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仍推行一套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教师主导地位,轻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学生的人格不能健全发展;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课依然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很多情况下只能充当“观众”与“听众”等。这样将本来应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一篇题为《枯坐听讲》的文章中,认为学校教育中“枯坐听讲”的结果是:“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已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怎样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呢?高中历史课程历史跨度长、内容多、范围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来增强教学效果呢?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融洽师生关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观,要相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热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干,从而建立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活泼的课堂环境。针对不同意见的学生应以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对待,尤其对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看法,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使教学课堂变为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的基地。
二、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改变,由“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45分钟老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学生则一个个无精打采,小话不✄断,呵欠连天。课改之后,老师的角色更像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改变“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念。此外,要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之中。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现成的结论,如“……的历史意义”“对……的评价”等,学生有的并不赞同,有的不明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地暴露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分析、讨论,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
三、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相对于课程而言的。任何课程都是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载体,又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又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又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材、图书资料,又包括现代网络、科技成果。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是任何课程目标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及开发水平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案例研究
通过典型的课例,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课程、教材的整合问题,教材与学生学习实际有效结合的问题;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及达成“三维目标”的途径问题;学习方式变革与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如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和谐统一的问题;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个体学习和集体学习的关系问题;小组合作探究的效益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主导作用的问题,等等。
五、建立评价体系
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性、多样性与可选择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实施多维评价体系,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恰当组合,互相补充。通过多维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如在具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最终评价可由“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评价”、“完成课外教学活动优劣评价”、“参与社区、学校历史活动竞赛评价”及“考试评价”等方面分别按一定的比例构成。学生的评价等级最终由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评价小组共同决定。学生代表由各学习小组公开推荐三名,与教师一起完成每位学生的各项评价。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是建议者、组织者。实践证明,建立多维学生评价体系,有利于调动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课外教学活动任务的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大有进步,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客观、公正地评价人和事的能力。
六、利用网络资源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随着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改变,随着科学对教育的渗透,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随之变化,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历史是一门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广、综合性强的学科,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是首选。因为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历史文本、图像、视频、原始资料等多种信息制作成实用性极强的教学课件,不但起到增加课堂知识容量,突破重点、难点的作用,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使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首先,片面追求形式,忽视教学内容;其次,教学中经常大量使用课件,不利于学生养成动手的习惯,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再次,需要有一系列的硬件设备,如音箱、遮阳窗帘等,这些设备往往影响到多媒体教学的实用效果。
总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新课改的理论,吸取研究ห成果,渗入自己的教学中。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强化课堂教学中实施课改的意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