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在逐渐增大,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高速⌛进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使得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甚至流失。因此,应强化固定资产管理观念,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强化固定资产监控手段。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通常是指行政事业单ฅ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虽然,行政事业单位进了清产核资工作, 使资产从制度上、管理上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但资产流失问题还是相当严重。
一、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的非赢利组织形式之一,在核算上纳入预算会计进行管理,与企相比其核算有其自身的特征。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以下问题。
1.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性不强,处置缺审批手续。一些单位固定资产缺乏规范的处置制度,不履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在资产处置过程中,既不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也不对资产进行评估,随意处置;处置资产手续不完备,加之管理乏力,必然会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2.固定资产大量闲置。闲置固定资产主要表现为闲置房地产及闲置电子设备等。闲置固定资产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原因:一是内部整合产生的闲置,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对部分政府部门进行了撤并,造成了撤并后资产的闲置;二是科技进步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的闲置;三是因历史违规行为产生的闲置。这些闲置固定资产占用了国家大量资金,有些资产已无法使用但只要不报废就可每年得到财政的拨款,所以,需 シ要积极加以盘活处置。
3. 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要求定期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数量进行盘点、核对,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的配置、部门之间的分工以及审计压力小等原因,不能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盘点的间断和滞后造成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进而造成处理问题的时间滞后。
4.会计核算不及时,固定资产的计价不准确。一些单位资产重新评估后价值发生了增减变化,报废资产已经处理,而会计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导致账实不符;对改建、扩建的建筑物所发生的增值费用,也不记入相应的固定资产账户中。甚至还有一些单位建造的办公楼、教学楼已使用多年,但该项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和往来账户;部分单位对购置的固定资产直接列支费用科目,不入固定资产账,形成“隐性资产”。
6. 重货币资产,轻实物资产。事业单位的所有物品、钱财均是事业单位的资产。按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收付实现制,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一规定实质上是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于购买时一次摊销。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一种假象:货币资产比实物资产更加重要。因此,固定资产在采购时往往能够得到重视,层层审批,责权分明,但在采购之后的使用环节却被忽视了。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1. 改革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现行的预算会计核算着重反映体现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资金流入和流出,对于财政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和投资权益得不到反映,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2.完善管理人员和资产使用人员责任制(陈兵华,2013)。管理人员责任制的实行对象是各单位负责资产管理的有关人员。通过签订资产管理责任制的方式,明确资产管理和使用人的职责与奖惩标准,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完好率与资产责任人的工作业绩挂钩。
3. 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加速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桑琳,2008)。目前,我们在财务管理上率先推进了信息化,实现了电算化核算。同样,固定资产的管理也需要推进信息化管理。把固定资产的信息输入电脑,对其信息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在同一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管理数据也实现信息共享。
4. 加强购建控制。固定资产购建涉及大额资金开支,通常是舞弊多发点。因此办理固定资产购建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对大、中型购建项目宜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购建活动要建立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法律咨询制度、严格签定并依法履行合同。基建项目的竣工决算要经过中介机构审核并出具报告。
5.加强验收控制。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ถ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参加,根据不同的取得方式,将实物与购货合同、供应商的发货单及捐赠方等提供的有关凭据、资料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办理验收手续,出具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