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债券市场违约问题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近几年我国债券市场违约概况及主要特点,分析近期发生债券违约的原因,并从发行企业应谨慎举债提高内部经营管理能力、明确各监管机构的角色定位及提升监管要求、进一步强化债券发行中介机构的职责、完善债券违约后续处置机制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债券市场;违约;问题分析;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8(2)-0048-03
一、近几年我国债券市场违约概况及主要特点
(一)我国债券市场违约概况
随着2014年3月我国首只信用债券“11超日债”违约以来,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频繁发生,债券违约主体涵盖了包括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外商独资企业等,新增违约主体从2014年的4家增加到2015年的20家,2016年新增违约主体又增加了25家。2017年以来,监管层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加强债券市场风险管控,加之经济发展有所回暖,2017年债券市场违约金额及新增主体有所减少,新增违约主体仅为9家。
(二)2014-2017年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违约的主要特点
1.违约主体及金额以民营企业居多
2014年-2017年我债券市场企业主体发生违约,民营企业占比64.4%,远超其他企业类型,民营企业违约金额也是最多的占比47%。
2.不同债券类型中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违约最多
2014-2017年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债券,可分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三大类,其中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生违约的券种有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及定向债务融资工具4种。从不同债券类型违约金额及只数来看,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生的违约规模最大,占比83.3%,远远超过其他两类债券的违约金额,其累计发生的违约只数,占比63.4%。此外,私募债虽然发生违约的金额较少,但是其发生的违约债券只数较多,其违约金额和只数占比分别为6.5%、27.7%。
3.债券违约集中在食品、化工、交通运输及金属、非金属行业
随着近两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速增长,加之国家“去产能、去库车、去杠杆、降成本、不短板”工作的不断推进,周期性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受到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违约多出现在景气度低迷、产能过剩现象严重的行业。2014-2017年,发生主体违约的企业中位列前六的行业分别为食品类、化工类、金属与非金属、交通运输、综合类及建筑材料,违约主体数分别为6家、5家、5家、5家、4家,共占比42.4%。
二、我国债券市场发生信用违约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经济增速换挡与结构性改革导致部分企业发生违约
过去30年里我国经济基本在10%以上高速发展中,经济中潜在的部分风险被掩盖,随着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发展转入中高速发展阶段,导致部分行业市场需求减少,市场萎缩以及价格下降的影响促使了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恶化,最终发生信用违约。其次,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供给性结构改革的持续推进压缩了钢铁、煤炭、化工等传统行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了该类行业企业的现金流紧张度,从而不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期利息。
(二)公司治理与业务经营不善导致企业财务恶化
企业的内部管理混乱及业务经营不善都将严重影响其盈利能力,正常生产能力极大下滑,盈利大幅减少甚至亏损,导致流动性不足从而引发违约事件发生。
(三)企业信息披露不及时
按照《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息披露规则》规定,企业应当及时进行财务信息披露ช。如某特钢债券在发生违约之后,一直延迟披露2015年度及2016年前3季度财务信息,导致市场投资者对债券的好坏不能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即便2016年9月28日,交易商协会对该特钢给予了严重警告,但是截至2016年底,该特钢依旧没有披露财务信息。
三、应对我国债券市场违约的防范对策
(一)发行企业应谨慎举债提高内部经营管理能力
债券违约的根源还是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出现恶化而导致,需要优化企业自身治理机构、完善治理制度,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能力。首先企业自身需谨慎举债,重视企业信用的重要性,把“信用”当作“信仰”,严格树立信用契约精神,在举债前应当对自身负债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有一个细致的评估,制定合理发展战略规划,包括自身经营管理情况、行业发展、宏观经济等,避免盲目举债扩展而带来自身资金的流动性困难。此外,降低企业债券违约的概率,还应从企业内部出发完善公司治理,尤其是违约较多的民营企业,应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管理层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职责,提升企业经营效力。
(二)明确各监管机构的角色定位并提升监管要求
目前我国的企业债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沪深交易所市场存在着监管主体、监管标准不一致的现象,而到各个地方上又存在着监管真空、重复监管及各金融监管机构职能地位不明确的问题,同时还夹杂着少许行政干预的情况,因此,首先,需要建立债券市场统一的监管标准,尽可能的从国家层面统一债券市场的监管组织机构,其次,要尽快将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明确下来,并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其监管效力,最后,应合理划分各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问题的出现。此外,我国目前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约束和惩罚机制较弱,除了对违约主体公开谴责或者禁止其通过相关市场再融资的方式外,并无能力对发行人违约进行其他处置,需进一步把债券监管的要求上升到制度和法律层面,增加债券发行人的违约成本。
(三)进一步强化债券发行中介机构的职责
债券违约一定程度于我国现在中介机构履职不到位有关联,存在事前评估不到位、事中监测、评级、跟踪不及时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主承销商、债券评级机构以及担保公司等主要债券发行中介机构的职责。主承销商应注重企业的事前尽职调查,加强行业风险管理,在调查中详细审核发行人的资质条件、所在行业的前景及其经营情况,事后还应及时追踪,同时,监管机构还应提高主承销商的违规处罚力度。其次,评级机构应当客观、公正对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评级,避免出现像东北特钢那样评级虚高及滞后性问题,防止评级公司与企业串谋,可由第三方聘请评级机构,而企业自身出费的形式进行评级或者可借鉴国外经验实行双评级制度。最后须强化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完善担保公司的资格审查及准入制度,确保担保公司在债券违约后能发挥缓释风险的作用,破除其担而不保的情况。 (四)完善债券违约后续处置机制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债券违约成为债券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现象,但是我国的债券违约后续处置机制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加法制化和市场化的违约处置机制作为支撑。首先可探索建立违约债券转让市场,初期可根据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转让的方式,推动违约债券的转让流通,待条件成熟时,推动建立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建立专业处置违约债券的资产管理公司,推动违约债券的市场化流通和平稳兑换。其次,可探索创新有效的债券风险对冲工具和债券违约相关的保险产品,减少债券违约市场带来的损失。最后,建立完善我国债券违约处置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债券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的法律约束,建立债券兑付展期、重组、破产清算等债券违约后续处置的法律法规,实现债券违约处置的市场化和法制化。
参考文献
[1]翘巍⒙硖.中国债券市场的风险控制困境与化解[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7,(5):9-17.
[2]王月.刚性兑付、债券违约与防范体系构建―基于东北特钢连环违约的案例研究[D].南京大学,2017.
[3]彭兴韵.信用债券违约现状与对策[N].上海证券报,2016-5-27.
[4]侯英.建立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N],金融时报,2017-9-26(10).
[5]张延.中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基于1952~2008年中国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1):58-66.
Analysis of Default Problems in The Bond Market of
China a♒nd Study of Countermeasure
MA Yanming LIU Tingbing LIU Xingxing
(Yanan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Yanan Shanxi 7175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hile the bond market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e risk of credit default has been gradually exposed. Since the default of the first bond in China in March 2014, the credit default in the bond market has happened frequently, and the debt default is increasing rapidly in terms of amount, issuance subject and number of bonds,the problem of default in bond market is more and more worth thinking abou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recent bond defaults by expatiating the situa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nd℉ market in recent year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four aspects: The issuing company should carefully borrow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ability, clarify the role of the various regulatory agencies and improve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urther strengthen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issuing intermediary agencies, and improve the mechanism for the subsequent disposal of bond defaults.
Keywords:bond market; default;problem analysis;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