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改革思路
将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尤为重要,其包含资产划转和重组、财务核算及改制之后经营管理等。改制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要依据实际状况,对财务管理改革思路具备清晰的认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从而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必要性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深化经济
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社会环境下,对部分事业单位,尤其是具有经营职能的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能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激发其活力。因此,要依据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对事业单位进行改웃制,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事业进步。
事业单位实施分类改革之后,
对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助于建设现代组织体系。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事业单位要通过转企改制,参与到市场化进程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
二、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工作逐渐深入,其传统财务管理体制中的各类问题也逐渐凸显。如果不及时进行解决处理,就会对单位的经营效益以及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就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解决,保障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
管理方式及财务制度无法满足
企业财务管理需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要求以及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例如,事业单位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以至于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无法对实际资产状况进行明确反映。固定资产购买核算时,分别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余额,直接记入支出,在固定资产核算中对是否计提折旧有决定权。固定资产购买时,将购置金额全部作为支出,使事业成本虚增,不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同时因运行成本中不含折旧费用,致使成本核算不完整,出现盈余虚增情况;成本核算中,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很难对具体经济业务进行完全反映,出现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匹配的现象。
财务报表的信息不完整。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信息有限,它是对事业单位特定时期内资金流动以及盈亏的一种记录,可以说是对资金使用的一种监督方式。但是,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所呈现的信息十分有限,对于资金的使用及其产生的效益很难准确反映,而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采用预算绩效考核方法,以预算管理为主,不注重经济效益,使成本核算过于粗糙,缺少细致性、全面性的考虑,导致报表信息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内在要求不相一致。此外,事业单位在财务报表的制定上,忽视了对现金流量的合理编制,从而增加了现金管理的难度。
缺乏全面有效的预算管理控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资金使用缺乏规划,仅进行事后核算。很多单位对经费开支进行实报实销,并未依据预算管理来对预算进行有效执行。财务人员没有在资金使用之前,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预测,也不注重控制资金使用过程,资金收支考核工作又过于单一,使财务监督并未发挥实质性效用,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薄弱。
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缺乏内控意识,使内部控制停留在规章制度层面,甚至将内部控制划归财务部门。我国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实施时间不长,对于内控所涉及到的要点也不明确,很难从整体上做到全面性和规范性,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在具体实施上缺少针对性。除此之外,当期很多事业单位没有构建内审制度,缺少了制度的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就会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样就会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增加。
核算及管理方式无法适应企业
管理目标。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原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核算和管理方式与企业管理目标缺乏衔接性。在税收管理方面,对财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管理要求。因专业水平限制或管理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企业财务工作及发展要求。
三、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改革思路
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成本观念。事业单位转企之前,无论是成本、资产核算方式,还是财务报表的信息反映状况,都与企业管理要求存在偏差。转企之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建立符合本企ฟ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转制单位也要依据实际要求,将会计衔接工作落实到位,依据具体规章制度,对会计科目和核算方式进行重新设置。核算要求包含以下内容: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以及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提取折旧和摊销等,收支核算时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同时,员工要重视成本核算,实现管理、销售费用控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各种财务会计信息,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
注重财务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转企之后,科学分析日常财务状况,依据企业化财务管理需要,以会计信息分析为基础,实现对财务工作的实时化监控,这样可以保证财务报表所反映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可以使成本和收入费用在核算上更加细化。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选择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建立规范的指标体系,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为企业和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同时,要将现金流量分析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使现金流量表更加完整,确保各项资金的合理应用。
规范预算,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出资者、经营者与各部门及职工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制约,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转企之后,要明确市场动态,对单位经营收支实施全面预算控制,事前制定预算计划,事中执行监督控制,事后进行总结分析,使预算管理程序中包含资金收支,并限制无预算支出。对全面预算进行编制和执行,使财务管理关口前移,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更具前瞻性和预见性,将业绩考核与预算指标挂钩,使员工日常工作更加积极,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 シ其经济效益。
健全内控制度。企业管 ☺理中离不开财务内部控制。如果内部控制比较完整,能够使财务报表信息更真实可靠,实现财务风险控制。转企改制之后,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领导层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确保自身参与性。对内部控制过程进行规范,使各岗位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防范违法乱纪的行为,同时要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同时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将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落实到位,使其具备较好的实施效果,并注重人才培养,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水平不断提高。
强化财务人员管理意识,构建培训发展机制。根据实际财务管理改革工作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和培训,使其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强化财务人员的企业财务管理意识,使其对投资风险、成本筹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经营收益等具备明确认识,并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加以践行。与此同时,构建财务人员培训管理机制,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能真正服务于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改革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转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管理部门要依据事业单位发展背景及财务管理工作要求,明确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问题,完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财务分析,使预算过程更加规范,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充分提高经济效益,使其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具可开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