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国有固定资产管理不能适应当下新形势,凸显出诸多问题。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发展持续推进的重要支撑,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政事业单位由管理型转为服务型的标志。纵观目前理论研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缺乏系统梳理与对策优化。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特征与必要性阐释基础上,着重于从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保证、途径和保障角度提出优化对策。期望本文结论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有所启示。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2016年11月21日,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发布了《发展和财政局四更新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改革》,其中明确提出制度更新、方式更新、方法更新和理念更新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必须创新管理手段,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资产的内控制度;创新员工观念,增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但是在现♒有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进行创新或者创新力度不够。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固定资产的特征和必要性详细阐释基础上,着重对其平台、制度、模式和人员培训进行对策优化。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来源于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部分事业单位少许经营所得,但不以盈利为目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范围较广泛,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对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达到1年以上且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资产,都应该将其纳入管理范围。具体而言,固定资产呈现五个特征: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并不反映评估价值和合同协议价值间的差额;二是固定资产管理并不反映固定资产盘亏、出售、报废、毁损的净值;三是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价值应该同时反映在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会计账户中;四是传统的固定资产并不计提折旧,按照新事业单位会计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该计提折旧;五是建设支出只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不作支出核算。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处于“重购置、轻管理”阶段,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国有资产是国家的,只要自己不占用就不能没有了,其资产是否损坏均与自己无关,这种管理思想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逐渐减值;其次,新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要求其必须创新资产管理制度、方式、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后,互联网环境逐渐成熟,웃对各行各业均产生重要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处于新常态下结构性改革时期,必须适应当下新形势。综上分析,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适应当下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手段。只有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创新,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搭建信息化平台。搭建信息化平台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化平台搭建适应当下我国分♀享经济发展。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要涵盖单位专项资产收益信息、调剂、报废、捐赠、出借、出租、配发、出库、调拨、入库、配置无形资产、专用设备、车辆与土地等信息,单位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从这个库中提取和储存信息。其次,搭建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包含资产的购置、使用、出租出借、查询和处理模块,同时单位可以依托于固定资产的查询等功能随时查询资产价值情况和流动信息。再次,要将决策支持和经济分析功能嵌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当中,能够通过动态监督资产流动信息管理和合理配置单位优先资产资源。最后,要借助信息化平台的共享信息满足单位其他信息化需求,在互联网环境下部门追求个性化、交互化,保证系统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加强系统财务的统一管理。总之,搭建信息化平台是适应当下新形势的关键措施。(2)固定资产管理的保证――强化制度建设。强化制度建设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保证,是实现固定资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单位必须明确内部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根据搭建的信息化平台模块,分别对其购置、使用、处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引入经济审计机制,对能够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内部人员或者团队给予奖励。此外,目前使用单位开始引进条形码管理,对购置的固定资产分别进行编码,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通过扫码跟踪资产的流动情况。建立健全资产信息反馈制度,将制度落实到人,只有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信息化平台可以井然有序的分流信息。总之,制度化建设是单位内部控制和资产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3)固定资产管理的途径――借鉴成功模式。借鉴成功模式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途径,目前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开发了自己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例如湖北省的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资产配置标准和配置目录,实现了资产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公开化。借鉴成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一是要建立分享信息平台,将部门间的网络进行链接,形成财政――主管――资产三部门三层次的监管体系;二是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明细表》将单位内部固定资产录入系统;三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监控,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到处理均要进行扫码和监控;四是网络共享,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与财政部门实行网络互动办公,资产的配置与使用均要受到财政部门的审核与监督。总之,借鉴成功模式,不断修正自身单位的管理模式是实现资产增值保值的重要途径。(4)固定资产管理的保障――强化人员培训。强化人员培训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保障,资产管理实质上是管理单位内部的人,资产管理系统的搭建需要掌握技术的人,技术外包只会缓解单位一时的困难,但是长期的技术维护仍然需要单位内部人员的培养。因此,一是鼓励管理人员专研技术和资产管理能力,强化信息技术数据库与基本原理学习;二是邀请外部的专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了解最新法律法规、制度设计和业务模块培训;三是利用搭建的平台对员工进行培训,利用网络化共享培训信息。总之,对新人与“老人”的培训,适应当下新政策与新环境是当下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分享和信息共有化是当下各行各业的共同发展趋势。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对资产管理的改革是实现资产增值保值的第一步。本文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和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途径、保证和保障措施,平台化、制度、模式和人是实现资产管理的关键要素。但限于时间和篇幅,本文并不能详细展开研究,期望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徐航.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探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
2.苏秀娟.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中国外资,2013.
3.李正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