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生态农业建设中粮食增产技术体系研究

时间:2024-12-27 01:02:3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1 延安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

目前,延安地区的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39%,面积广大的沟壑,既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头,同时广阔的土地面积也意味着丰富的农田耕作资源。据统计,延安地区的沟壑耕地潜力达到了150万hm2,可通过生态建设和农田改造等方式获得新增和恢复可利用耕地100多万hm2。为此,国家和政府近10a在延安地区实行了一系列生态措施和改造计划,例如在2011年,治沟造地工程项目首先在延安开始进行试点工作;2012年9月,国家有关部门将延安的治沟造地工程纳入国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整个项目覆盖了全区13个县区,改造规模达到50.4万hm2,项目时间从2013年持续至2017年,总资金投资达到了450亿元。截至2015年年底,改造项目已经ღ完成投资17亿元,实现治沟造地20.8万hm2。通过治沟造地项目的生态改造,使原本不适宜耕作的沟壑地带转变为符合粮食生产高标准的农田耕作土地,并在改造的同时进行多项改善农田耕作环境的技术措施,使整个地区的耕地质量大幅度提升,项目地区累计增产粮食达到3.5万t。

2 延安生态农业建设中粮食增产技术体系的应用

2.1 抗旱保苗管理技术

采取有效的抗旱保苗管理技术运用到粮食生产中,对于全年气候干燥、降雨多变的延安来说显得十分必要。應从粮食幼苗期开始增加磷肥和钾肥在所施肥料中的比例,以此使幼苗的抗逆性增强。由于ฉ延安地区长时间处于干旱,土壤含水量不高,粮食作物的蒸腾作用在幼苗出土后增强,这时应该避免按常规施肥量,以免引起肥害。实际施肥量应该在传统施肥量的1/2~2/3前提下,依据具体的土壤情况及作物生长状况来确定施肥量。如果当年的旱期较长,应该在缺水严重的地区尽量减少叶面的施肥量,以减缓粮食作物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对水的需求量。同时可增施使粮食作物的蒸腾作用减弱的抗旱剂。目前,具有一定抗旱作用的抗旱剂仍以腐植酸和腐植酸盐类产品为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根据具体土壤情况添加一定数量的KH2PO4。

2.2 ♀覆盖栽培技术

以延安安塞区的农业技术改进为例,จ该地区自从采取独特的覆盖栽培技术后,至2015年秋,全区粮食平均产量393.3kg/667m2,达到增产206.07%,获得了巨大的项目试验成功。安塞区主要采取了良种+全膜覆盖穴播免间苗栽培技术+机械化+病虫绿色防控的方法,彰显了谷☯子覆上膜、蓄水保墒增产量,穴播免间苗、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力提效率,绿色防治病虫害的操作是该项目技术的特点。

该技术对传统种植技术进行了大幅创新,打破谷物栽培必须留单株的传统观念,借鉴水稻栽培模式,改过去条播为穴播,通过一穴多株的办法解决间苗难题,将种植密度由1.8~2.5万株/hm2提高到3.5~4.3万株/hm2,实现了群体增产;通过全膜覆盖抑制蒸发和膜面集雨积温的双重作用,解决田间提墒、保墒和温度蓄积难题,改善粮食品质,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同时,通过一系列农机、农艺技术的嫁接组合,达到覆膜、施肥、播种一次完成,中耕、收获全程机械化,在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的同时,使粮食规模化种植成为现实。该技术可在延安生态农业建设地区进一步扩大耕作面积,并进行广泛的推广。

2.3 膜上灌溉技术

所谓膜上灌溉,就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利用地膜防渗输水,把地膜铺在垄背上改为铺在垄沟里,在膜侧面筑埂,通过薄膜上的苗孔和经专门设计的渗水孔进行渗水灌溉的方法。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农作物,包括棉花、玉米、花生、小麦及豆类都适合采用膜上灌溉技术。 以棉麦套种为例,若采用3行小麦、1行棉花的套种方式,则小麦行距16cm,棉花行距1m,麦棉间距应为34cm。播种后盖上宽40cm的膜,1行棉花盖1个膜,两边膜侧各留5cm宽作为推土压膜用。棉花播种后覆盖地膜,并用土压实成5~8cm小埂。这就形成了以地膜为底的输水、渗水垄沟。水漫过沟顶向两侧麦行灌水,同时在输水中水沿苗孔下渗为棉苗利用。待小麦收割后,再开浅沟培土筑成垄成高为10~5cm小埂,对棉花进行膜上渗灌。

2.4 微灌抗旱节水技术

将灌水进行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于作物根部附近。比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85%,节水效益显著。同时还可与施肥结合,将可溶性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目前,微灌一般应用于大棚栽培和经济作物的栽培。

3 小结

截至2015年年底,延安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2万hm2,122个乡镇建立起了农业综合服务站、专业合作社,包括洛川苹果试验站、延安小米研发中心、延安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等6个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开始投入生产运行。在配合国家的治沟造地的政策下,不断创新土地利用模式,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优质耕地,实现了延安粮食的大幅增产。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