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研究

时间:2024-12-26 23:05:5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和主要动机,由于盈余管理会削弱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文也提出了遏制不良盈余管理行为的措施,从而维持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措施

会计利润反映了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同时也是企业所有者评估管理层业绩的重要依据,由于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或者操纵真实的交易和事项,会改变报告利润,因而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会有选择性地对对外报告盈余信息进行干预。这个过程就是盈余管理。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

1.利用时间差调节利润

这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时最常使用的方式。对于企图将利润增大以达到利润指标等目标的上市公司,通常会将形成的销货收入暂时挂于“预收账款”而不确认营业收入,而将已发生并支付的成本、费웃用暂时挂于“预付账款”类科目而不确认成本、®费用。利用权责发生制,管理层可以按其不同的目的将利润分布于不同的会计期间。

2.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等会计科目调节利润

在会计实务中上市公司习惯于利用准则对这两个会计科目规定的模糊而进行盈余管理,将界定模糊的收入与费用归于这两个科目下。这点在费用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将已发生并支付的成本、费用暂时挂于“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下而不确认成本、费用,从而提高利润。

3.利用关联方交易操控利润

关联方之间由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控制,且常涉及显失公允的交易,关联方交易自然成为了盈余管理的一种常见方式。上市公司按照低于市场价格的协议价格从母公司或其他关联公司购进原材料等,或按照高于公允价值的协议价格向母公司或其他关联公司销售产品。从公司集团的角度利润并未增长,但对于上市公司自身来说,利润却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4.利用资产重组调整利润

国有企业改组上市,涉及大量的资产重组事项。例如,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国有上市企业的劣质资产与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下的优质资产进行交换,同时确认资产增值收益,这是国有上市公司调节利润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也可以由当地政府出面,与集团公司以外的公司进行资产交换,这样还可以避免在“关联方交易”事项中进行披露。

此外,盈余管理的手段也包括:利用利息资本化或虚拟资产调节利润、运用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融资方式、股票回购、资产处置、调整酌量性费用、销售中运用宽松的信用政策等。由此可见,盈余管理的方式繁杂并且有些手段隐蔽性很高不易被察觉。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1.资本市场动机

为了获取上市资格和达到配股条件,上市公司也会积极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上市公司业绩不佳面临退市风险时,便可能在亏损第二年通过多摊销多结转费用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显著调减收益,而在第三年又做出显著性调增收益的操作性应计会计处理从而实现“扭亏”,避免了公司连续三年亏损,最终维持上市资格,保护壳资源。

2.契约动机

从债务契约角度讲,违反债务契约的成本❅是很⌘高的,管理层为了避免违反债务契约,会利用盈余管理达到契约中规定的财务合格条件。从薪酬契约来看,股东通常会利用业绩指标(尤其是利润指标)来考核管理层是否完成了薪酬契约。这一举动会促使管理层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进行盈余管理,以完成业绩指标,得到承诺的最大报酬或晋升机会等。

3.政治成本动机

政治成本,是指某些行业的公司面临与会计数据明显相关的严格政府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低于或高于一定界限,消费者、公共媒体等社会各方面会给予大量关注,这样不仅容易带来审查风险,还有可能迫使政府出台对这些行业调高税率、管制价格的相关规定等,影响企业正常发展。因此,管理层会进行负向的盈余管理以调低利润指标,避免“树大招风”,向公众展示其非暴利的形象。

三、遏制上市公司不良盈余管理的措施

1.完善会计准则,跟进准则制定进程

盈余管理行为操作起来归根到底是需要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经过几次变革已逐步趋于完善,但其中一些准则仍然存在可操作性差、针对性模糊的情况,以致一些上市在实务中大打擦边球。同时,经济事项的种类是在不断变化的,我国的会计准则应及时跟进,及时修订针对新兴产生的经济事项的规定,避免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

2.健全领导考核办法,完善管理层奖励机制

上市公司领导层的考核依据不仅要以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指标为主,更要配合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流动能力指标等同时考查,考察的指标越全面,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目的的难度越高、代价越大。同时,奖励机制也要进一步完善,除了企业业绩的ฌ增长,更要注重对企业技术水平、产品发展前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非量化指标的全面考察。

3.规范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完善资本市场监控体系

目前证券市场上,从IPO、配股、增发,到暂停上市、退市等,其财务条件仍然以净利润这一项指标为主,这种“以净利润论英雄”的政策导向必然会导致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调节利润,并不能真正起到合理筛选企业、正确引导投资导向的作用。本文建议,资本市场考核企业的财务条件也应多元化,包括债权人与企业订立的债务契约,真正关注企业健康发展,而不是使企业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铤而走险,损害其长远的发展价值。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