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摘 要:中小企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以及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偏弱,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融资途径分析
1.直接融资途径分析。企业直接筹资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以及吸收直接投资等。直接筹资不但可以筹集债权资金,而且还可以筹集股权资金。但相比较而言,直接筹资比间接筹资的手续复杂,筹资费用也相对较高,但筹资区域相对广阔,可以直接筹集社会资金,便于提高企业的知信度。
2.间接融资途径分析。间接筹资方式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中介牵线作用,提前筹集资金,随后再向企业提供。除了融资租赁外,间接筹资的基本方式是银行借款,通过间接融资方式形成的主要是债务资金,主要用来满足企业日常的周转使用。相对直接筹资,间接筹资程序比较简便,融资效率高,费用较低,但相对容易受金融政策的影响和制约。对于中小企业来讲,通过间接融资的方法取得资金是一种非常普遍也比较容易的融资途径。
(二)融资方式选择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主要还是通过银行贷款、企业自身的利润积累及企业职工的集资等来实现的。整体而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其融资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企业的内部集资,内部筹资占据的比例相对较高,外部比重较低。而在外部筹资中,由于现在我国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大部分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达不到资本市场入市的标准,通过外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渠道来获取资金还不现实。此外,债券市场在我国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都比较困难,而信誉度不够及发展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就显得更加困难。总体来看,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还是以内部融资为主,而外部融资主要还是以银行的短期借款为主。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一)内部困境分析
1.自身实力不足。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在我国整个中小企业范围内,企业信用度较高的有很多,但从整个市场分析来看,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不规范的现象严重存在,企业本身的积累不够、经营波动性大、企业收益率不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是很强、信用观念和意识不够。企业融资需求大的同时,难以提供金融机构所需要的授信抵押物品。
2.融资结构不合理。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还∞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内部资金结♡构不合理直接导致经营业绩差。在企业建设的初期,企业的发展一般只需要支付很少一部分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支出,但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长期资金是中小企业最需要的。然而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讲,想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须符合其相关规定和要求,而对绝大数中小企业而言又是比较困难的。二是企业负债结构偏高。中小企业的流动负债与总负债比率均高于大型企业,主要表现为流动负债所占的比例较大,企业负债过重。资产负债率高于大型企业,说明中小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程度偏高。长期负债明显低于大型企业,在总负债中比重偏低,意味着中小企业以长期资金弥补固定资金缺口的机会较少,中小企业获取长期贷款的难度更大,同时也说明了短期资金长期占用严重。从债权债务方面而言,要平衡债权融资和债务融资,而从债权融资进一步还需要考虑长短期搭配、融资品种搭配、与业务需求搭配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企业有限资金的有效性,解决资金结构的不合理。
3.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般只注重于短期的利益,往往忽视长远的规划,尤其在人员素质培养方面,只注重短期的人才效应,缺乏对员工的长期素质培养,致使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是粗放式的资金管理,没有融资目标,缺乏长远的规划,对新型的融资产品和融资理念也是一知半解,资金管理更是混乱不堪。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较差,公☿司集权现象严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缺乏对信用记录和信用观念的建设,报表账册混乱,内部风控制度不严。所以,加强相关人员专业的融资能力、提升领导和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讲显得至关重要。
(二)外部困境分析
1.政策落实力度不够。近几年,我国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而且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些政策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存在政策和实际的“落差”。在给中小企业授信的过程中银行过于注重抵押品和担保物,而往往轻视中小企业成长性与偿还能力,在解决中小企业抵押难问题上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没有真正起到作用。二是相关政策实用性不够。如银监会制定出台了适度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的新规政策,但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于设置不良贷款容忍度没有有明确规定,政策新规没有真正落实下来。三是相关金融扶助政策没有集中。中央、地方财政预算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难题成立了一些专项资金,这些专项资金扶助是由好几个部门推出的,资金额度不高但却比较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金管理的成本。
2.融资信息不对称。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存在。对于获取中小企业的信息要相对困难,一方面,中小企业大多数财务管理不规范,对于财务报表和经营记录缺乏足够的财务审计部门认可。此外,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经营持续时间也较短,而且行业变更较快,因此信息披露的渠道也非常狭窄。而信息收集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一项消耗成本,耗费时间物力和精力。因此,他们只能通过企业的抵押担保物的利用以及信用记录的关注来平衡他们获取企业信息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增加了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融资的障碍。 3.金融机构利益偏好。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经济在达到一定规模后不但能够降低单位资金成本而且给其带来更大的效益。因此,银行当中小企业不能满足增加信贷条件时就会拒绝贷款。此外,银行在无贷款利率上限的政策下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弥补增加的信贷成本,但是信贷利率的提高又会使风险较低的中小企业退出,剩下的只是市场上风险较高、敢于冒险而又愿意支付高利率的企业,使整个市场处于资源失衡、风险加大、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更难的状态。
4.民间融资不规范。民间融资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目前民间融资体系还不规范,制度也不完善,民间借贷中造成的经济纠纷,给我国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行以及经济活动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三、对策和建议
(一)微观管理对策
第一,中小企业应当分析自身所处的企业发展阶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融资方式。中小企业一般都还处于初期和发展阶段,在外部融资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内源融资的比例是中小企业维持较低资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三,尽管中小企业处于企业的初期发展阶段,企业应当从头重视本身的信用问题,参与信用评估,尽早纳入社会信用系统,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外部资金的可得性,从而提高融资效率。
第四,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低下常常是因为受其自身规模的限制。在单个企业无法达到要求规模时,中小企业可以考虑与其他企业或机构构建合作关系或企业战略联盟,☣从而获得规模经济。在这种规模经济下,企业间相互合作,形成合力,能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均摊、相互配合,成为一个默契的整体。
(二)宏观政策建议
第一,在中小企业普遍依赖内源资金融资的情况下,强化其内源融资机制更有利于缓解其融资困境。因此可通过制定鼓励中小企业积极积累留存收益的税收政策来加强中小企业积累资金的积极性,缓解中小企业内源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政府财政支持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高科技产业的投入。
第二,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多层次的融资服务体系。在银行呆坏账准备金、资本结构优化扶持金、新增上市额度等优惠政策,几乎全对大中型企业储斜,大企业可列入国家计划及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小企业则没有此项优待。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不平等现象,关键在于完善中小企业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可以借鉴成熟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经验。比较美、英、日三国的融资支持体系可知,建立一个统一归口管理中小企业事务的机构可以有效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提供各种配套资源。同时,统一管理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窗口,减少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转辗于各部门之间进行审批的繁杂手续,降低登记审批成本,杜绝由此产生的寻租成本,有利于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