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与银行风险防控探析——防范流动性风险浅论

时间:2024-12-28 08:03:2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当今时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不仅仅是对银行资产和相关经营活动的必要核算工作,还包括了自身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着风险评估和分析。商业银行的发展直接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所以,必须采取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来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随着全球化经济进程的日益加深,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银行业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与风险管理

1.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概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概念主要就是指成本管理、费用管理以及财务♀分析等内容。但是,从广义上来讲,一般主要就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以及自身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的改革,其中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资金来源以及资金的运用,从而能够实现经营目标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各类经济主体通过对各种银行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获取最大收益的一种金融管理办法。

2. 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银行早期的真实票据论就是为回避风险而提出的,它反映了银行回避风险的稳健经营方针。作为特殊的企业,银行具有特殊的风险,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同时,银行也具有一般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即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如果银行不顾一切追求盈利的极大化,往往带来本金的损失而得不偿失,甚至导致银行的破产和倒闭。因此,只有在强调风险管理前提下的资产运用,才能确保银行获取真正的收益。银行强凋风险管理,不仅可以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而且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信誉。信誉是银行立足于世的支柱,而信誉的提高和巩固主要来自于银行科学的风险管理。无论是在短期内依靠冒险投机而获取暴利的银行,还是那些承担过度风险而丧失承兑能力或无法收回债权的银行,其最终必将因失去客户而丧失信誉。唯有强调风险管理的银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去追求盈利极大化,才能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可靠的信誉。银行的风险管理,对维持公众的信心和稳定经济金融秩序也有着重大的意义。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根据货币学派的观点,货币供应量是决定整个宏观经济活动的重要变量。而凯恩斯的分析方法认为宏观经济传导机制的重要中间变量则是利率或银行信贷供应量。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银行是货币的创造者,而且还是货币供应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为确保货币供应的相对稳定性,银行必须加强风险管理,通过限制其风险暴露,避免金融体系内产生银行倒闭的多米诺效应,进而诱发整个社会经济的大震荡。西方国家几次较大的经济危机大多是从金融恐慌开始的。因此,银行实行风险管理,可以防范控制风险,维护公众的信心,进而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二、银行业风险控制的管理指标及存在的问题

1. 风险决策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有的商业银行由于受到了传统模式的影响,导致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并没有展开相关的研究就进行了盲目的投资。当地政府一味的追求政绩,有的时候甚至直接影响招商引资的活动,进而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从而使商业银行存在了大量违规贷款的隐患;另外,有一部分人从中谋取私利,吞占国家财产。传统的银行业中,存在着一些潜规则,比如,行长经济,其主要就是指一些贷款和资金支出行为并没有展开公议,只是由少数银行高层直接做出决定。

2. 信贷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我国许多地方的商业银行并没有实际的掌控当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导致了隐患对企业所在的行业存在着空白以及对企业生产产品的不熟悉,进而导致了对信贷风险的失控。传统的模式中,银行主要的业务就是将款贷出去,并不能保证企业能够将贷款使用到承诺的应用中,而是将这贷款使到别处。这样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十分恶劣的,一旦企业并不能归还贷款,往往都会采取法律等强制手段来进行处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经济环境、相关人员的素质以及监管力度等方面。商业银行本身也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预防风险的体系,从而导致了商业银行本身就对风险的抵御能力比较差,这也是导致银行发生不良贷款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效率,应该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环境,并且加强企业的资金监管,杜绝银行☂内部出现徇私舞弊的行为,为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3. 内部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信息失真普遍的存在,其主要原因就是内部控制体系的缺乏。内容控制主要就是指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以及提高经营效率等方法和措施。由于商业银行相关人员的疏忽或违规操作,就会导致相关的数据信息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严重的会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损失。

4. 缺乏有效的监控预警体系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风险评价和经济效益考核的指标体系仍然沿用着微观财务分析,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对相关经济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并且不能让银行真实的掌控企业财务的经济状况和水平。另外,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一直是处于事后监控的,并没有对事前和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导致了整个财务监控体系中比较缺乏全程性的。这种监控方法,不仅使监控者长期游离于银行财务的监控之外,还会削弱银行整体的合力效应,使其综合功能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具体策略

1. 夯实风险管理的基础

为了能够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必须要完善各项风险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的以风险基础为规范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ฆ组织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非常专业、非常系统的经济管理工作,商业银行的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通过货币来进行相应的反映和监督。使会计核算工作和商业银行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紧密的结合,因此可以有效的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2. 加强经济预测管理

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经济风险,应该做好相关的预算工作,并且以预算为核心,完善相应的预算制度。经ฉ济预测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各分支行之间应该加强配合。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经济动向进行预测,可以为之后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当今的银行业中,财务会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即经济预测。加强预测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和自身的竞争力。

3. 多管齐下,解决短存长贷

我国央行进行的加息主要是引发期限错配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逐步的加深,也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因为长期贷款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并且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因为存贷款期限的不匹配而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央行为了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如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证券化试点工作,展开了多种贷款资产的渠道以及改善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等措施。另外,还推动商业银行发展流动性风险管理基金,从而不仅促进了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还充实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工具。

4. 调整资产结构,发展货币市场

随着金融脱媒以及利率市场化的速度逐步加快,倒逼商业银行不断的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商业银行的单一资本结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也不能有效的应对流动性风险危机,为了能够提高预防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必须要展开流动性二级准备,并且分层次、分流的进行流动性准备。另外,还需要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速度,并且丰富货币市场的投资ง工具,因此可以有效的扩展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

5. 构建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控结构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和标准,商业银行必须要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体系。必须要明确董事会以及相关部门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报告路线,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考核以及问责机制。随着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立体网络式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框架以及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能够为决策层提供可靠的数据。另外,商业银行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资金的流动性做相关的压力测试,并且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计划。商业银行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是否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而会严重地影响到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为了能够保证商业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并且做好资金流动性风险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