定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重点问题监测预警制度; 密切关注城市发展基金等新型政府债务方式,建立政府债务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施系统性监控。二是加强金融风险管控。强化银行机构风险管理,落实证券、期货风险管控措施; 加强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审慎性监管,落实保险机构风险防控主体责任; 建立企业债券定期稽查制度,加强跟踪企业债券兑付情况;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完善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三是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测和分析,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 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贷款需求,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支持作用; 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减免住房交易有关税费; 积极培育住房租赁市场。
以提高金融效率为手段,降低全社会的生产成本
1. 将资金配置到更有效率的生产部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促进资金流向成长性的创新企业。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培育和发现新的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促进金融机构增强甄别潜在优势行业的能力; 鼓励和支持地方建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省市联动构建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成长性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二是促进资金流向中小微企业。鼓励支持各类专心做中小微企业、个人融资的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完善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促进商业银行推出中小微企业贷款计划,鼓励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优惠利率支持; 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发行小微金融债; 继续扩大续贷政策适用范围,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转贷方式创新,探索推进贷、债、股投贷联动融资等各类创新金融服务; 推动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企业转贷方式创新试点、企业抵质押物拓展等各项工作落地生效。三是盘活冻结资金,提高资金效率。对负债率过高的公司减少继续贷款支持,对市场前景好、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抽贷; 积极稳妥地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并购贷款业务,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的信贷支持; 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有针对性的信贷指导政策,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
2. 提升金融中介效率,降低金融运行成本
一是合理分担贷款业务发生的各项中间费用,加大对银行贷款隐性费用的清理,规范贷款中介服务机构的经营。二是强化涉企收费管理。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切实整治层层加码加价行为; 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过程中评估、登记、审计、保险等中介机构收费行为; 鼓励金融机构清理服务收费项目及价格,列出收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 加强省级定价管理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的执行力度; 组织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对小微企业降费情况进行年度评估。三是进一步充实政策性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的资本金。建立政府、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担保机构的准入范围,降低担保费率; 提高信用良好企业的抵押物折扣率; 鼓励金融机构对风险控制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的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减免保证金、适当提高放大倍数、控制贷款利率上浮幅度等支持措施,不随意收缩正常付息企业的担保额度。
3. 增加金融供给,丰富和创新资金获得途径
一是丰富金融机构的类型。鼓励天使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扩大省市各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 继续积极推动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设立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满足各层次的资金需求。二是提高直接融资所占比重,拓宽资金获取途径。积极扶持发展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要素市场,培育引导私募市场,鼓励并推动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再融资; 大力发展债券融资等各类融资工具,引导企业积极运用交易所公司债、区域股权市场私募债、银行间市场非金融机构债务融资工具等直接融资手段扩大债券融资规模,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积极对接各类保险资金的运用,继续在苏州等地区推进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合理引导企业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三是秉持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加强政府监管,规范推动支付、信用、融资平台等各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支持投贷联动、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金融租赁等金融创新方式; 设立促进金融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等扶持资金项目,鼓励金融行业创新; 完善信息披露体系、征信体系。
以校正改善金融资源配置为核心,补江苏省五大发展的短板
1. 加快促进创新发展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努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补创新发展短板一是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力度,进一步形成具有江苏省特色的普惠性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二是进一步完善江苏省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体系,拓宽适合科技创新特点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推进高收益债券与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三是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强化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科技保险,健全科技创新信用增进机制。
