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时间:2024-12-29 02:00:0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1. 现实世界的职业道德要求。

教育道德:高校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活动, 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道德性。教育是一个良心活, 需要教师认真准备每一节课, 讲好课堂每一分钟,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学生, 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从点滴做起, 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教学道德:教学贯穿着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 处于核心主体地位。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较强的奉献意识, 扎实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 拓展学习多种学科知识, 不断更新知识, 学习前沿的、先进的科学知识;认真负责、精心准备, 做好教学工作, 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出更高的教学道德要求, 努力超越自己, 战胜自己。 科研道德: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工作的任务, 也肩负着科学研究的工作。他们的科研道德修养会影响学生科研道德修养的养成, 还直接影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高校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中, 最基本的要求便是遵循道德的底线,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在满足最基本的科研道德要求外, 高校教师还要不断追求崇高的科研道德新境界, 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

2. 虚拟世界的职业道德要求。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而高校教师在其日常工作中, 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 都离不开与网络打交道, 就连生活中也是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的, 这使得遵守互联网时代的职业道德变得尤其重要。互联网时代构建了人类社会的虚拟世界, 它是借助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所构建的, 是人类现实世界的延伸, 它依附于现实世界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在借助互联网的时候, 高校教师首先要依然遵守现实道德, 在现实教学和科研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 在网络中也同样遵守, 要做到虚拟与现实言行一致。然而, 虚拟世界又不同于现实世界, 它需要更高的道德来约束, 因此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

高校教师在虚拟世界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指高校教师在掌握网络信息选择力、理解力、质疑力、评估力、创造生产力和思辨反应力的同时, 建设性享用互联网资源, 充分挖掘互联网教育功能的素质和修养, 自觉抵制互联网信息污染, 规范网络言行, 要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选择力、理解力、质疑力、评估力、创造生产力和思辨反应力, 这六种能力对高校教师意义重大, 它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师在使用互联网信息时的判断和认知, 尤其是在互联网自媒体的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特征又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高校教师所形成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的背景下, 高校教师需要从容地做到不盲从、不抗拒, 全面思考和判断互联网信息的价值和意义, 才能在育人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联网信息, 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

二、互联网+ฆ时代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冲击

1.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师道德素质面临的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世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的观念和行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技能受到的冲击已经使教师教育和教学行为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个庞大的信息网络世界里, 既包含了有益于提高教师道德素养的信息, 又包含了腐朽的阻碍人身心发展的思想。高校教师如何在这些信息中去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思辨反应, 是高校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此时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问题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也成为了各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

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多地体现在虚拟世界上, 往往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和现实世界中表现不一, 导致教师不能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缺乏有效的思想教育。此外, 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 也容易使教师的教学和育人出现问题。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处在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人, 如何在这样信息网络发达的环境中, 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 完成时代所赋予其的使命, 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将是高校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这也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师职业技能面临的冲击。

随着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快速更新,☣ 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人们面临着知识大爆炸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 就要求高校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这就使得高校教师的职业能力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例如授课方面:由原来的课堂教学, 转化成了微客、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形势, 需要教师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 还要学习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教学技术等内容。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对高校教师的不断要求, 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不断提高自我素质, 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 更新自己的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互联网+时代, 高校教育的理念由如何教变成了如何让学习者学好, 因此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设计教学活动, 开发学习环境。高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在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上, 强调对学习者的分析, 强调师生间的关系和角色的重新定位, 强调教学过程的整体化设计, 强调信息技术和教学过程的结合, 充ท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同时, 教师还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安排教学, 改变传统重教不重学的思想, 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三、互联网+时代下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路径

1. 加强职业道德的理论学习, 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互联网+时代下, 首先要提高现实世界的职业道德修养, 培养其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意识, 做好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时刻反省, 时刻思考, 用新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在自己的思想中形成一套完善的职业道德理论体系, 时刻巩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其次, 在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时候, 要做到线下和线上言行一致, 要做到线下的优秀道德情操较好的移植到线上, 正视网络资源, 杜绝歪风邪气的干扰, 保持虚拟世界的道德和现实世界的道德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2. 培养虚拟世界的道德意识, 提升网络信息应对能力。

人们通常感觉虚拟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 不敢在现实社会做的事情, 在虚拟社会是可以实现的, 不需要负责任, 大多数的大学生就有这样的想法。作为高校教师要做好 ッ学生的表率, 将现实的道德标准移植到虚拟世界中, 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缺失的弊端, 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据有关文章报告指出, 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各种矛盾在急剧上升, 互联网成为排泄压力的出气口, 各种利益诉求者、维权者、爆料者都利用互联网发声, 表达个人观点, 以期引发大众关注和政府介入。在如此复杂的网络时代, 高校教师应该学会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提升自己的网络信息应对能力。此外, 高校教师在网络中获取信息的时候, 也要不断培养自己的选择力、理解力、质疑力、评估力、创造生产力和思辨反应力, 从正规的网络渠道获取信息。在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 高校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甄别能力, 及时纠正学生由于网络负面因素带来的错误思想, 让学生也提高网络信息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1.

[2]方海涛, 周钰.论高校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J].黑龙江教育, 2013, :6-1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