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补冬汤
立冬渐近,奶奶又开始张罗着为全家人熬制补冬汤了。奶奶年过八旬,耳聪目明,神采奕奕,她常说:“喝上一碗补冬汤,一个冬天都不怕冷。”
奶奶的补冬汤依据主料不同,可分为荤、素两种。素的有南瓜杏仁汤、山药银耳汤等,荤的有羊肉汤、排骨汤、老鸭汤等。我最喜欢喝奶奶熬制的冬瓜薏米莲子老鸭汤。
奶奶先用开水把新杀好的鸭肉微微汆烫,再控水沥干;冬瓜切片,น薏米、莲子提前泡好。把沥干的鸭肉放进砂锅里,依次加入水、葱段、姜片、八角、黄酒等,用大火烧开,撇去锅中漂浮的油沫,加入备好的冬瓜、莲子、薏米、香菇等辅料,改用小火慢慢熬炖约一个小时,最后加入食盐和葱丝、香菜等。刚出锅的老鸭汤汤色油亮,鸭肉红嫩,加上冬瓜、薏米、莲子的清淡,香而不腻,用勺子舀上一口,细细地咂摸,一股浓郁的的清香沁入心脾。
老家一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立冬前后,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人也需要为抵御寒冷补充元气。初冬乍寒,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冬瓜莲子老鸭汤,暖胃强身,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了。
专家点评
冬主封藏,万物静籁。寒冷的气候会影响人体的内在环境,造成热量散失过多,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俗称“补冬”。补冬多始于冬至,中医认为冬至是天地阴阳之气交汇的枢纽,也是人体阴阳之气相交的关键时刻,人们自古就有在这天杀鸡宰鸭或买牛羊肉的传统,再以温性佐料烹调出美食,来增强体质、抵御寒冷。冬季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身体最易吸收,补冬汤应运而生,成为十分受欢迎的药膳食疗。
补冬汤中往往有补益的中药,如黄芪、人参、当归、肉桂、红枣、桂圆等,又以营养丰富的肉类做主料,可补气养血、温补脾肾,适用于年老体弱、阳虚内寒之人或易患冻疮的人,也可用来夏病冬治。常见的补冬处方药膳有八珍(当归、地黄、枸杞、芍药、白术、茯苓、大枣、甘草)、四神(莲子、芡实、山药、茯苓)、四物(当归、地黄、川芎、芍药)等。
补冬汤有荤素之分。荤类有十全大补麻油鸡、干姜牛肉汤、清蒸枸杞甲鱼汤、胡椒猪肚汤、大补冬阴功海鲜汤、木瓜排骨鲫鱼汤、排骨莲藕汤、红菇老鸽汤、七味乌鸡汤、香菇猪肉酿豆腐汤、萝卜牛肉汤、海带枸杞排骨汤等等。素类£有山药红豆汤、萝卜汤、白菜豆腐汤、银耳枸杞南瓜汤、香菇豆腐汤、四宝蔬果汤等等。
读者所介绍的“冬瓜薏米莲子老鸭汤”中冬瓜、薏米健脾祛湿,利尿消肿,甘补清热,化痰解渴;莲子养心安神、益肾固精、补养脾气;老鸭可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合之煲汤则可补脾胃,清肺气,滋肾阴,暖胃强身之功显著,适用于阴虚燥热、食欲不振以及易在冬季上火之人。烹调时宜大火烧开再以小火慢慢熬制,“三煲四炖”记心间,食用时待凉至温细细咀嚼,缓缓饮下。
冬季进补的几个原则
因地制宜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相差很大,特别是冬季,北冷南暖,北干南湿。西北地区天气寒冷干燥,宜进温热之品,如牛羊肉、狗肉等,如大骨汤就是不错选择;南方湿气重,气候较北方温暖,要以清补为宜,如鸡鸭、鱼类。
因人制宜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虚寒体质要进补温性食物,在煲汤时宜☼加入人参、枸杞、桂圆等滋补脾胃、肝肾之品;虚热体质要以清补为主,滋阴降火为健,煲汤时加入百合、莲子、薏米之品。
富含营养 冬季是果蔬的淡季,人们经常会出现维生素缺乏而引起的牙龈肿痛、出血等,因此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十分有益,如萝卜、白菜、菠菜、梨、苹果等。
夏病冬治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对于在夏季发作频繁、症状明显而在冬季缓解 ϡ或不发作的疾病可在冬季进行防治。夏病冬治,重在养阳,要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祛风散寒,选用温阳之品如牛羊肉、干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