2.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实现江苏省城乡共享发展和全民共享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以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和互联网金融等模式为代表的普惠金融。重点是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 完善筹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积极谨慎地做好信贷资产质押 Ü再贷款。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
3. 建立适应我国金融业双向开放的新体制
一是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进一步打造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等对台合作平台,鼓励长三角等台资企业聚集区发挥优势,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二是要继续发挥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等开放载体的独特优势,在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等领域率先试点,为全国探路。三是出台外贸振兴计划,包括出口品牌、总部经济、市场多元化、互联网+ 外贸、走出去等五大战略,更好地塑造江苏省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4. 加快建立绿色信贷和绿色融资机制,补江苏省绿色发展短板
一是创新激励社会资金投资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的金融制度。二是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绿色信贷机制。三是形成金融市场支持绿色融资的功能。
5. 构建结构平衡、可持续的金融体系,促进江苏省城乡协调发展、南北协调发展
一是提高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建设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二是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构建产权协调、混合所有、有效竞争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构建主流业态与新兴业态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
三、江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风险防范
在新形势下,江苏省应加快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加快不良贷款的核销处置进度
一方面,金融部门要减少不良贷款的形成,同时要化解不良贷款的存量。银行应停止对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方式维持生产经营的僵尸企业放贷; 防止多头授信和关联授信发生,加强风险预警,进行压力测试; 对于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应该通过盘活重组、坏账核销、不良贷款证券化等方式进行风险共担,以化解不良贷款。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督促商业银行真实反映不良贷款情况,按照审慎管理要求计提各项拨备,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核销和处置力度,并增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处置的监管,加强对资本充足率、流动性风险等杠杆率指标的监测,对于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金融机构应通过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降低资产规模以及降低资产业务风险权重等方法降低杠杆率,推进落实金融机构去杠杆。
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
一是引导互联网金融机构在风险识别和计量的基础上确定控制和缓释风险的政策、程序和步骤,制定风险控制的内部控制制度、方法。采用购买保险或与第三方签订合同的方法缓释风险,运用保险工具将风险转嫁,运用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实现一定程度上市场风险的控制和对冲; 健全风险管理的内控机制。二是推动互联网金融自律组织建设,在行业准入、信息披露等方面加强自律管理,建立行业自律准则和业务规范,促进规范经营,建立准入制度,在行业内部互相监督,了解和掌握各企业的资金来源和去向,降低经营风险,维持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条例,包括资金管理办法、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企业评级制度。三是构建有层级的信用评级体系,加快建立全民征信体系,对不同的融资主体进行信用评级,根据评级制定贷款利率与额度,政府牵头将政府信息系统和银行征信系统的客户数据互联共享,建立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引导传统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集聚协同发展。
依法稳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
一是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反非法集资的宣传教育机制。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统媒介和积极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进行宣传,对非法集资进行风险揭示; 工商、民政、教育部门要对新注册企业、养老机构及学校进行预警教育,远离非法集资。二是加强对非法集资资金流向的监控。各金融机构要对各类账户交易中分散转入集中转出、定期批量小额转出等资金异动现象进行识别预警,并及时提供给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三是工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运用定向检查超范围经营、信息公示、风险警示约谈、市场准入限制、建立黑名单等手段从源头上发现非法集资线索,对发现异常超范围经营的违规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打击。四是有关准金融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所监管行业的监测预警和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促进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同时,监管部门要对投资理财、非融资性担保、P2P 网贷平台等重点领域加强监控,会同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已暴露出来的问题,维护金融稳定。
妥善化解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债务风险
一是加强企业债务风险管理。对于僵尸企业、落后产能淘汰企业,应促使其尽早退出市场,避免风险积累和感染; 对于有市场前景、有救助价值、有重组价值的已经出险企业,应坚持以时间换空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化解信贷风险。另外,应对企业公司债券进行定期稽查,监管其在募集用途、信息披露以及本利兑付等方面是否真实合法,防止企业债务风险的发生。二是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增加银企信任,推进银行业务服务和管理的创新,提升风险容忍度,保持资产负债行为理性平衡;拓宽企业股权融资渠道,降低企业对债务融资的依赖,达到消化债务、修复资产负债表的效果,减少企业成本,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让有能力的非正规金融规范化、合法化,强化企业对资金撬动的作用。三是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政策。各地区举债不得突破本地区批准的限额; 分类实行政府债务预算管理; 控制债务风险,根据统一监测的债务风险结果合理确定预警标准,对风险超过警戒线的地区分别给予提示和预警,对债务风险较高的地区予以通报,以督促其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采取措施降低债务风险; 加强社会资本与政府资本的合作,以减少地方政府债务,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