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时间:2024-12-27 03:01:5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构建和谐 高职教育质量 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凡是缺乏教师关爱的地方,学生的品德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正确理解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标准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高职教育的水平,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师和学生是整个高职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也是高职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如果忽视了师生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相互作用,势必会影响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师生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等各方面的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在农业、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教学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治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旧的师生关系遭受了一定的冲击和破坏。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和谐教育”,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教育的过程是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和发展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教学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假如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二、充分认识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高考失利使高职院校学生中不少人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信心动摇。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一些不愿交际或自命不凡的学生游离于集体之外。这与他们内心强烈的独立意识、向往比较稳定的友谊、希望有更多的男女交往之间形成心理上的紧张。进人高职院校后,学习内容、深度、难度的变化和学习方法上的新要求,对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不能及时调整自我状态,一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进而导致学习缺乏动力,对专业不感兴趣。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严峻激烈的市场竞争,毕业班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也使部分学生无所适从、紧张不安。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不良现象对校园的冲击,使本来就觉得处于竞争劣势的高职院校学生更容易失去坚定的信仰,产生对社会悲观、失望的心理,在学习、生活中碰到挫折时,情绪低落,优心忡忡。青年学生充满激情与幻想,但是由于阅历较浅,他们对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和现象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和评价,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由于上述原因,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心理上存在更多的心理障碍。自卑、孤独、焦虑、抑郁、困惑等心理现象较之其它高校的学生表现得更加普遍。

具体表现有以下三点。一是厌学。相对于本科生而言,高职学生中旷课、迟到、早退、不做作业等现象更为严重。二是漠视社会规范。据有关调查显示,高职学生中发生不文明行为、违纪甚至违法现象的几率都要高于本科生。三是以自我为中心与从众心理。相对而言,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合作的能力与意向,缺乏关于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深度交流和探讨。在行为选择上,他们更倾向于跟随大众传媒和周围人群的一般做法。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是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构建相对稳定的教育关系

师生间最基本的,关系应该是“教”、“学”关系。一般而言,师生间的“教”、“学”关系不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相反,这一关系是由教育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教师与学生有各自的地位、任务、职责,注定了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然会形成一种授受关系。教师的工作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教师是传授者,而学生是接受者,教师掌握和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进度。教师的这种传授者角色是社会赋予的,而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是社会所规定的,也就是说,不论在哪个时期,哪个国家要想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首先必须维持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稳定关系。在这种稳定的教育关系中,我们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高职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准和教学质量,才能更好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那么,新时期高职师生间的教育关系表现在哪里呢?在这种新型稳定的教育关系中,教师可以是学生,学生也可以成为教师,课堂不再是教师一统天下的一言堂。师生可以围绕一个共同的问题畅所欲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但学生也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也有义务尊重他人的发言,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总之,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问者”、“论者”以及“动手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文化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构建相互平等的人格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感情的账户。师生之间同样如此,学生对教师的倾慕、依赖,让教师觉得被需要,增加自我价值感,所以都是存款;而教师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也都是存了一笔爱的款项。相反,一句尖酸刻薄的话、一句指责、一脸的冷漠都等于巨额提款。人类向来都是用爱来交换爱,教师对学生奉献爱心、诚心,必然会赢得学生的敬重,形成教育威信,这也是教师完成教育任务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效率。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过¿:“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课堂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教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只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才能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使教学双边活动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只有创建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人际关系,才能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进而促生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此,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师平时应很注意对学生的感情投人与积累,与学生一起活动,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学生的想法,尽力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善于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充分理解并重视学生的一些独特的奇妙的想法,这样学生在教师面前就会产生一种人身安全感和思想自由感,学生才敢于在教师面前说话,说真话。这时教育就能“对症下药”,课堂才能生动活泼,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才能被学生所真正地接受。

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应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老师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在教学中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得到学生的认知认同。同时高职学生是处在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

构建相互促进的道德关系

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可是学校也是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高职学生将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与家长、学校的教师以及其他教育成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响。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对成长中的学生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种精神上的、社会道德上的影响并不是靠说教就能产生的,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儒化,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同样,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做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做出反响,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这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确实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都无法比拟的精神挑战。

所以,我们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应该构建一个师生间相互促进的道德关系,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这样高职ฒ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够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没有优良校园文化的院校是没有发展前途的院校,而“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创建和谐校园的今天,作为引导优良校园文化的主体,我们每一位从教者都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讲究教育技巧和策略,推动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推动和谐校园、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创建,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