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新势力与电影可持续发展
一个更年轻的电影创作群体创作的市场化转型,成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中国电影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势力、新力量。
众所周知,自从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而抬高了他们在国内外影坛的身价后,走“电影节路线”也成了众多年轻导演提高自己知名度的一条捷径。他们有意无意地去迎合不同电影节的选片口味,在互相借鉴中拍出了一系列具有固定获奖模式的获奖作品,结果使得本应该是标新立异、差异化的艺术电影成为了威尼斯式电影、戛纳式电影。
有评论家指出,以贾樟柯为终结,以宁浩为开端,新一代导演进入了“无君无父时代”,已找不到像谢晋、张艺谋那样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第六代的标志性人物王小帅也曾断言:由于消费文化盛行,在第六代导演之后,中国电影就ว不会再有能划时代的电影人群体出现了。事实上,年轻创作群体面对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大的历史背景,其生存方式、表达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6年,一部小成本(300万)制作的商业片《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在大制作、大片垄断的电影市场脱颖而出,创造了当年的票房奇迹,从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导演宁浩也很快♂成为媒体关注和投资商追逐的对象。从《疯狂的石头》可以看出年轻导演贴近观众、贴近电影市场,与电影市场、电影观众和电影制片人建构新型关系的积极努力,也可以看出在商业层面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疯狂的石头》无疑开创了年轻导演的市场化转型。这部小成本影片的商业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电影市场,鼓舞了众多年轻导演。《疯狂的石头》以后,“低成本+商业化”成为了众多年轻电影的新选择、新模式。很多年轻导演已然意识到,只有与当下观众和市场保持良好沟通,让自己的电影获得观众的认同和商业上的成功成功晋级“亿元导演俱乐部”,跻身长期被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大导演“垄断”的卖座沙龙。可以说,一个更年轻的电影创作群体创作的市场化转型,成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中国电影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新势力、新力量。
当下中国电影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期,存在着众多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青年电影导演与电影工业、电影产业的关系具有复杂、多样、可变的特性。客观地说,对于更多的年轻导演而言,目前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还是如何用较低的成本驾驭各种商业类型电影,满足当下观众的观赏需求。同时,又面临着如何保持较高艺术品质、艺术水准的问题。如果青年导演们惟票房是从,完全认同、趋同“票房是硬道理”的市场逻辑和规则,其负面作用同样是不容低估的。在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初期,如何理顺青年导演与龙蛇混杂的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开掘年轻导演新鲜的创意并把创意元素卐转化为推动电影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都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电影的金字塔一定是要靠大量的、乃至批量化ฃ的商业电影作为塔基支撑,没有商业电影是撑不起电影文化大厦的。不过,电影也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行为、商业行为,不❤能只考虑经济和商业指标。一个健康的、良性的电影市场应该是多元化的,既有大制作的电影,也有中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平衡的、富有活力的生态系统。因此,在依靠大制作、大片支撑电影工业、电影市场常态发展的同时,应当大力扶持满足特定观众群体的中小成本电影,满足电影市场、电影观众的差异化、多样化需求,实现电影生产和消费的生态平衡。衡量一个国家电影生产、电影消费状况的指标,除了影片生产数量与票房收入,还有电影艺术自身发展的内部标准,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差异化、多样化的标准,电影生态平衡的标准。
电影产业是创意产业,创意本身对于电影繁荣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创意”是推动电影工业、电影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提升电影的文化价值、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所在。而“创意”本身的活力和不断更新,都有赖于新鲜血液的加入与扩张,依赖于年轻导演的大胆实践与开拓。青年电影作者的“青年”,意味着一种创意性价值,意味着推动电影工业、电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年轻导演必须掌握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平衡,表达自我与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的平衡,个人艺术创作和社会赋予的文化使命之间的平衡,用创意保障中国电影的整体品质,在各种平衡中寻找最大的张力,不仅需要拍出受市场认同和欢迎的影片,更要拍出有创意价值的影片,创造受世界尊敬的、差异化、多样化的中国电影文化奇观、中国电影文化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