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分析

时间:2025-01-15 03:33:0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教师的培养成效是对国家未来的保障。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社会对高校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高校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对未来的教育事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教师资格国考背景、高校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和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方面进行分析,为如何提高高校师范生实践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教师资格国考高校师范生实践能力

一、引言

教师资格国考强调实践性的价值取向,对师范生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对于高校师范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师范生的基础摇篮,必然承担起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师范生的重任。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师范生颇多不足,如在实践能力方面不够成熟,无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相一致。需要加大力度有效提升高校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使高校师范生具备良好的教学实践能力,快速在教师岗位上发光发热,将自身所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所得。

二、教师资格国考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学期制度;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2014年国家教育部第16项工程工作重点要求全面构建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标准体系。高师院校必须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具有实践智慧的未来人民教师。2015年教师资格证逐渐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师范生不再直接被认定教师资格。教师资格的国考对高校师范生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笔试科目和面试部分,加大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的考查比例。在教师资格国考的面试中,教学设计所占权重10%,教学实施所占权重35%,教学评价所占权重10%。教师教育的发展已经由知识型转向能力型,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资格国考预示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对量的要求转变到质的要求。

三、高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分析

本次研究针对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高校师范生实践能力这一课题进行实地调查。以某师范学校的420名在校师范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发现,该师范学校的师范生在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部分教学实践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课程不完善,高校老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实践水平;实习次数少时间短,实习的模式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师范生在实习学校主要作为旁听,独立讲课次数少,缺乏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沟通。1.教学实践技能课程不完善。当前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主要分三大类:公共类课程、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类课程。三个板块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公共基础课约20%,学科专业课70%多,教育专业课占比只有7%,没有开设专门的技能训练课。发达国家的实践类课程的课时一般占到总课时的10%以上,其中英国25%,法国20%,美国20%。相比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我国教育专业课比例明显偏低。调查发现,师范生最想提高的能力就是教学技能,用人单位认为师范生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是教学技能。而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技能训练或课时较少,师范生的技能训练大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由于技能训练耗时长成效低,经常出现重理论而轻实践现象,而技能培训方面的教师大多是授课教师。对于师范院校相关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有17%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帮助不大;45Ⓐ%的学生认为内容还可以,对自己起到了一定的帮助;认为对自己学习起到指导意义并且很有帮助的仅为37%。高校的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还需要加强。2.师范生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的师范生对学校教育以及实习并没有一个正确认识,认为学校的培养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仅是为了能够顺利毕业而学习,对于学习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对学校设定的课程和实习没有很高的积极性。高校师范生并不是都打算将来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清晰,对未来职业选择比较迷茫,缺乏职业素养,在学校学习的时候缺乏专业思想。要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的学生比例最大,占61%。但还有很多人对自己的未来存不确定性或缺乏积极性,其中19%的高校师范生将教师作为普通职业考虑,未来变动性还是很大。15%的师范生没有体现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情,只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没有深度的钻研。3.实习方式局限性。师范生传统的实习方式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部分师范生去比较偏僻的地方当顶岗教师,另一部分师范生去师资较好的学校当旁听生。顶岗۵教师的条件比较艰苦,可能会让师范生产生畏难心理。在偏僻的地方师范生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教学指导,缺少优秀教师的课堂学习,自己想怎样讲就怎样讲,对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多少助益。而在师资较好的学校实习,实习学校出于对学生教育的考虑,担心实习生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所以不会给实习教师太多独立讲课的机会,更多的时候是作为旁听者。师范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教育实习成效性差低,不利于其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师范生的实习时间短、次数少,一般实习时间都安排在大四期间完成。大四学生面临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根本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好好实习。

四、高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如何提高高校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在保证师范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强调实践情境多样化。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注重理论性,以夯实基础课程为前提,丰富高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完善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实习训练,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等方式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训策略分为六方面:改革课程设置、健全学校实习制度、实践能力培训时间调整、师范生自身调整、构建同 ツ伴互助体系、反思性实践。

1.改革课程设置。学校要活力办学,丰富教学方法,多开设一些相关的技能课程,如班主任工作、教师技能训练课、教学设计、三笔一画等。发挥学生团体作用,在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能力比赛,如师范生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强对师范生的技能培训,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以及播放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录像帮助师范生感受到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师范生对自身和目标有着更加清楚全面的认识,自查自身不足之处,使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2.健全学校实习制度。创新实习模式,丰富实习方法。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和周边教育机构的优势实现实习多元化。加强与中小学校的紧密联系,与实习学校建立伙伴关系。实习方式可以采取学校实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先在环境师资较好的学校去实地学习,再送到稍微偏僻一些的地区进行顶岗实习。师范生在环境师资较好的学校可以观摩优秀教师的课题讲学,与优秀教师直接接触开展教学交流。顶岗实习能够给师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将学习收获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开拓夯实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3.实践能力培训时间调整。我国一般高校的教育见习实习是4~7周,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的需求。高校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培训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应该只集中在大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贯穿大学四年。为了避免与师范生考研和找工作的时间冲突,实习时间应提前到大二进行。有了充足的时间准备和积累实习经验,可以将大一的理论学习及时运用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充分消化反思。

4.师范生自身调整。很多师范生出于对自身的不自信,面对学生时不知道怎么讲课甚至出现不敢讲的状况。师范生应该在实习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如师范生要积极钻研教材,吃透教学内容,养成认真备课、积极准备教案的好习惯。加强试讲练习,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校内积极开展微格教学,提升自己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技能。与指导老师积极沟通,多了解以前实习时出现的问题。充足的准备能有效减少师范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让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有利于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5.构建同伴互助体系。加强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联系,积极促进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形成。许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经历注重过程却忽略实习结果,难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要虚心地从指导教师那里吸取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认真学习他们的教学实践智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成果;要与同伴分享收获的知识与经验,不断提升自我;要与同学之间进行沟通,及时获得反馈信息。通过不断完善自我认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

6.反思性实践。许多师范生不懂得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教育对象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很难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当下的问题情境做出行动。只有通过教学反思,对教学方式不断精雕细琢,才能找到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五、结束语教师资格国考对高校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示我国高等教育由对量的要求转变到质的要求,开创了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局面。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任重而道远。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有利于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对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的督促。提高高校师范生的实践能力需要社会、学校和师范生自身等多方面积极努力,开拓创新。各师范院校应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提高教育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主动进行师范生实践能力培训,为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拓宽途径,促进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从改革课程设置、健全学校实习制度、实践能力培训时间调整、师范生自身调整、构建同伴互助体系、反思性实践方面进行教学实践改革。

参考文献:

[1]侯欣舒.师范生专业思想及基本技能情况的调查分析——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

[2]王冰,于海英,王慧.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

[3]付兰.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教育实习对策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报,2015

[4]王义全.师范生实践智慧及其生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