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基础问题的广谱研究
"
“思想”是个复杂的概念,要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为方便起见,这里先给出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即思想是特指人们关于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相对稳定的看法或观点。
这个概念表明,“思想教育”概念中的“思想”,不是指哲学一般意义上的认识或意识,而是特指人们关于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因此,思想的内容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观点、历史的观点、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意识、审美意识等等。
这个概念没有指明思想是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也就是说,思想不一定形成完整的体系,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的思想未必形成理论体系或完整的世界观。因此,思想有成熟和不成熟的区别。
所谓思想的“相对稳定性”是指思想(某种认☠识)一旦形成,就有了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不变性。但这种独立性、不变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当认识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或人的认识角度、思维模式、世界观等发生了变化,人的思想也会发生变化。
由于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因此,思想便与社会的存在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思想现象的基本问题是思想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下面,我们便根据广谱哲学有关的概念、理论、模型和方法,对上述问题做
一些相对确切的剖析。
一、思想杂化现象的多影分析
针对思想现象,我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例如,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为什么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乃至对立的思想?即使对同一个事物,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更有甚者,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事件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如在不同的时期)?我们把在一定社会范围内的上述复杂多样的思想现象称为思想的杂化现象。
按照广谱认识论的观点,认识是一定观控模式(观察、控制方式、方法等)变换下的广义影像系统,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也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影像系统。设f是主体的某种观控模式,G是某种社会事物集,则
f:G→f
(1)
就表达了主体通过观控模式f对社会事物的反映过程。这里G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影像集
容易知道,这个初步的模型已经表达了如下的内容:
(1)人的思想是对社会事物集G中的事物(社会事件、社会关系、社会系统等等)按一定观控方式(一定的观察角度、一定的控制方式等)生成的广义影像系统。
(2)若f是1-1变换,则社会事物不同,人的思想(表现为广义影像系统)亦不同,即对
(3)若f是1-1变换,当社会原形变化时,作为影像系统的人的思想亦发生相应的改变。若在
(1)式中,引入时间参量集T,则
(1)式成为
(2)
这时,若
现在考虑人的主观方面——主体的观控方式f的影响。如果可供人选择的观控模式(或认知方式)f是一个集合,即
(3)
那么,人的思想便表现出极大的复杂性。
(3)式表明,观控模式不同,观控结果亦不同。当i≠j时,有fi≠fj,且fi≠fj。这说明,即使是对同一个社会事物x∈G,由于他选择的观控模式不同,则他获得的认识结果亦不同。人对观控模式的选择,或者是主动的(受某种价值观支配),或者是受动的(如思想教育的结果),前者表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后者则表现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可变性。
概括地说,人的思想是一定观控模式下对杜会事物变换后的广义影像系统,由于社会事物和人的观控模式的不同而导致了影像系统的不同,或者,由于社会事物和观控模式的复杂多变而引发影像系统的复杂多变,这就是思想杂化现象的多影观点。
由于思想杂化现象的多影性,给思想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应注意的问题。
(l)在一定社会范围的人群中,对同一社会事物存在不同的乃至相互冲突的思想属于正常∞现象。根源在于在人群中存在观控模式的集合F=fi↑G,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自己的观控模式,因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如果把观控模式着作是一种标尺,则F表明存在多种标尺,用不同的标尺去衡量同一个事物,自然结论不同°。思想教育工作者针对这种思想的多样化现象,首先要探究各种思想背后存在的观控模式是什么,而不能简单粗暴地强求一律。
