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史料教学在高三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史料教学在高三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以来,全国各地大多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方式转变,但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忽视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即为其中之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史料解读与运用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通过课堂展示与考题设置等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各种论从史出的手段,这些努力都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奠定了基础。但在日常教學中,由于历史教材中的观点主要反映的是教材编写者的认识,远远不能适应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为目标的现代高考考查方案的需要。因此,如何找到适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史已成为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史料汇编大多集中服务于高校,内容繁杂而艰深;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上推荐的史料过于普通,有些体现的观点早已陈旧甚至错误,大部分运用起来缺乏特色。在服务对象和体例编排上均服务于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仅有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周靖主编的《中学历史文献读本》,但也存在文献呈现种类单一、重复较多等问题。这种局面凸显了教师掌握史料教学法的重要性。
基于史料的高中历史教学法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注重利用针对一个问题的多种史料,呈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与历史评价的多元性,培养学生从不同文献中发现研究对象的同一性及其评价基点差异性的能力,也即培养学生看待历史现象的多视角性。因为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会不断更新,历史问题的多样性和历史研究的发展性决定了大多数历史问题是动态开放的、不断变化的。
例如,关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高三教学中常引用的史料有:
材料一 (司马光)介甫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或与朋友争辩于私室,不少降辞气,视斧钺鼎镬无如也。及宾客僚属谒论事,则唯希意迎合曲从如流者,亲而礼之;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弗色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安石行文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
《宋史孙固传》
该段史料是研究王安石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主要反映了司马光对王安石个人品格的评价。有些试题让学生从中指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这无疑是不正确的。因为尽管司马光是王安石变法的当事人,但由于政治立场不同,其评价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并不能直接说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在解读史料时要看评价者的立场、看问题的态度和利益关系,这是解读史料必须注意的问题。
材料二 从熙宁二年(1069)七月六路均输法开始,到熙宁六年(1073)六月的短短四年间,共颁布了大小十一项新的立法,其中像青苗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等等,在宋王统治区全面推开。
葛金芳、金强《近二十年来王安石变法研究述评》
以上材料从时间层面说明王安石变法急于求成,不能尊重事物发展的基本规ค律,循序渐进,稳步开展。面对沉疴难返的赵宋王朝,王安石只凭借个人的一腔热血和坚持改革的决心,没有真正认识到改革必须直面的是当时庞大的贵族官僚集团,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
材料三 (青苗法实施过程中)有司又约中熟为介,令民偿必以钱,则所定之价,又必逾于市价,而民之偿息,且十加五六,则并非安石之初法矣,此所以病民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这段材料中,赵翼指出王安石的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被有司扭曲,这些官吏利用变法随意增加利息,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材料四 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方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
钱穆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此观点属于学术研究成果,是对原始史料进行考证、分析研究得出的历史结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钱穆从变法的策略分析失败的原因,他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必然性。
再如关于秦短命而亡的历史原因,也有诸多史料对之进行了分析,如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贾谊《过秦论》、唐代诗人杜牧的散文《阿房宫赋》等等不一而足。
从上不难看出,对同一问题,目前存在的史料庞大而繁杂,以上枚举仅仅是高三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较普通的还有很多。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堂组织中,应注意依据历史课标的要求,合理选择,力争从不同视角、不同史观出发,帮助学生提高合理解析史料、正确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和基本素养。
第二,注重搜集除文字之外的以其他形式记载的史料,如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教学,提高学生此类试题的分析能力和应答技巧。
1.口述史料
因为被记录的口述史料作者一般都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直接目击者,因此它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经与其他文字史料或图像史料互证之后,更显其宝贵价值。近年来,高考试题已逐渐开始利用已被证明的、严谨性和正确性均较高的口述史料。
【2015年全国卷Ⅰ第28题】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分析】本题教育部考试中心给出的难度为0.351,考查的知识点是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经
济的抵制作用。题干材料根据一位在华英国人的报告设置,出题人并没有给出这位英国人具体叫什么,从事什么行业,只摘出其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可作为口述史料。这段史料提供的信息有时间1852年,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还有人物活动英国贸易商人在中国的活动,他们运来英国曼彻斯特的上等棉布,向中国出口的是中国产的生丝。考生在解⌘题时根据题干信息作出进一步解读不难发现,英国商人用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中国生丝,还特意点明这些棉布是无用的,解题点就在无用的。只要弄明白之所以上等棉布是无用的,直接原因就是其在与中国土布的竞争中失利,最后竟然成为出口生丝的外包装。故正确答案应为D。
由于口述史料具有主观性和原始性的双重特征,所以这一类型的历史试题是考生特别容易犯错的,很多善于用排除法做题的考生对于最终答案也往往不敢下手,因为它超出考生的理解范围或违背日常课堂所学。
2.图像(古迹、遗留物等)史料
圖像史料一直是直观了解历史现实和历史现象的重要途径,它包括所有与历史相关的视觉资料,如实 ツ物图像、新闻照片、绘画作品、影视图像和文物古迹等。近年来,出题人日益重视将图像与文字史料结合起来,考查学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进行定向加工的能力,它频频出现在高考历史试题中。
【2015年全国유卷Ⅰ第31题】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称体现的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分析】该题给出图片古罗马正义女神像,旨在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掌握情况与理解深度。日常教学中,学生已能熟练掌握罗马法的一个重要核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审判过程重视形式上的平等,往往忽略实质的平等。这一内容是近年来不断考查的主要知识点。该题一反往年利用文字资料考查的角度,转而采用图片史料,题目新颖度大大提高,遗憾的是出题人自己对图片进行了初步解释,仅留一个环节,即双眼蒙布来考查学生,而且选项设置也不具迷惑性,实际上难以达到真正的考查目的。从教育部考试中心给出的试题难度系数0.736也可以佐证这一点。
综上所述,史料分析是历史学习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高三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领路者和组织者角色,既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又要依据教学目标,从多角度入手,搜集、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可信度高的史料,充分利用学校倡导的学案教学模式,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作者意图的挖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和综合,从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对历史观点、结论和评价进行科学论证,进而形成自己(而不是老师灌输)的评判与见解,并进行判断和论证,以培养史料实证素养,并最终提高高考历史成绩。
胡适先生曾说: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历史解题也是如此,教会学生分析解读不同类型的史料,用图像证史,用证据说话应作为高三历史教学最核心的环节和最重要的能力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