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财政分权 公共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2文献综述
起初的财政分权理论源于对公共品理论的进一步延伸,从解释地方政府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角度来引入财政分权理论(Oates1969)。在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机制约束下(Tiebout1956),地方政府相较于中央政府在公共品供给上具有多样化和信息优势(Stigler1957;Trensch1981),因而分权有利于形成竞争,提升公共品供给水平。
3实证分析
本文以医疗卫生服务为代表,参考相关文献,选取七组变量作为地方医疗卫生供给水平的解释变量,着重研究分权体制对医疗卫生供给水平的影响情况。
3.1指标选择与样本数据说明
被解释变量:MED ,即地区每万人医疗床位数。常用的指标有两类:地方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及床位数。本文认为分权提升的是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而非投入,而地方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应该作为医疗卫生提供水平的影响因素放入控制变量中。
解释变量:主流的分权指标有三种:支出分权,收入分权,财政自给率。财政分权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采用单一的指标很难对其全面刻画。财政分权体制体现中央和地方之间收支变化的关系,因而无论是支出分权还是收入分权都是影响地方医疗卫生供给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将选取两个分权指标分别从支出和收入两个角度进行验证。
FD,财政支出分权,即以省级政府的预算财政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率来衡量,反映地方政府的支出的自主权利。财政支出分权对医疗卫生供给水平的提升具有消极影响。
OWN,财政自给率,用各省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与各省本级预算内财政支出的比值来表示,财政自给率主要是☣从收入方面刻画财政分权。财政自给率对地方公共服务提供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下表1是控制变量的经济意义及对医疗卫生供给水平影响的预测。
表1 控制变量的经济意义及结果预测
基于以上考量,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3.2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进行平稳性检验。医疗卫生供给水平、财政分权指标、人口因素指标、地区经济指标的LLC检验统计量与IPS检验统计量均在5%置信水平上显著,所有变量均是一阶单整的,因此,变量是平稳的。 3.3协整分析
变量之间同阶单整,恰好符合协整检验的条件。对面板数据进行Kao Residual协整分析,得到ADF的t检验统计量在5%置信度水平下显著,即变量间是协整的。ADF检验方程结果显示方程回归残差的t统计量为-3.89,拒绝原假设, ADF方程回归残差平稳。综上,在该基础上进行原方程的回⌛归,回归结果是有效的。
3.4回归分析
综合F检验与Hausman检验,选择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将被解释变量每万人医疗床位数作对数处理;城镇化率、儿童比率、老年人比率、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保持不变;由于政策及收入支出效应的滞后性,对两个分权指标采取滞后项处理。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注:“***”、“**”表示在1%、5%置信水平上显著。
可以看出地方支出分权水平、儿童比率、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的系数在5%置信水平下显著,财政自主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回归方程拟合度为93.98%,同时F检验值为117.11,在置信水平为5%情况下显著。
第
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儿童人口比重对医疗卫生供 ☺给水平具有正效应,与假设相符。但是老年人口比重却对医疗卫生供给水平产生消极影响,这可能是家庭和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度不高,且老年人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对自身健康问题缺乏理性认识。儿童自出生,政府提供各种免费疫苗等医疗服务,对老年人则缺乏这方面的关怀。其次,老年人表达声音的途径也少之又少,他们的诉求很难对地方政府行为造成压力。
第
二、财政自给率对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具有正效应,与假定一致。当地方政府拥有较充足的财政收入时,会在满足必要支出的前提下,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公共物品供给,包括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
第
三、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具有负效应,与傅勇的实证结论一致。分权能够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之上的。在中国,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以及分权的不彻底,“用脚投票”机制难以发挥,分权所产生的对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激励机制也不复存在。其次,我国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并不明确,存在上级向下✫级摊派的现象,加上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上移以及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造成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低下。再次,长期以来,我国的官员晋升机制与各地区GDP增长率紧密挂钩,官员为吸引投资加大配套基础设施投入,挤占了公共服务供给资金。同时,政府部门以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这种以牺牲财政收入为代价做法会降低政府提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最后,依据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我国仍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依然不足,挤占公共服务资源。
4政策建议
进一步划分省级、地县级的支出责任和税收权利,保证事权和财权的匹配。将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满意度纳入政绩考核机制中,通过网络问卷等形式调查公众对本地区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的满意程度,将问卷结果作为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逐渐下放税收权利,提高地方政府收入自主度和灵活性,缓解财政收入硬化下的支出行为扭曲。