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力资本看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 摘要:为了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我国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规划,由此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劳动力素质成为制约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试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劳动力素质对转移的影响,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
一、农村人力资本现状
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资本,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教育是人力资本中最大而且最容易理解的组成部分,所以教育是向人投资的合适代表”①。教育构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它既可以使人们获得基本的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也能改善人们配置资源的效率,使物质资本的投资报酬率不下降。此外,教育还可以通过一些外部效应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如降低生育率、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所以,本文以下的许多部分都采用以受教育程度来表达人力资本存量。就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表一: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单位(%)
年份
文化程度 2000 1999 1998 1997
文盲、半文盲 7.05 8.21 8.64 9.37
小学 32.82 33.45 34.63 35.43
初中 48.54 46.68 45.67 44.75
高中 9.37 9.65 9.26 8.96
中专 1.78 1.63 1.47 1.19
大专以上 0.44 0.39 0.33 0.29
资料来源:中国农调队农村住户劳动力抽样调查(转引自《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第279页)
第
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城镇人力资本比起来的相对值更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每10万人口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数量,大学程度城市是农村的18倍,高中程度城市是农村的4倍,初中程度城乡基本接近,小学程度农村大于城市。城市人力资本积累目前基本上处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尚处于初中和小学教育阶段。这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非常不利的,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
第
三、农民的技术素质匮乏。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育采用的是升学模式,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即使他们具有一定文化程度,也不能立即适应岗位的需要,最终多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门的窘境。
第
四、法制观念淡薄,不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偏低的文化素质影响了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法律的意识仅停留在“法律就是惩治坏人”的水平上。调查中发现,有80%以上的农民不了解《合同法》、《劳动法》等重要法律的相关内容,进而影响到农民自身权益的维护,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进劳务市场等正规职介机构,宁愿相信“马路招工”。
二、人力资本存量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国在“十五”计划中,强调推动城镇化建设,加快劳动力转移,由此大量劳动力涌向城镇,但是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第
二、三产业部门对于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与我国农村劳动力拥有较低人力资本的现实形成巨大的落差。在充满竞争,人才相对充足的城镇,对于转移劳动力充满了诱惑,但更多的是挑战。
一方面,对于欲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而言,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劳动力是否能够转移出去。根据中国农调队农村住户劳动力抽样调查整理的材料显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留守农村的劳动力。(见表二)
表二:外出务工农民与全体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单位(%)
年份
文化程度 2000 1999 1998 1997
全体 迁移 全体 迁移 全体 迁移 全体 迁移
文盲、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以上 7.05
32.82
48.54
9.37
1.78
0.44 1.2
18.1413.38
4.65
1.4 8.21
33.45
46.68
9.65
1.63
0.39 1.5
18.61
59.74
14.23
4.62
1.30 8.64
34.63
45.67
9.26
1.47
0.33 1.57
19.88
58.66
14.30
4.33
1.26 9.37
35.43
44.75
8.96
1.19
0.29 1.87
21.32
58.50
13.77
3.51
1.03
注:全体:指抽样的全部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迁移:指迁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资料来源:
由中国农调队农村住户劳动力抽样调查整理转引自《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第55页、60页)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其就业形势也相当严重。与城镇居民相比,转移劳动力的相对受教育水平较低,学历水平、拥有的技能不能与城镇产业部门的要求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三:2000年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构成比较
产业 人均受教育年限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本科及以上 第二产业 6.79 1.44 17.32 52.84 22.43 5.95 1.62 总体 10.79 8.14 32.84 41.70 12.65 4.66 7.99
资料来源:转引自《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第65页.表四:2000年中国部分城乡15-64岁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及人均受教育年限现状
单位:(%)
未上过学和扫盲班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本科及以上 人均受教育年限 乡镇 4.2 21.37 44.31 23.79 6.33 1.27 9.14
农村 8.74 38.88 43.92 7.75 0.71 0.10 7.33
资料来源: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转引自《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中国教育与
