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农机装备为基础的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以及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影响
1实现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生产引入机械要素意味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农业生产技术变革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区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核心标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农业机械化有助于促进中国传统农业的转型。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机器替代人畜力作业,必然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实践中,有些作业要求靠人畜力不可能完成,必须配备和使用机器来完成。农业机械化 ☹水平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物质技术条件,农业的规模经营需要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条件。从技术方面℃看,农业的规模经营最终是由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决定的,而这里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主要是指机械装备的扩大,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的规模经营相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农业机械化能通过提高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和农艺技术,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实现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
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因此,农业对土地有严重的依赖性,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产出的多少。土地利用率是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在土地总面积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土地利用率意味着增加可以使用的土地面积。利用农业机械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为中国传统农业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这种发展思路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更为重要的是,利用机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思想与传统的通过垦荒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观点存在本质的差异。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一种形式。
3农业机械化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投入与产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都与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国面临土地与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人均耕地、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而且我国资源和环境退化严重、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抗灾能力不强以及生产与管理方式落后和效益低下等问题将继续存在。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将会在逐步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原来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每年灌溉浪费的水资源相当于全国总用水量的40%~50%。运用机械化平整地技术、机械化覆膜技术、机械化旱地坐水播种技术、集雨喷灌和微灌技术等诸多农业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对水的利用率,是解决资源短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选择。保护耕地资源,需要机械化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土地产出率,是解决耕地紧缺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大型农业机械,采用深耕、深施化肥等措施,才能提高耕地质量。开发有机肥料,利用粪尿和农业废弃物必须要有粉碎机、干燥机、发酵机、搅拌器等机械设备。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复种、间种、套种等多种种植模式及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对增产作用较大,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之一,它的大面积推广得益于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
另外,我国还有一半耕地属于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大多干旱缺水,产量低而不稳。机械旱作农业技术又成为这些地区抵御干旱的希望,通过综合机械化措施,可以达到显著的增产效果。在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植物保护机械又是农作物的“保护神”,机械化化肥深施技术和高效机械化施药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化肥与化学药剂的利用率,减少用量。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且能减少农业对化肥、农药的巨大需求,从源头上减少化肥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代表,不仅是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现代化的标志,而且是保障各项农业新技术革命得以实现的载体和手段。农业机械化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和整个经济社会相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产生良好的效益,促进农村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