(2)在重大问题上,要辨别思想的正确与错误。尽管不同的人对同一个社会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这些不同的观点可以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原因在于任意的观控模式fi∈F不一定能保证观控结果能如实地反映对象的本来面目。
例如:
第一,fi是一种单纯的镜像反映,则对复杂的社会事物,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看不到事物的本质。
第二,fi是一种限定映射,即只限定在社会事物的某个局部(如盲人摸象),因而无法反映事物的全貌。
第三,
总之,辨别思想的正确与否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把观控模式(认知方式)搞正确。应该明确的是,通常说的“立场、观点、方法”都属于广义的观控模式。显然,苏东剧变后,大学生中产生的“共产主义渺茫论”,关键是观控模式(或认知方式)上出了大问题。
在观控模式集的意义上,真理是一个集合。如果我们能够辨别思想的正确与否(例如按照广谱认识论的认识客观性判据),那么,按照上面的多影观点,对同一个社会事物,不同的乃至互相冲突的思想有可能都是正确的,或各自包含一部分正确的成分。这是因为当人们选择了n个不同的观控模式时,如果这些观控模式是代表n个不同层次(角度)的科学模式,那么,人们将得到关于同一对象不同层次(如现象和本质)、不同侧面(如正面和反面)、不同时段(如过去和现在)的n个认识,这些认识在指定的层次、侧面、时段上可能都是正确的,虽然它们各个不同甚至互相冲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广谱存在论的多叶客观性定理)。这正如人们观察同一个正圆柱体一样,从一个方向投影是“圆”,从另一个方向投影是“方”(矩形),在指定的方向上都是正确的结论,虽然这两个结论正好相反。反过来说也一样,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的认识是许多正确认识的总和,其中每个认识正确地反映了对象的某个局部、某个侧面、某个层次、某个时段,因而它们各个不同乃至于互相冲突。通常关于“真理只有一个”的说法只在下述意义上为“真”,即“在指定的唯一的观控模式下,真理具有唯一性”。但若观控模式是一个集合F=fi↑G,则真理自然是一个集合
"
二、思想稳定性的类变分析
思想的流变性和定性是常见的两种思想现象。一方面社会存在的各种变化反映到人脑中会产生新的思想,人脑中各种信息的组合也会产生新的思想,这使人的思想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中国由计划经济模式转换到市场经济模式,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出现了许多新内容。这些就是思想的流变现象。另一方面,思想一经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不仅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是很难改变的,而且对某些具体社会事物(例如对于具体人和事)的看法一经形成也是很难改变的。这就是思想现象的稳定性问题。
思想的稳定性和流变性都有一定的相对性,按照广谱哲学的数学观点,它们都与等价关系密切相关。所谓等价关系就是满足自返性、对称性和传递性的二元关系。广谱哲学认为,等价性是一种极其广泛的辩证同一性(有内在差异的同一性),例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而言是等价的,因为它们满足自返性、对称性、传递性,但它们又各有自己解决具体问题、其体任务、制定具体战略和具体策略问题上的诸多特色和不同,这就是有差异的同一。又如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基本生产关系上是等价的,因为它们满足等价关系的三个条件,但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又各有自己由于历史、民族等条件所形成的诸多差异,这也是有差异的同一。
思想的稳定性是一种自等价性,所谓自等价性就是自我等价,或叫自己与自己等价,它是一种引人了时间参数的等价性。也就是说,若一个对象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种种变化,但有些基本的性态(如结构、性质、状态)不变,我们就称该事物相对于这些基本性态是自等价的。例如某人经过自己的观察,认定“人性是自私的”,经过若干年的观察和经受教育,这个思想没变,那么,他的前后思想就是一种自等价性,它表现了一种思想的稳定性(虽然在这几年的时间中,他对人性、自私概念的理解可以有所差别)。从数学形式上看,设某一主体的思想影像集为
思想的
事实上,上述的
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上述思想稳定性分析的实际意义。
(1)思想的
特别地,人的某一思想层次越深,其稳定性越大。这里思想的深度是指人对社会事物的认识所代表的普遍性程度,也就是,主体所获得的对社会事物的认识所能解释的社会现象越多,就越具有普遍意义,对于主体而言就越稳定。这是因为深层思想概括了许多事物的共性,因而不随具体事物的具体特性而变化。这种思想的普遍性表现在主体的
思想的
特别是对持某一深层思想的人,由于他的
(3)思想的
参 考 文 献
[1]张玉祥:关于思想现象的两个广谱观点,《高校社会科学论丛》(第4卷),1998年版。
[2]张玉祥:广谱价值论基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3]张玉祥:《广谱哲学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l998年版。
[4]孙其昂主编:《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原文载《开封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