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第252页)从1995年珠江三角洲外来民工的调查到2001年对北京、无锡、珠海三市进行的调查看,决定留在打工所在城市的由15.5%增至50%,准备赚到钱回农村的由72.4%降到10%左右。随着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以及政府取消了对农民工子弟收取择校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决定在城镇定居工作。作为城镇的准公民,只有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才♡能在国民经济结构转换中实现就业结构的转换,才能真正融入城镇的文明,从而实现农村人口的真正转移,这也有利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使农民工融进城镇文明,适유应产业部门对于工作人员在素质技术方面新的要求,从而使其真正成为城镇的一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三、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途径
人力资本存量少,水平低既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快、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成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层次和效果的“瓶颈”۵。把农民由人力资本贫困者转为人力资本小康者,城镇化进程对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也是提升农村人口人力资本最为重要的历史背景。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使之转移到城镇,并实现就业,就等于在人力资源上再造一个中国。对于如何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大方面入手,一是基础教育不能放松,这为将来农民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二是对进城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使其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实现工作的转换,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就以上两个方面试述几条建议:
1.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受教育权利平等。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贫困家庭因交不起学杂费而导致孩子失学的情况。农村税费改革前,政府从农民口袋中列支“教育费附加”来维持穷教育,税改后,乡村普遍感到吃饭难保,根本无力于教育投资。从而导致了对农村教师工资的克扣拖欠,严重打击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硬件设施的改造和购置(包括校舍改造、维修,图书、仪器购置等)因资金短缺而停止。中央政府应将责任回收,承担起基础义务教育的责任。浙江长兴县采取“教育券”的形式直接把财政的教育拨款教给学生支配,由学生自选学校,避免了政府投资的中间性流失,同时对贫困家庭以“教育券”形式给以资助,实现零负担,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经验。
2.改革农村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针对当前时期内,农村教育升学率有限,大部分中学生要参加工作的现实,农村基础教育要切实从主要为升学服务转到主要为劳动力就业服务的轨道上。
3.消除教育歧视,给农民子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之所以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单列,是因为这是在新时期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的新问题且日益凸显。《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4月12日在头版刊登的一条令人心酸的报道《为什么我上学要东躲西藏》,写的就是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在北京的遭遇。农民工的子女要么留守农村,要么随父母前往城市。他们自身的受教育条件本来就差一些,如果政府不给予特别的关注,其结果只能是耽误了这代人从而造就共和国的新一代城市文盲。各级政府应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角度出发,采取相应措施,诸如:给予转移人口较集中地区的学校一些优惠政策,让其接纳农民工子女,或者开办专为农民工子弟的学校等,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弟就学问题。
4.注重农村的职业教育,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赶不上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而且近两年来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数骤减,重文凭轻技能的思想仍十分严重,很多职业学校甚至转化为为升学服务的学校,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操作技能的培训。因此要改革职业教育,使其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以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契机,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确定培训内容时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市场为导向,同时要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拓宽教育范围,开展非农职业的培训;为弥补农业科技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各地区农校、农技校要加强联系、外聘教师实现资源共享,为大量升学无望初中毕业生提供较好的职业教育以利于他们向城镇的" 转移。
其次,对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提供灵活高效的短期技术培训。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所以他们只能进入极不稳定的外部劳动力市场,为了较快的适应工作的变动,他们必须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或者为了有一份稳定理想的工作,他们也必须通过培训才能有望进入内部劳动力市场。因此,加强民工在职培训,提高民工在城市的就业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招工企业的岗位培训和民工个人在培训市场上选择受训相结合,同时保持民工培训市场的竞争性而非政府垄断性,可以市场化办学,个人合理付费,政府适当资助,用人单位可给予适当的支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努力,这也符合人力资本投资的私人性与外部性相统一的特征。
注释:
①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40页
参考文献:
[1]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10
[2]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R].《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3]梁小民.《小民说经济》[M].郑州:郑州出版社,2004.5
[4]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004
[5]“外来民工”课题组:《珠江三角洲外来民工状况》[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