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程度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教师工作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考核,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加强,对教和学两个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综合应用能力,必须打破传统的考核办法,探求合理的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考核体系。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典型的以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为特征的学科,它与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优化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建立大工程的背景和意思。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考核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核。而目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考核形式单一,考试成绩一锤定音;
偏重理论考试,忽视工程实践能力考核;
拟定题目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题目的深浅难度及题量难以把握等。
这样导致了学生平时不注意学习,考试前搞突击,所学知识不牢固,不重视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不利等弊端。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作了较大改革,考核内容和比例分配由原实验10%、平时作业10%和期末考试80%调整到实验20%、平时考核20%、撰写论文10%和期末考试50%的新的考核体系。
在理论考核中,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平时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即学生作业、课堂提问和小测验,它们分别占课程总成绩的5%、5%和10%。小测验安排在每章学完后进行,每次测验十五分钟,共进行6~7次,题型包括填空、判断和选择。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必须建立自己的试题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校《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考试也逐步采用了计算机试题库组卷的方式。由于试题库中的题目一些是从各高校以往大量使用过的成熟的题目中精选而来,一些是由本学科经验较丰富的教师编制而成,因此,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较好的考核功能。试题库中的全部题目都有统一的技术参数,即难度权值和分值,可以满足各种程度的考试需要,使所出试卷题量恰当、内容面广、试题深度和难度适中。试题库中除了主观性试题外,还有大量的容观性试题,这使评分 Ü的客观性、可靠性大大提高,评分更加准确。由此可见,试题库组卷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组卷方法,它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在理论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开设了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其主要内容和要求是: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选择一ย个小型零件,如轴、齿轮、✔连杆、刀具和模具等,根据它们的工作条件合理地选择材料;
编制数控加工软件,通过现代化加工技术如数控车床、线切割、电火花将材料加工成实物;
合理地选择热处理方法,制定热处理工艺,并进行操作;
对零件热处理前后组织和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编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优化所加工零件的工艺参数。
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考核中,应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质量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水平等项目分别进行恰当评定,它们分别占课程总成绩的5%、5%和10%。同时,在期末考试中增加有关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内容。
在科技论文的撰写方面,题目可多样化,可由学生自定也可由教师提供,主要包括机械零件选材及加工工艺制定、机械零件失效分析与材料的优化、计算机在材料科学基础选择方面的应用,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工程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检索、搜集、阅读、归纳、分析资料,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完成3000~5000字的设计报告和专题论文。
以上考核体系的应用,不但使成绩评定更为科学、合理、准确,而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指ฟ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消化和掌握,克服了期末突击过关的弊端。同时,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